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80億美元收購音響“龍頭”哈曼國際 背后目的何在?
不想涉及汽車的科技公司不是好手機廠。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1/340251.htm
就在昨日(11月14日),三星電子宣布將斥資80億美元來收購哈曼國際公司(HarmanInternationalIndustriesInc.,簡稱哈曼),后者是著名汽車與音頻產品制造商。
這一收購,三星將以每股112美元來進行支付,該價格相較于哈曼上周五紐約收盤價$87.65溢價28%。
HARMAN在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上完美的填補了三星的空缺,雙方之間的聯合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汽車發展戰略的自然延伸。——權五鉉,三星電子現任副會長兼CEO
TechCrunch認為這一收購將會使三星可以觸及到此前所欠缺的車載娛樂和軟件系統,縮短三星與Google和Apple在這方面的差距。
三星想要什么?
根絕三星公告的說法,收購不會對哈曼造成什么改變。
本次收購將會在明年年中完成,哈曼將會成為三星旗下的獨立子公司,繼續由現在的團隊領導,保留現在的辦公場所、工廠設施、總部以及旗下所有消費級和專業級的音頻品牌。
但是收購對于三星的意義是重大的。
或許大眾熟悉的哈曼是一家高級音響設備制造公司,但實際上哈曼所涉獵行業甚多,主要可以概括為四大部分:汽車、音頻、專業和服務。
而其中對于三星來說,汽車和服務相關的項目才是最有價值的。
哈曼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音響OEM公司之一,目前正擁有通用汽車、菲亞特克萊斯勒等汽車巨頭的大額訂單,據稱訂單規模高達240億美元,目前該公司三分之二的收入來自汽車業的大客戶。
而除此之外,三星還將直接獲得哈曼旗下8000名致力于開拓物聯網市場潛力的軟件設計師和工程師,這將使得三星更進一步獲得物聯網的經驗,"提供新一代基于云的消費者和企業的經驗,以及來自汽車市場通過設計、數據、設備融合所產生的端對端服務經驗。"
華爾街日報表示,通過此次收購三星電子將直接成為全球大型汽車公司的供應商,這也將使得全球汽車供應鏈重新組合,并且隨著移動通信領域和汽車領域的邊界進一步模糊,三星也將得以了解更多消費者習慣和需求的變化。
至于哈曼旗下的音頻品牌和專業解決方案相關內容,雖然有其價值,但筆者認為并非三星的主要目的。
為什么又是汽車?
其實三星是有玩車歷史的。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描述,三星在上世紀末曾涉獵并生產過汽車:
雷諾三星汽車原名三星汽車,由時任三星集團會長的李健熙在1994年成立。
李健熙成立三星汽車的原意,在于他認為汽車工業是多種工業的成果集結,成立汽車部門有助于三星集團旗下子公司(如:三星電力、三星電子)之間的合作。
三星汽車在1998年開始有汽車發售,但很快卻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由于三星汽車屬于三星集團的非核心業務,很快就被逼要割讓求售;在同一時期,其競爭對手大宇汽車最終被通用汽車收購。
1998年12月,三星集團與法資汽車集團雷諾汽車談判,雷諾汽車同意于2000年9月購入三星汽車的70%股權,總值5.12億美元。
但是與上次不同,這一次三星并不想重新生產汽車,而是想要借哈曼進入車載市場。
目前Google和Apple分別由有自己的車載系統AndroidAuto和CarPlay,并借此成功的打入了汽車領域。而這其中,雖然三星可以直接使用AndroidAuto,但是這畢竟不是三星自己的東西。
所以三星要么選擇自研,要么選擇收購。
如果選擇自研,那么三星將會面對研發成本和后續兩個問題,但是選擇收購則不需要面對這些。
而三星之所以要重返汽車領域,筆者認為三星是為了繼續在一線科技公司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科技領域最熱的領域主要有三個: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和汽車,而這其中三星最薄弱的就是第三項。
虛擬現實方面,三星有自家的GearVR頭顯,并且憑借AMOLED屏幕,三星在未來也可以成為頭顯廠商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人工智能方面,三星于上月收購了語音助手公司VivLabs,該公司的經營者為iPhone語音助手Siri的聯合創始人,據稱在處理復雜要求的能力上Viv比Siri更為強大,,而且具備更強的機器學習能力。
但是在汽車方面,三星尚無特殊建樹。
畢竟,在未來的汽車領域,車載系統是繞不開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