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兩個I/O引腳將4×3矩陣鍵盤連接至微控制器
在基于微控制器(MCU)的項目中,矩陣式鍵盤常被用作輸入設備。將矩陣鍵盤連接至微控制器的常規做法需使用微控制器的多個I/O引腳。然后MCU運用掃描算法來確認按住了哪些鍵。這種辦法的一個弊端就是需要大量MCU的I/O引腳來連接鍵盤。例如,連接一個4×3鍵盤需7個數字I/O引腳。而當項目采用的是低引腳數MCU,或使用的MCU不具備足夠的可用I/O引腳數時,就出現了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70451.htm對于這一問題,有兩個解決辦法:使用現成的I/O擴展器,或用一只電阻排,為每個鍵設定一個唯一的電壓,然后使用模擬引腳來讀取電壓值,判斷按住了哪個鍵。每個方案都有其不足之處。
由于在大多數情況下,I/O擴展器需通過特殊的通信協議(如I2C協議或SPI協議)來讀寫數據,MCU需要具備內置通信模塊,或用戶需實現相關的通信協議軟件,而這明顯增加了MCU的負擔。另一方面,當按鍵數量增加時,通過電阻排給各按鍵分配獨特電壓會變得很繁瑣,而這最終將導致電壓裕度較小。此外,由于電阻值會隨溫度而變化,使用較小的電壓裕度可能導致讀取錯誤,甚至連開關彈跳都可能成為導致電壓出錯的重要原因。這種方法的另一個弊端是要求MCU中有模擬輸入引腳。這里描述的實例顯示出能夠高效解決上述所有問題的辦法,及其具備的幾個優勢:它只需要兩只I/O引腳,而不論連接的開關數量有多少;不需要特別的通信協議;不需要模擬引腳。本實例基于兩個CD4017約翰遜計數器,這種計數器很常見而且不貴。
圖1顯示出4×3鍵盤采用的電路。R1、R4、R5和R6用于限流,D7、D4、D5和D6構成一個“或”門。

這里描述的例子顯示出如何采用這種方法來讀取4×3鍵盤。其中一個CD4017被用來控制鍵盤行,另一個控制鍵盤列。
MCU生成時鐘信號,然后將其供給控制列的計數器IC。起初,列計數器和行計數器的第0個輸出處于邏輯高位。在收到時鐘脈沖后,列計數器將增加。在收到第四個時鐘脈沖時,列計數器將重置,并同時將行計數器增加1。在列控制器重置后,行控制器增加,并在收到第五個來自列控制器的時鐘脈沖后重置。在生成時鐘脈沖的同時,應增加MCU的計數變量,并且在第五個時鐘脈沖到達行控制器時,將計數變量重置為1。鍵盤的兩個輸出做“或”運算,并連接到MCU的一個外部中斷引腳。
只有當行和列的相關按鈕均處于邏輯高位,一個按鈕被按下時才會發生中斷。如果按鈕的行或列處于邏輯零值,則不會發生中斷。
中斷發生時,MCU讀取當時的計數值,所讀取的值即對應于剛按下的按鈕。
當MCU每隔一段時間產生時鐘脈沖時,MCU內的時鐘計數增加;這一計數等于鍵盤上的開關數目,按下這些開關時可造成中斷。圖2中的流程圖描述了這一情況。

注意:雖然本例僅展示了4×3鍵盤的讀取方法,但可以用兩個4017計數器的剩余輸出來讀取10×10鍵盤。另外,必要時,還可以級聯更多的4017IC來擴展鍵盤。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