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收購GE海爾甘當接盤俠 野心在物聯網

收購GE海爾甘當接盤俠 野心在物聯網

作者: 時間:2016-01-21 來源:物聯網智庫 收藏

  跨過太平洋,(通用電氣)兩個巨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601/286060.htm

  2016年1月15日,集團與通用電氣在美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在全球范圍內合作,共同在工業互聯網、醫療、先進制造領域提升雙方競爭力。由控股41%的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青島海爾發布公告,擬通過現金方式向購買家電業務,交易金額為54億美元。

  無論此次接盤對海爾未來的發展是好是壞,這一舉動都擔得起“霸氣”二字。

  緣何拋棄家電業務?

  

收購GE海爾成最佳接盤俠 野心在物聯網

 

  這個問題很好解釋,只要明白企業都是趨利主義者再結合GE的財報,就能很清楚GE的打算。

  2014財年,GE實現營業收入1486億美元,凈利潤152億美元,其中,GE家電&照明版塊實現營業收入84億美元,營業利潤4.3億美元,占集團工業部門收入的7%,利潤的2%。7%的收入才貢獻了2%的利潤,家電業務對GE來說可謂瘦狗、可謂雞肋。

  GE是世界上最大、最多元化的基礎設施&金融服務企業之一,主要覆蓋能源&水、航空、交通運輸油氣、醫療、家電&照明、能源管理、資本金融服務8大板塊。GE的家電部門雖然歷史悠久,從愛迪生那里一脈相傳,但其實現在是集團里的一個異類。通用集團對電器業務的剝離并非出于經營不善,而是有意識的將經營重點轉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基礎設施業務領域,這和當年IBM出售PC業務有異曲同工之妙。

  海爾緣何要急急接盤?

  

收購GE海爾成最佳接盤俠 野心在物聯網

 

  首先,這和海爾的全球戰略密不可分。在中國品牌溢價較低局面下,海爾通過收購國際一流品牌及其成熟的產品技術,對全球研發資源進行整合,對最具競爭力的產品進行研發,這是提升品牌溢價的捷徑。雖然海爾一直號稱是全球最大的白色家電生產商,然而在美國的市場份額只有1%左右。所以海爾看中GE的,首先是其用戶資源。

  海爾在美國有自己的品牌,品牌體驗的基礎是先有顧客資源,和GE的合作就是先獲取了GE的顧客資源,這就有了從顧客資源轉向用戶資源的基礎。海爾可以借此更深地滲透進入美國市場,以進一步鞏固其家電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GE強大的品牌溢價,將會為海爾“借船出海”省不少力。

  此外,消息中最值得關注是海爾和GE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合作,海爾收購GE家電比估值高出了的那20個億被戲稱為是花在了Predix平臺上面。Predix是一款包括傳感器、設備、基于云服務的源數據和開放通信框架,是GE力推的新型軟件操作平臺,人們可借助于它加載新應用,從而對現有的工業機器做數據分析、預測、診斷并提高使用效率。GE總裁伊梅爾特將工業的未來寄托在了工業APP經濟上,希望自己做出一款超牛的平臺,類似“安卓”系統在手機領域的地位那樣,統一標準并搭載新應用,成為業界旗桿。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企業管理研究室主任王欽表示,工業互聯網是大勢所趨,這次海爾與通用電氣的合作就是共享和發揮雙方的資源與優勢,推動工業互聯網加速發展,滿足互聯網時代用戶日益強烈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借助通用的工業互聯網操作系統Predix可以進一步提升海爾互聯工廠的總體響應能力、產出及效率,充分發揮海爾在智能家居領域的智能化平臺、產品和標準優勢。

  最后,雖然關系不是很密切,但是筆者還是想提一下。為了探索大型制造企業怎么在互聯網大環境下實現轉型,海爾進行了許多嘗試:一開始學日本企業的全面質量管理和事業部制,后來學美國GE的六西格瑪。但學著學著,沒有路標了。

  于是,張瑞敏一狠心,將海爾給拆了。如果說規模已經突破2000億元的海爾是一艘海上巨無霸,現在,他被拆分成許多艘小船,讓每一艘小船也就是每個小微企業都有“自我造血“的功能。

  想法是很好的,但是業內很多人士不太看好海爾的轉型,一方面看不懂其創新模式,一方面擔心其在轉型過程中丟掉制造業優勢,甚至丟掉白電龍頭企業的優勢。這次海爾成功收購GE家電業務,無論未來如何,目前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徹底奠定了海爾在全球家電行業領導者的地位,也算是給其行業優勢打了一針強心劑。甚至還有一部分人認為GE選擇海爾部分原因是欣賞這種獨特模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GE 海爾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