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設計應用 > 液晶常識(液晶驅動法)

液晶常識(液晶驅動法)

作者: 時間:2017-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6/352330.htm

的顯示是由于在顯示像素上施加了電場的緣故,而這個電場則由顯示像素前后兩電極上的電位信號合成產生,在顯示像素上建立直流電場是非常容易的事,但直流電場將導致材料的化學反應和電極老化,從而迅速降低的顯示壽命,因此必須建立交流電場,并且要求這個交流電場中的直流分量越小越好,通常要求直流分量小于50mV。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采用了數字電路,所以這種交流電場是通過脈沖電壓信號來建立的。

  顯示像素上交流電場的強弱用交流電壓的有效值表示,當有效值大于液晶的閾值電壓時,像素呈顯示態;當有效值小于閾值電壓時,像素不產生電光效應;當有效值在閾值電壓附近時,液晶將呈現較弱的電光效應,此時將會影響液晶顯示器件的對比度。
  
  液晶顯示的就是用來調整施加在液晶顯示器件電極上的電位信號的相位、峰值、頻率等,建立驅動電場,以實現液晶顯示器件的顯示效果。液晶顯示的驅動方式有許多種,常用的驅動方法有:靜態驅動法和動態驅動法。對于TN及STN-LCD一般采用靜態驅動或多路驅動方式。這兩種方式相比較各有優缺點。靜態驅動響應速度快、耗電少、驅動電壓低,但驅動電極度數必須與顯示筆段數相同,因而用途不如多路驅動廣。
  
  1.靜態驅動法
  
  靜態驅動法是獲得最佳顯示質量的最基本的方法。它適用于筆段型液晶顯示器件的驅動。表一示出此類液晶顯示器件的電極結構,當多位數字組合時,各位的背電極BP是連接在一起的。振蕩器的脈沖信號經分頻后直接施加在液晶顯示器件的背電極BP上,而段電極的脈沖信號是由顯示選擇信號A與時序脈沖通過邏輯異或合成產生,當某位顯示像素被顯示選擇時,A=1,該顯示像素上兩電極的脈沖電壓相位相差180。,在顯示像素上產生2V的電壓脈沖序列,使該顯示像素呈現顯示特性;當某位顯示像素為非顯示選擇時,A=0,該顯示像素上兩電極的脈沖電壓相位相同,在顯示像素上合成電壓脈沖為0V,從而實現不顯示的效果。這就是靜態驅動法。為了提高顯示的對比度,適當地調整脈沖的電壓即可。

  
  2.動態驅動法
  
  當液晶顯示器件上顯示像素眾多時,如點陣型液晶顯示器件,為了節省龐大的硬件驅動電路,在液晶顯示器件電極的制作與排列上作了加工,實施了矩陣型的結構,即把水平一組顯示像素的背電極都連在一起引出,稱之為行電極,把縱向一組顯示像素的段電極都連接起來一起引出,稱之為列電極。在液晶顯示器上每一個顯示像素都由其所在的列與行的位置唯一確定。在驅動方式上相應地采用了類同于CRT的光柵掃描方法。液晶顯示的動態驅動法是循環地給行電極施加選擇脈沖,同時所有為顯示數據的列電極給出相應的選擇或非選擇的驅動脈沖,從而實現某行所有顯示像素的顯示功能,這種行掃描是逐行順序進行的,循環周期很短,使得液晶顯示屏上呈現出穩定的圖象。我們把液晶顯示的掃描驅動方式稱為動態驅動法。



關鍵詞: 液晶 驅動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