華為記取手機存儲器短缺教訓 研擬供應鏈改善計劃
2017年稍早,大陸智慧型手機龍頭制造商華為曾因為快閃記憶體發生供貨短缺情況,導致新產品的供貨受阻,后來又因為更換成速度較慢的快閃記憶體而招致不少客戶抱怨,為此華為已經決定,要好好檢討改善供應鏈,以避免未來再發生類似情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6/360300.htm根據南華早報報導,華為消費者事業負責人余承東受訪表示,該公司現正對智慧型手機當中的關鍵零件供應鏈進行全面性檢視,并在研擬改善方案。
他表示,華為身為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雖然并未直接生產這些重要零件,但仍然具備一些相關技術能力。言下之意,或許華為日后會考慮讓部分零件自給自足。
華為在2017年初推出的旗艦機種P10和P10 Plus,主要是由南韓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供應名為UFS的快閃記憶體,但是由于三星之后推出的Galaxy S8智慧型手機,同樣也采用UFS,造成對華為的供應出現短缺。
后來有些消費者發現,華為所賣的P10和P10 Plus當中,內建的并非UFS,而是只有UFS速度3分之1的另一種快閃記憶體eMMC,因而向華為表示不滿。
對于客戶抱怨,余承東表示確實部分P10產品因為UFS供應不足而改用eMMC,不過他強調華為有在手機設計上略做修改,因此內建eMMC的手機效能,與內建UFS的手機基本上沒有差別。
余承東指出,UFS和eMMC的單價只相差約0.5美元,因此華為認為把UFS換成eMMC并無不妥,尤其是目前市面上97%的智慧型手機都是采用eMMC。
不過余承東并不否認華為在供應鏈管理方面出現疏失,也承諾日后必定會予以改進。
報導指出,華為這次的快閃記憶體事件,反映出大陸手機制造商長期以來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也就是熒幕和快閃記憶體等關鍵零件,目前其實主要還是得仰賴外國制造商供應,這也是為什么大陸制中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全球形象仍然相對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