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字形窗口的自適應中值濾波算法
1中值濾波的基本原理及傳統算法
信號中值(medians)是按信號值大小順序排列的中間值。長為n的一維信號{X,n∈N}的中值用下式表示:

相對二維圖像信號{Xij:i,j∈N},二維中值濾波器定義為:

式(1)、式(2)中:N表示自然數集;A為截取圖像數據的窗口尺寸;r為窗口水平尺寸;s為窗口垂直尺寸;Xij為被處理圖像平面上的一個像素點,坐標為(i,j);Yij是以Xij為中心,窗口W所套中范圍內像素點灰度的中值,即中值處理的輸出值。窗口A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通常有線段窗、方形窗、圓形窗、十字窗和圓環窗等。文獻[6]對中值濾波的多種形態及其發展有詳細的介紹。
中值濾波就是選擇一定形式的窗口,使其在圖像的各點上移動,用窗內像素灰度值的中值代替窗中心點處的像素灰度值。它對于消除孤立點和線段的干擾十分有用,能減弱或消除傅里葉空間的高頻分量,但也影響低頻分量。高頻分量往往是圖像中區域邊緣灰度值急劇變化的部分,該濾波可將這些分量消除,從而使圖像得到平滑的效果。對于一些細節較多的復雜圖像,還可以多次使用不同的中值濾波。傳統中值濾波算法的具體實現過程如下:
(1)選擇一個(2n+1)×(2n+1)的窗口(通常為3×3或5×5),并用該窗口沿圖像數據進行行或列方向的移位滑動;
(2)每次移動后,對窗內的諸像素灰度值進行排序;
(3)用排序所得中值替代窗口中心位置的原始像素灰度值。
圖1是傳統中值濾波算法的框圖。其中,M,N分別表示濾波圖像的行數和列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