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推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
構建富有效率的醫療衛生體制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縱觀各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之路可以看出,盡管改革思路和方法有所不同,但在通過信息化手段全面構建并應用數字衛生系統,推動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更好地解決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與服務供給的平衡方面都有著共同的期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98876.htm在國家新醫改方案的統一指導下,通過智慧醫療,實現居民獲得可及優質的衛生服務、連續的健康信息和全程健康管理;衛生服務機構保證服務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公共衛生專業機構有效地開展疾病管理、衛生管理、應急管理、健康教育等工作;衛生行政部門提高衛生服務質量、強化績效考核以及加強監管能力;醫保、藥監、計生、公安、民政等部門協同開展工作。
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系統、以及家庭健康系統。
(1)智慧醫院系統。智慧醫院系統由數字醫院和提升應用兩部分組成,其中數字醫院包括擁有為醫院所屬各部門提供對病人診療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儲、處理、提取及數據交換的能力,并滿足所有授權用戶的功能需求的醫院信息系統(即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LIS)和醫學影像的存儲和傳輸系統(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還包括以采集、存儲、傳輸、處理和利用病人健康狀況和醫療信息為核心的醫生工作站,醫生工作站包括門診和住院診療的接診,檢查,診斷,治療,處方和醫療醫囑、病程記錄、會診、轉科、手術、出院、病案生成等全部醫療過程的工作平臺。提升應用包括遠程圖像傳輸、海量數據計算處理等技術在數字醫院建設過程的應用,實現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遠程探視避免探訪者與病患的直接接觸,杜絕疾病蔓延,縮短恢復進程;遠程會診支持優勢醫療資源共享和跨地域優化配置;自動報警對病患的生命體征數據進行監控,降低重癥護理成本;臨床決策系統協助醫生分析詳盡的病歷,為制定準確有效的治療方案提供基礎;智慧處方分析患者過敏和用藥史,反映藥品產地批次等信息,有效記錄和分析處方變更等信息,為慢病治療和保健提供參考。
(2)區域衛生系統。區域衛生系統由區域衛生平臺和公共衛生系統兩部分組成。區域衛生平臺包括收集、處理、傳輸社區、醫院、醫療科研機構、衛生監管部門記錄的所有信息的區域衛生信息平臺; 包括旨在運用尖端的科學和計算機技術,幫助醫療單位以及其它有關組織開展疾病危險度的評價,制定以個人為基礎的危險因素干預計劃,減少醫療費用支出,以及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的電子健康檔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HER);包括由一般疾病基本治療、慢病社區護理以及大病向上轉診和接收恢復轉診雙向轉診服務的社區醫療服務系統;還包括對醫學院、藥品研究所、中醫研究院等醫療衛生科院機構的病理研究、藥品與設備開發、臨床試驗等信息進行綜合管理的科研機構管理系統。公共衛生系統由衛生監督管理系統和疫情發布控制系統組成。
(3)家庭健康系統。家庭健康系統是最貼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針對行動不便無法送往醫院進行救治病患的視訊醫療,對慢病以及老幼病患遠程照護,對智障、殘疾、傳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監測,還包括自動提示用藥時間、服用禁忌、剩余藥量等的智能服藥系統。
智慧醫療的概念框架(見圖)主要包括基礎環境、基礎數據庫群、軟件基礎平臺及數據交換平臺、綜合運用及其服務體系、保障體系五個方面。
方案架構圖
基礎環境:通過建設公共衛生專網,實現與市政府信息網的互聯互通;建設衛生數據(災備)中心,為衛生基礎數據和各種應用系統提供安全保障。
基礎數據庫:包括藥品目錄數據庫、居民健康檔案數據庫、PACS影像數據庫、LIS檢驗數據庫、醫療人員數據庫、醫療設備等衛生領域的6大基礎數據庫。
與交換云平臺:首先是基礎架構服務,提供的是虛擬優化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及網路資源;其次是提供平臺服務,提供的是優化的中間件,包括應用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portal服務器等;最后是軟件服務,包括應用、流程和信息服務。
綜合應用及其服務體系: 包括智慧醫院系統;區域衛生平臺和家庭健康系統三大類綜合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