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快速變動 2014年臺灣ICT十大趨勢成型
雖然受到全球及臺灣經濟景氣影響,臺灣2013年ICT(資通訊)市場仍成長2.6%,預估市場總值達6370億臺幣。其中電信服務市場成長最高,且維持超過五成的占有率。展望2014年,IDC臺灣研究副總監江芳韻表示,雖然企業仍將增加IT預算,但市場與技術的快速變動迫使企業在IT規劃上須更策略性聚焦。預計臺灣ICT市場成長達2.4%,相較2013年略為下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98757.htm預計臺灣ICT市場成長達2.4%,而2014年市場將受到下列十大趨勢影響:
1.智慧城市應用將帶動物聯網蓬勃發展
隨著國家節能減碳總計劃的頒布,以及國內外軟體、硬體與服務廠商積極進入臺灣物聯網與智慧城市相關市場,臺灣產官學界對該領域的重視程度愈加提高,并且開始進行系列實作。包括智慧綠色城市,智慧辦公室、以及智慧制造等都將是明年度發展重心。值得注意的是,物聯網市場的興起,除了吸引許多非傳統資訊服務廠商加入該市場,也促發其與資訊服務廠商以策略聯盟等方式研發、推出更多元的產業應用方案。
IDC預估臺灣物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1億4800萬美金增長到2017年的2億9000萬美金,年復合成長率達19%。其中電信多媒體、政府、與物流產業將是市場發展重心,預估將占總體市場近五成。
2.企業CYOD(ChooseYourOwnDevice)『自選設備』政策崛起
臺灣行動裝置市場(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與筆記型電腦)近年高速成長,不僅對消費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對于企業內部資訊管理與采購策略的影響也逐步浮現。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利用行動裝置進行對內及對外業務,并在企業內部導入行動裝置相關的應用。企業也將更積極采購行動裝置以利業務的推動與資訊設備的統一管理。
相較過去多以BYOD(BringYourOwnDevice)『自帶設備』等較消極的管理模式,CYOD將在2014年成為企業顯學。企業將更主動規劃與提供員工更符合企業內部資訊管理與運用的智慧行動裝置,包括從行動設備的選擇、行動業務架構的建制、行動策略的布局等,預料將逐步取代BYOD模式。
3.4GLTE將進一步拉抬行動數據市場
第四代行動通訊寬頻服務明年在臺將正式登場。IDC預期中華電信在取得較充足的頻寬和成熟的1800MHz頻段條件下,2014年成為首位4G開臺業者的機會最大。而由于政府釋出的4G頻譜資源有限加上業者激烈競價導致所取得的頻段過于零碎,預期臺灣4G正式營運初期較難達成LTECategory3的標準,需等待將來政府釋出2600MHz頻段,以及未來升級至LTE-A時才能將4G的服務品質提升到國際水準。
在資費方面,預計"吃到飽"不會在4G服務中出現,現有業者都將采費率分級制來滿足不同需求的用戶,預期最受歡迎的資費方案將落在1500至2000元之間享有5GB的傳輸容量。
隨著4G的開展,IDC預估2014年將有60萬用戶從3G轉移到4G,2015年4G用戶數將增至810萬,年成長1250%。
4.巨量資料議題持續發燒,社交分析需求漸興
臺灣巨量資料分析市場如預測的在今年進入實際階段,展望2014年,預估將有更細致、多元的應用出現,例如連鎖通路業者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技術追蹤各種產品履歷與確保食安,電信業者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技術監控各種網路交易行為、落實資安稽核、改善系統設備效能等,以及金融、證?與人壽業者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技術分析不同客戶群適合的產品類型、以此進行全通路行銷。
除此之外,透過巨量資料分析技術進行社交分析等市場需求也將愈來愈多,例如政府單位透過該技術進行輿論分析、危機管理,航空業者透過社交分析掌握市場需求并且與消費者進行互動,3C品牌業者則是希望透過搜集、分析跨社群網路資訊的方式經營品牌形象與挖掘消費者需求,以及電信業者透過社交分析機制提供用戶更適切、多元的地理位置服務(LBS)等值行動服務。伴隨社交分析需求的產生,將有越來越多的國內外軟體開發商、系統整合商投入該塊市場,預估將在2014年看到更多的社交分析應用案例。
5.行動裝置平臺競爭進入白熱化
