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市場分析 > 互聯網電視哀鴻遍野 小米如何獨善其身?

互聯網電視哀鴻遍野 小米如何獨善其身?

作者: 時間:2016-12-21 來源: 收藏
編者按:今年下半年,由于主要零部件液晶面板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上漲,一些互聯網電視廠商被迫通過提價來應對。看來,整個互聯網電視要陷入全行業虧損的窘境。

  2016年年末,中國彩電行業陷入了利潤持續下滑的困境。“如果說第一、二季度每臺能賺10元,第三、四季度只能賺3元了。”一位彩電廠商負責人表示。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數據也印證了困境的存在。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長8.9%,而零售額卻下降了5.9%。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2/341839.htm

  前些年狂飆突進的互聯網電視廠商的處境則更糟。樂視網2016年中報顯示,樂視網旗下從事互聯網電視的子公司——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凈虧損5687.3萬元。同樣是今年上半年,暴風集團旗下從事互聯網電視銷售業務的合資公司——深圳暴風統帥科技有限公司“本期歸屬于少數股東的損益”為-5458.3萬元,由此推算暴風統帥今年上半年凈虧損7839萬元。

  其它銷量較小的互聯網電視廠商如酷開、微鯨等的情況同樣好不到哪里去;當然,下半年情況也并沒有好轉。

  與此相反的是,最近四年,互聯網電視整個行業取得了重大進展。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互聯網品牌在彩電市場的銷量份額可以忽略不計;而到了今年第三季度已經占到了22.5%,同比增長了11.8個百分點。互聯網電視廠商的快速成長卻并沒有換來利潤,這是為什么呢?

  還有一個值得尋味的事實是:在一片巨虧聲中,有一家廠商卻說自己盈利了。在11月22日的電視戰略新品溝通會后,聯合創始人王川表示,今年電視一定能夠盈利。這又是為什么呢?

  (小米聯合創始人王川)

  為什么全行業虧損

  全行業虧損的現實戳破了互聯網電視行業的虛假繁榮:原來過去大家都是虛胖,并沒有多少肌肉。以目前的狀況,互聯網電視廠商別說顛覆傳統彩電行業,就連自己活下來都很難。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令人費解的情況?難道是互聯網模式和互聯網思維不靈了?

  老冀倒不這么看。首先,我們要看到互聯網電視已經在整個彩電行業占到了一席之地,而取得進展的主要原因,恰恰在于貫徹了以用戶為中心、集中力量打造爆款的互聯網思維。如今,創維、TCL等傳統主流彩電廠商也非常認同互聯網思維,他們要么推出互聯網電視子品牌,要么與互聯網公司達成深度戰略合作。

  老冀認為,互聯網電視之所以后勁不足,是因為沒有將新銳的互聯網思維與傳統的彩電行業進行有效結合,而陷入了憑經驗辦事的巢窠。

  在互聯網行業,互聯網公司首先通過免費吸引海量用戶,然后通過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將用戶發展成會員、精準匹配廣告等模式獲得收入。很多互聯網電視廠商枉顧彩電行業的現實,一心想要將這套模式直接復制過來,而事實證明是不可行的,這里的關鍵在于以下幾點:

  第一,互聯網電視并沒有海量用戶。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彩電行業規模實在太小。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彩電市場的零售量僅為4674萬臺,而當時互聯網電視還只占到了10%的份額。同樣是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量卻高達6.88億,兩者根本就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面。互聯網電視的銷量不僅僅與互聯網用戶沒法比,就是跟去年4.38億部的智能手機銷量也相差甚遠。

  互聯網電視的用戶規模如此之小,也就注定了通過硬件虧損來獲取用戶的商業模式并不可行。

  用戶規模小,也注定了互聯網電視廠商很難取得供應鏈上的話語權。例如,液晶面板占據了電視整體硬件成本的65%以上,而互聯網電視廠商在這個領域卻毫無話語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上游的液晶面板廠商提價而毫無辦法。

  第二,互聯網電視“硬件+軟件+內容+服務”一體化的產品特性,決定了僅僅依靠低價的硬件根本無法征服用戶。

  如果只是把電視賣得很便宜,但是卻沒有品質保障,已經無法吸引消費升級的主流人群了。特別是如果這家互聯網電視廠商屢屢出現質量問題,或者在銷售和售后環節跟不上,還會影響后續的銷售。

  此外,消費者之所以購買互聯網電視,主要還是希望通過其觀看豐富的視頻內容,如果互聯網廠商在內容運營上跟不上,同樣無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如今,互聯網電視的內容運營成本同樣高昂,購買版權和寬帶都需要巨額的支出,短期內卻無法通過成規模的廣告和增值服務的收入來彌補。

  當然,也有一些互聯網電視廠商希望通過自制優質內容、自己控制發行渠道,以此降低內容支出成本,然后將自制內容與自己的互聯網電視結合起來,硬件負利,前向收取會員費,期待通過這種模式,最終形成正向循環。

  不過,老冀認為這種模式很難成功,因為它有違互聯網開放、共享的理念——已經習慣了互聯網開放模式的消費者,如何會甘心被圈養在封閉的平臺之中?此外,封閉也意味著內容很難做到足夠的豐富,也就無法吸引對內容異常挑剔的消費者。

  因此,大部分互聯網電視廠商都無法擺脫虧損的命運。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小米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