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基于TS201的多DSP系統設計與實現

基于TS201的多DSP系統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0-05-12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隨著軟件無線電技術的發展,以及大寬帶高分辨率多路信號和多種信號處理方式的采用,信號處理中的運算量與數據吞吐量急劇上升,于是,越來越多的系統采取多的并行處理方式來滿足實時處理的性能要求。并行處理系統通常由多個處理單元組成,并通過一定的方法將一個任務分成若干個子任務,再分別由各處理單元去完成。一個合適的系統結構往往可以大大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簡化軟件的實現,并且方便軟硬件的更新和維護。

1A-簡介

A-是美國模擬器件(ADI)公司繼101之后推出的一款高性能處理器,可廣泛應用于大存儲量、高性能、高速度的信號處理和圖象處理系統中。TS本身提供有可實現互連所需的片內總線仲裁控制和特有的鏈路口。可以方便的以各種拓撲結構互連DSP,以滿足大運算量的需求。TS201的主要性能指標如下:

◇最高工作主頻可達600 MHz,指令周期為1.67 ns,可支持單指令多數據(SIMD)操作;

◇采用LVDS技術和DDR方式傳輸數據,單向最大速率為500 MB/s,數據吞吐量為4 GB/s;

◇4條128位數據總線可與6個4MB的RAM相連,其34位地址總線可提供4GB的尋址空間;

◇有4個鏈路口,每個鏈路口可提供1.2 GB/s的傳輸速率,并可同時進行DMA傳輸;

◇可通過共享總線提供無縫連接以用于片內集成總線的仲裁控制;

◇片上SDRAM控制器和片上DMA控制器可提供14條DMA通道。

2多DSP并行系統的結構

圖1所示為常見的多DSP并行處理網絡結構。TS201芯片在組成多DSP系統時,處理單元之間的網絡結構一般可采用如下幾種形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88159.htm


圖片點擊可在新窗口打開查看

第一種是各處理單元有各自獨立的數據存儲器,它們通過通信口相連成分布式并行系統,稱為松耦合式系統。松耦合式系統中的處理單元的連接方式很多,有線形、樹形、星形、網孔、超立方體結構等。其中樹形和星形網絡的優點是網絡管理容易,數據通信時尋徑簡單,缺點是處理單元數目較多時,“根”節點或中央節點處理單元的輸入/輸出吞吐量太大,容易造成通信瓶頸。超立體結構則以多維形式來增強網絡的通信能力,它的優點是網絡全對稱,在節點連接特性、通信長度、算法的嵌入性、與其它連接形式的兼容性之間可提供很好的平衡,但隨著處理單元個數的增多,該形式對網絡硬件的要求也會增加。

第二種是共享總線或共享存儲器系統,稱之為緊耦合式并行系統。共享總線系統可使多個處理單元共同使用一套數據總線,其存儲器所占用的地址段在各DSP中通常是相同的,這種結構的優點是簡單,在DSP數目較少時,可以達到較高的加速比;但在DSP較多時,共享總線將造成頻繁的總線沖突和等待,從而引起各處理單元等待總線令牌的時間大大增加。

另外,將上面兩種結構結合使用的系統也很常見。這些方式在利用其外部總線構成一個緊耦合結構的數據通路的同時,DSP之間還可通過LINK口以流式松耦合結構的方式互連,兩種結構相輔相成,能夠適應不同算法的需求,以達到最佳的資源利用。但也會使軟件變得比較復雜。

干涉儀相關文章:干涉儀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201 DSP TS 系統設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