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少軍:大陸IC設計百強平均毛利率30%
“統計數據顯示,2015 年中國 IC 設計企業的數量為 736 家,2016 年暴增至 1362 家,實現了 80.1% 的增長。”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 IC 設計分會理事長魏少軍教授 10 月 12 日在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業 2016 年會(ICCAD2016)上分享的這一數據,引起了半導體產業界人士的巨大思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10/311251.htm
究其原因,魏少軍表示,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頒布實施,各地發展集成電路的熱情高漲,出臺了不少鼓勵政策,引發新一輪設計企業的創業熱潮;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對我海外留學人員的吸引力大增,一批留學歸國人員回國創業,出現了為數不少的初創型設計企業;各地政府采取各種優惠措施吸引國內成熟企業異地開設分支機構,抬升了設計企業的數量。因此設計企業數量的暴增并令人感到意外,只是從數據統計的角度看,設計企業數量增加了 80.1%,但是除個別企業外,絕大部分企業仍處于初創時期,對國家整體設計和技術的影響不大。
規模增長同時警惕毛利下滑
2016 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處在新一輪調整的陣痛之中,需求不振,市場萎縮、業績下滑。有關研究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出現 -5.8% 的回調。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上半年仍然維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是全球集成電路產業不可多得的亮點。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報告顯示,2016 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全行業銷售收入預期為 1518.52 億元,比 2015 年的 1234.16 億元增長 23.04%。按照美元與人民幣 1:6.65 的兌換率,全年銷售達到 228.35 億美元,占全球集成電路設計業的比重預計將進一步提升。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環渤海和中西部這十大中國主要集成電路設計區域來看,以長江三角洲的產業規模是最大,2016 年預計高達 540.21億元,增長 26.86%,中西部地區增長速度最快,從 2015 年的 73.19 億元上漲到 2016 年的127.96 億元,首次超過 100 億元 同比增長 74.83%。
魏少軍教授表示,2016 年整體設計企業處于快速成長加速中,融合企業的優勢更加明顯。統計結果顯示,2016 年十大設計企業銷售總和達到 700.15 億元,比 2015 年的 540.47 億元增加了 159.68 億元,增幅達到 29.54%。十大設計企業的平均增長率比行業平均增長率 23.04% 高 6.5 個百分點。從圖中可以看出,目前十大設計企業的入門門檻提高到 23 億元,比去年提升的 19.94 億元提升了 3.06 億元。對于這一門檻,魏少軍預計明年有可能繼續提升到 25~30 億。
從毛利率來看,前 100 家設計企業的平均毛利率約為 30.6%,比上年的 29.56% 上升了 1.04 個百分點。魏少軍教授表示這其中有人員增加的影響,但是十大設計企業的毛利率卻從 2015 年的 40.2% 跌至 35.6%,下降了 5個百分比,這說明在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盈利有所下降,值得企業提高警惕。
綱要政策實施推動并購逐步落地
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的頒布實施,各地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熱情高漲,出臺了不少鼓勵政策,引發了新一輪設計企業發展。2016 年清華紫光并購同方國芯,武岳峰資本收購芯成半導體,清芯華創收購豪威科技等資本運作項目成功落地;建廣資本在出資收購荷蘭恩智浦公司的射頻功率器件部門后,再次以 27.5 億美元收購荷蘭恩智浦公司的標準產品業務部門,在國際半導體市場繼續了中國資本的并購浪潮。
魏少軍教授表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大基金)在投資紫光之后,持續投資集成電路設計企業;珠海艾派克、湖南國科、北斗星通、中興微電子、硅谷數模等企業得到了大基金的投資。此外,北京兆易創新在上海,長沙景嘉微電子在深圳成功上市,君正微電子開始新一輪資本運作,標志著資本市場對集成電路題材的認可和青睞,也為今后集成電路設計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樹立了較好的標桿。
除了資本市場外,2015 年中國的 IC 設計企業在智能終端核心芯片、服務器 CPU、嵌入式 CPU 等領域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其中,紫光展銳的手機芯片全年出貨將超過 6 億套(含基帶和射頻芯片),全球市場占有率接近 30%。海思半導體的“麒麟”應用處理器芯片性能與高通”驍龍”相當,強有力支撐了華為高端智能手機的發展。同時,海思半導體的智能電視芯片 2015 年進入市場銷售約 450 萬片,今年上半年,銷售量便接近去年全年,2016年有望達到800萬顆,市場占有率接近 20%。北京君正微電子成功研發出智能手表SOC芯片,其卓越的低功耗特性使智能手表在京東商城等電商平臺上銷售旺盛。
協調資本、技術雙輪發展
大基金的強力投資,帶動了地方性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向集成電路設計業,我國芯片設計業缺乏投資的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魏少軍教授表示,我國設計業的“整體技術水平不高、核心產品創新不力、企業競爭實力不強、野繭生長痕跡明顯“等問題依舊存在,影響設計業持續高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尚未緩解。
第一,設計業的主流產品水平不高。雖然部分產品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市場規模,但總體上看,仍然處于中低端,在高端市場上還無法與國外產品展開競爭。從產品種類上看,我國芯片設計業的產品范圍已經涵蓋了幾乎所有門類,每年的出貨量不算少,可產品單價很低。少數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同行水平的產品,也由于成本等因素,無法形成規模。
第二,創新能力不強。雖然有些企業也在嘗試差異化的策略,但由于基礎技術還不夠堅實,時時顯露出為了創新而創新的痕跡,資源導向的創新明顯,市場導向的創新不足。
第三,產業總體實力仍然較弱,全行業的銷售總和只有 228 億美元,預計在全球今年 3200 億美元左右的產品市場中,我們僅占 7.1%,與我國龐大的市場需求極其不符。產品升級換代主要依靠工藝和EDA工具進步的現象沒有改觀,基礎能力提高不快。國內設計企業很少根據自己的產品和所采用的工藝,自己定義設計流程、并采用COT設計方法進行產品開發。盡管部分企業采用最先進的制造工藝,但做出的產品要比國際同行相差不少。
第四,企業價值虛高的情況愈演愈烈。隨著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建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部分設計企業在盲目拉升自身價值,深刻影響到正在推進的產業整合。
魏少軍強調,資本、技術兩個輪子運轉的并不一致,不少企業抱怨現在的投資人只看重股權投資,不看重技術投資。研發是企業發展的源泉,沒有足夠的研發投入,后續產品一定跟不上;企業早晚會遇到發展瓶頸。國家科技計劃體制改革正在進行之中,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發投入的節奏。一方面,這需要企業認識到加強自身研發投入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各級政府確實應該想方設法加大研發投入,讓資本和技術兩個輪子運轉的更和諧、更順暢,推動產業發展少走彎路。
對于我們設計業來說,一是要立足自己、自力更生,那些幻想通過收購一步登天的想法要不得。設計企業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才能在競爭中發展壯大;二是在進行國際化并購的時候,應該認真學習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學會用國際同行理解和認同的方式進行并購,強買強賣、相互叫價的做法只會引起別人的反感,結果反而往往適得其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