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應力應變信號監測系統的研究設計
摘要:文中介紹了一種基于FPGA的多通道應力應變信號監測系統的設計方案,該系統的研究為一些大型建筑結構由于年代久遠而需要維護、維修提供客觀依據,主要闡述了前端信號采集電路硬件以及FPGA上各個控制模塊的設計,系統可以通過NiosⅡ軟核修改FPGA中的各項采樣參數,如采樣率、采樣通道數、起始通道等,來實現對不同對象的應變情況進行實時監測,模擬實驗表明系統運行穩定可靠,采集精度高,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關鍵詞:FPGA;數據采集;應力應變;NiosⅡ
應力應變是一個物體受力后機構的變化情況,應變就是受力后產生的形變率,通過對應變進行檢測,就可以知道物體的受力情況和形變情況。
1 設計思路
本文設計的應力應變檢測系統可以實現數據的采集、處理和存儲功能。整個系統主要由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CycloneII 2C35F672C6,MAX公司的ADC芯片MAX197,DAC 0832以及信號調理電路等外圍電路組成。系統硬件簡圖如圖1所示。NiosⅡ軟核輸出控制信號,控制FPGA。當NiosⅡ軟核啟動FPGA開始數據采集后,FPGA通過MAX197控制模塊輸出通道地址給ADC芯片MAX197,FPCA控制DAC芯片輸出模擬量對這一通道的輸入量進行粗調零。然后由FPGA控制ADC芯片MAX197進行模數轉換。將轉換得到的12位數字量輸送給FPGA。在FPGA內部將12位數據進行細調零等相應的數據處理,然后加上4位標明通道的數據送入FIFO中。當FIFO達到半滿時,NiosⅡ軟核將數據讀出進行相應的處理,這時候整個數據采集的過程完成,如果數據出現異常,將異常數據通過數據發送單元(DTU)發送至監測中心,系統總體框圖如圖1所示。
3 A/D轉換器的選擇及電路連接
A/D轉換器是數據采集系統的核心器件,它的技術指標有采樣通道數目、輸入范同、輸入方式、采樣率、分辨率、精度、編碼寬度等,其中采樣率、分辨率、精度是A/D轉換器的3個重要指標,直接影響數據采集系統的精度。
3.1 采樣率的選擇
采樣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采集系統對模擬信號的采集次數。一個高采樣率可以再給定時間下采集更多數據,因此能更好的反映原始信號,但也并不是采樣率越高越好,如果采樣率太高,當然會得到完美的信號,但同時也會得到大量無用的數據,這將浪費寶貴的存儲空間,但如果采樣率太低,雖然節省存儲空間,將會得到一個無用的采集結果:波形看似正確,實際上是完全錯誤的。
3.2 分辨率的選擇
分辨率是指A/D轉換器所能分辨模擬輸入信號的最小變化量,它代表了數字值上的最低有效位1(LSB),也稱為編碼寬度。分辨率是由A/D轉換器的位數決定的,位數越大,分辨率就越高,信號范圍被分割成的區間數目就越多,輸入信號的細分程度就越高,因此能探測到的電壓變量就越小,這對于提高像FFT這樣的數學分析計算非常重要,但同時也意味著更高的成本。A/D轉換器的位數常用的有8位、12位、14位、16位,甚至還有24位的。
過高的分辨率除了成本高,也會帶來其他的問題:比如為獲得一個穩定的信號,A/D轉換需要更多的時間也就是說,分辨率越高,A/D采樣越慢。
3.3 精度的選擇
精度反映了測量與實際信號值的接近程度,用%來表示,例如,一個具有0.1%系統精度的數據采集系統,測量一個理想的10V的電壓源。測量結果帶有0.1%的誤差,它可能顯示高至10.01V或低至9.99V的測量值。顯然精度越高,數據質量也就越高,測量結果也就越加可信。
綜合上面幾個因素考慮,本系統的A/D轉換器選用MAX197,MAX197芯片是美國MAXIM公司近年的新產品,是多量程(±10V,±5V,0~10V,0~5V)、8通道、12位高精度的A/D轉換器。它采用逐次逼近工作方式,有標準的微機接口。三態數據I/O口用做8位數據總線,數據總線的時序與絕大多數通用的微處理器兼容。全部邏輯輸入和輸出與TTL/CMOS電平兼容。新型A/D轉換器芯片MAX197與一般A/D轉換器芯片相比,具有極好的性價比,僅需單一+5V供電,且外圍電路簡單,可簡化電路設計。
fpga相關文章:fpga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