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主攻HBM、英特爾集中eDRAM 跳脫存儲器頻寬限制
挹注次世代存儲器半導體技術研發投資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和英特爾(Intel)為打破存儲器業界最大議題頻寬(bandwith)的上限,正各自尋找解決方法。三星專注于研發高頻寬存儲器(HBM)和次世代SRAM技術,英特爾則正在研發嵌入式DRAM(eDRAM)。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7/294312.htm據Digital Times報導,英特爾預計2017年推出的次世代芯片Kaby Lake,將采用14納米FinFET制程,搭載較Skylake容量增加2倍的256MB的eDRAM。eDRAM不同于一般DRAM,內建于CPU Die,扮演提升系統快取(Cache)處理容量和速度的角色。
英特爾過去3年間在CPU芯片內部設計實驗性運用eDRAM,現開始成為英特爾的核心策略。eDRAM過去主要應用在圖形處理器(GPU),英特爾2015年推出第6代處理器Skylake,配備eDRAM提升圖形處理效能。
韓國半導體業界認為,銷售通用DRAM的三星、SK海力士(SK Hynix),對英特爾的嘗試感到緊張。CPU和GPU性能每年飛躍性提升,存儲器性能的進展速度相對較緩慢。
目前最普遍的DRAM規格DDR模組可發揮的最大頻寬理論上是10Gbps,2018年后可量產,反觀處理器早已超過100Gbps水準。韓國半導體業界專家將此稱為處理器和存儲器間的瓶頸,或存儲器的障壁。
存儲器業界霸主三星為解決問題,正著手研發次世代存儲器。2015年三星成功研發10納米制程SRAM,2016年將提升SRAM技術,將10納米制程DRAM推向可量產階段。該SRAM比起先前三星發表的14納米SRAM,Cell面積縮減37.5%,性能、功耗方面都有改善。
目前半導體業界僅三星可生產的HBM2產品,應用范圍也正不斷拓寬。GPU搭載的HBM產品,近來如惠普(HP)、IBM等整合CPU和GPU架構伺服器用處理器的業者增加,銷售額也迅速攀升。
近來半導體業者加速投資次世代存儲器技術的理由,是CPU和存儲器的瓶頸現象終將成為拓展IT市場需求的絆腳石。對存儲器業者來說,未來2~3年是最重要的轉捩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