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USB的CAN總線適配器設計

基于USB的CAN總線適配器設計

作者: 時間:2009-10-09 來源:網絡 收藏

現場作為二十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興技術,在工業現場已有了廣泛的應用。在比較有影響力的幾種現場中,以其突出的優點不僅大量應用于工業現場,而且在樓宇自動化、智能終端設備等民用領域也有了長足的發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8580.htm

現場總線網絡技術的實現需要與計算機相結合。以往總線網絡與計算機的連接采用RS232、ISA或PCI接口。但是隨著計算機接口技術的發展,ISA接口已經逐漸被淘汰;RS232接口數據傳輸率太低;PCI雖然仍是高速外設與計算機接口的主要渠道,但其主要缺點是占用有限的系統資源、設計復雜、需有高質量的驅動程序保證系統的穩定,且無法用于便攜式計算機的擴展。隨著1.1、2.0規范的相繼制定,為外設與計算機的接口提出了新的發展方向。的主要特點有:外設安裝簡單,可實現熱插撥;通訊速率高,USB1.1全速傳送速率為12Mbps,與標準串行端口相比,大約快100倍;支持多設備連接;提供內置電源。

本文給出一種在Windows2000下使用USB1.1協議實現總線的設計方法。整個設計主要開發的固件及計算機的驅動程序、應用程序,以達到用USB接口連接現場CAN總線網絡的目的。

1 硬件接口設計

適配器硬件電路由微控制器、CAN總線接口、USB總線接口和DC-DC隔離電源模塊等組成。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微控制器P89C51RD2是Philips公司生產的增強型MCS-51兼容單片機,片內集成64KB閃存和1KB擴展RAM,雙數據指針,4級中斷優先級,7個中斷

內置看門狗,可編程時鐘輸出,在6時鐘模式下工作,速度是標準51單片機的兩倍。此時外部最高頻率可達20MHz。在高速、大程序容量、中小規模數據處理場合是一款非常理想的單片機型。

CAN總線接口使用Philips公司的獨立CAN總線控制器SJA1000,并由光耦6N136進行總線隔離。SJA1000是一種獨立控制器,用于移動目標和一般工業環境中的區域網絡控制,符合CAN2.0A和2.0B規范,最高速率可在達1Mbps。CAN總線收發器采用PCA82C250。

PDIUSBD12是Philips公司推出的全速USB接口器件,完全兼容USB1.1規范。圖1中D+引腳信號電平通過器件SoftConnect命令內部上拉,從而向主機表示為一個全速設備。EOT引腳自動檢測USB接口的VBUS電壓以確定USB電纜是否連接到了主機。SUSPEND是雙向引腳,用以向微控制器指示器件是否掛起。當有USB總線事件發生時,引腳向微控制器發出中斷信號。PDIUSBD12支持總線復用和非復用兩種并行接口模式,以方便連接不同類型的微控制器。圖1中采用總線復用方式,當用奇數地址訪問PDIUSBD12時被認為是命令,偶數地址訪問則被認為是數據讀寫。

各器件都需要外部時鐘信號,而且它們自身也都有可編程的時鐘輸出功能,這就給系統的時鐘設計帶來了便利。圖1中微控制器6時鐘運行模式下,外部為12MHz晶振。P89C51RD2的P1.1引腳產生6MHz方波作為PDIUSBD12的輸入時鐘;通過PDIUSBD12的SetMode寄存器編程使CLKOUT輸出時鐘頻率為24MHz,作為SJA1000的外部輸入時鐘。

2 軟件設計

軟件設計包括微控制器的固件設計和計算機端USB驅動程序兩部分。

2.1 微控制器固件編程

固件編程是USB數據傳輸系統中終端設備程序設計的一個重要概念。微控制器通過固件是程序與計算機進行數據交換。固件設計的目的是:使PDIUSBD12在USB上達到最大的傳輸速率;增加系統的可擴展性和硬件無關性。

固件要實現的內容:一是對SJA1000初始化,接收CAN總線送來的數據,收集CAN網絡狀態信息,并將主機的數據下發到CAN網絡;二是對PDIUSBD12初始化,完成USB總線連接過程,并組織CAN網絡和主機之間的數據傳送。設計中采用KeilC51軟件編譯環境,C51和ASM混合編程方式。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USB CAN 總線 適配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