隨著智慧行動裝置在生活與企業中的比重日益加深,Google挾著Android作業系統已取得智慧行動裝置市場的一半以上市占,并由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持續向智慧型電視、車載、穿戴裝置拓展。預計2014年Google將在Android版圖外積極經營Chrome,并藉此進入個人電腦市場。微軟除了積極深耕消費性市場的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也將利用平板電腦與二合一電腦積極搶攻消費及商用市場。
而原本因WindowsXP版本在2014年4月停止支援后所預計產生的一波企業換機潮下,二合一電腦將可能帶起另一波企業在筆記型電腦機種上的轉換。預計這一波新的平臺競爭將刺激2014年市場新的游戲規則出現。
6.混和云的使用案例將是企業邁向云端旅程的關鍵下一步
IDC預期,隨著「由軟體控制架構」的趨勢逐漸明確,混和云的使用案例將是企業邁向云端旅程的關鍵下一步。由于目前跨業合作案例越來越多,尤在零售業、電信業與金融業合作將行動應用分析結果與客戶資料庫整合所衍生的客戶行為分析已成為新的業務及營利模式,混合云及跨平臺的解決方案越發顯得重要。從廠商的角度來看,越來越多的系統軟體廠商強調「支援跨平臺」的功能;也企圖將開發軟體或中介軟體做進一步的分層切割之后,與系統管理軟體的功能做整合,這些都有助于企業實現混合云。
隨著未來使用情境和案例的增加,企業將聚焦在如何將從外部引進的云服務整合到目前既有的基礎架構中,讓自行開發的或是企業套裝軟體能夠在云端平臺上執行。同時,朝混合云發展的趨勢,也將造成IT管理的重大改變,驅動企業對新一代系統管理工具的需求。
7.IT市場在轉型到第三平臺的過程中,將逐漸形成新的資安典范
關于第三平臺資料中心的架構,有幾項安全設計是非常關鍵且和過去不同的。首先就是要保護的規模,必須隨著伺服器、儲存與網路等平臺擴展的規模而擴大。其次,為了確保未來ITasaService的交付模式能夠以最小的風險達到最大的成功,資安必須一開始就被放進資料中心架構的設計中。這與傳統亡羊補牢模式的差異在于:企業必須要未雨綢繆,把要保護的規模擴及到那些即便不是傳統IT所管理、控制、和擁有的資產上。
換言之,企業必須要預先假設內部網路環境已經有了漏洞,不管這項威脅是因為疏忽、無知還是刻意的犯罪行為。
最后,企業用戶未來短期內在資安上最大的改變就是:傳統針對單一威脅的單一解決方案將不再適用于第三平臺。而盡管沒有一家企業或組織能夠做到百分百的安全,未來所有企業都需要理解不同威脅的分類并了解其影響業務的優先順序,并按照優先順序進行不同的相關資安部署。
(IDC定義之「第三平臺(The3rdPlatform)」是由云端運算、行動化、巨量資料分析、以及社交商務四大技術所組成。)
8.印表機市場快速增長
隨著列印技術的成熟與產業發展的需求浮現,3D印表機的萌發已帶給臺灣整體產業供給與需求的新生態。預計臺灣在軟硬體列印技術整合能力提升,以及消費市場者對IT產品的接受不斷提高下將帶動臺灣3D印表機市場。IDC預測2014年臺灣3D印表機市場發展將以垂直市場為主,中小型制造業、生技醫療、以及教育市場將是首先發展的重點市場。預計2014年臺灣3D印表機市場出貨量年成長率將達67%,高于全球市場(2014YoY59%),成為亞太地區3D列印發展的重要推手。
9.穿戴式裝置大鳴大放,但仍需等待應用程式發展
IDC預期2014穿戴式裝置將主力發展在五種智慧型產品上:眼鏡、手環、手表、扣環、相機。雖然智慧型穿戴裝置將會在2014年蓬勃發展,并以各種類型存在于目標市場,但預計仍多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或電腦等裝置以共生型態出現。預計2014年將是穿戴式裝置在產品及規格發展上大鳴大放的一年,不過產品關鍵應用仍需市場驗證。在一般消費性市場應用外,IDC預計2014年商用市場,尤其垂直市場應用將先行,預計醫療、零售、建筑等產業有較快的應用發展。
10.Phablet大尺寸平板手機普及率將突破四成
Phablet在臺灣智慧型手機市場的普及率已是全球排名第三,普及率高于全球平均。由于臺灣市場用戶在行動裝置使用上,在搜尋資料及網頁瀏覽外,經營社群網站、觀看影片與玩游戲的比重相當高,因此對于大尺寸的平板手機的需求強勁。目前大尺寸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多偏向高規高價的旗艦機款,預期在龐大市場需求的拉力下,未來中階規格價格在臺幣二萬元以下的產品將成為主力,此也將帶動未來大尺寸平板手機的發展。預計Phablet在臺灣市場的比重在明年將一舉突破四成,成為手機市場發展重要趨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