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電子站牌系統結構設計
②動態驅動方式
在橫向一組像素的背電極并聯在一起作為一個引腳引出,稱之為行電極,在縱向一組像素的段電極并聯在一起作為一個引腳引出,稱之為列電極。這種結構構成了一個矩陣陣列,液晶屏上任一像素位置都能其所在的行與列唯一確定。液晶顯示控制器在時序脈沖信號下,循環給行電極施加脈沖,同時給該行像素的所有列電極施加脈沖,使其實現所有顯示像素的驅動,由于掃描循環周期很短,且是不斷循環進行的,這樣能夠使液晶顯示屏上呈現穩定的圖像效果。
我們把這種掃描驅動方式稱為動態驅。
為了節省I/O口,減少大規模的驅動電路,本文中LCD屏采用動態驅動方式。ARM微處理器將圖文信息轉化為特定格式的點陣信息,將其存儲在SDRAM存儲器中,SCALER MST8131從SDRAM中接收信號,并轉換為Panel可以識別的LVDS信號。
4.2.9顯示系統中的信號處理
目前市面上面板分辨率越來越大,相應地信號頻率也越來越高,電磁干擾成為一種必須克服的問題,LVDS信號以其在低電壓和抗電磁干擾上的優勢,受到大部分面板制造商的認可,因此LVDS接口在面板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
LVDS是一種差分信號技術,能有效控制電磁干擾,其低壓與低電流驅動輸出實現了低噪聲和低功耗。
圖4.18所示為TTL信號與LVDS信號的轉換原理圖,TTL信號經過信號轉換后變為幅度一樣而極性相反的兩信號。通過一級電壓比例衰減器后,可以將原來的高電壓信號變為一對低電壓信號,減少損耗。

①時鐘恢復回路
MST8313有一個內部的時鐘恢復回路,這個回路由一個數字時鐘合成器和模擬電路PLL組成。它用來產生取樣時鐘信號,以采集模擬的RGB數據。這個回路鎖定于輸入的行同步信號,時鐘恢復回路用來調整源時鐘頻率(SCLK);在每個行同步信號輸入的上升沿產生反饋信號。包括第一個和最后一個行同步信號都可以產生60MHz的頻率。在工作電壓及溫度要求的范圍內,可以在1ms之內實現。
當面板的時鐘信號與源時鐘信號(或一半)不同時,有一個象素時鐘用來驅動面板。它是由一個和時鐘恢復回路一樣的回路產生的。它們的區別在于:源時鐘信號鎖定于行同步輸入信號,而目的時鐘信號鎖定于源時鐘信號。
②模/數轉換器
MST8313A內部集成了3個模/數轉換器(ADC),每一色一個(R、G、B)。每個ADC都是8-bits輸出,用于將輸入的模擬RGB信號轉換成8-bits的數字信號,分別為R0-R7、G0-G7、B0-B7。信號支持:MST8313A芯片支持數字分離信號、數字混合信號和模擬混合信號。支持所有的這些信號都不需要額外的外圍電路。
③源時序產生器(STG)
STG模塊定義了一個圖形抓取窗口,并且發送數據給數據通道模塊。圖
4.20顯示了這個口的定義。
在水平的方向,它被定義在SCLKS(等價的像素計算);在縱向的方向,它被定義在行。所有以“Source”開頭的參數均被定義在MST8313的寄存器中,



SDRAM在復位信號作用下將其狀態驅動到上電狀態后,微處理器將復位信號撤銷,SDRAM進行一次預充電,對其相應的寄存器組、控制引腳信號進行配置。預充電完成后進入空閑狀態,在該狀態下,如果有刷新請求或者處于初始化階段,則轉入自動刷新狀態,驅動相應的信號,啟動刷新等待定時器。自動刷新后發出一個自動刷新應答信號,進入刷新等待狀態,刷新等待定時器定時結束之后,結束本次刷新,之后再判斷是否是初始化階段,如果是初始化階段,就要要進入工作模式設置狀態,否則在無讀寫請求操作時回到空閑狀態,有讀寫請求操作時轉入行選通工作模式設置狀態,行選通后會有一個時鐘周期等待,進入列狀態工作模式設置。如果此時是寫請求,相應控制信號選通,同時置位突發使能信號,按照設定的突發長度操作,然后進入寫等待狀態,直到本次突發狀態結束,然后進入第二個寫等待狀態進行緩沖,最后返回預充電狀態;果是讀請求,在列選通之后按照可編程長度進行列選通潛伏等待,然后SDRAM的數據會在數據端口連續的出現,進入等待讀數據狀態。讀操作最后返回預充電狀態。
4.3本章小結
本章節論述了電子站牌的硬件構成,分別給出了紅外接收部分、無線通信部分以及顯示部分的硬件電路圖和軟件設計,在本章中重點分析了電子站牌的動態顯示部分,其電子站牌實圖與武漢目前裝配的類似,其信號傳輸方式與傳輸流程不同,再者就是我們采用LCD屏顯示車輛信息,對比武漢目前裝配的電子站牌,其車輛信息顯示量要大很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