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頭暈”的3D液晶電視應用技術解析
在成熟的產業鏈中,產品的競爭力往往體現在品牌、產業規模、上下游資源等方面,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中國處于競爭白熱化階段的電視機市場;但在一個全新的產業中,技術往往扮演著無可替代的“破壞者”作用,可以打破舊勢力極強的壟斷優勢,并讓技術創新者在新格局中開創出一個全新的格局,顯然3D電視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全新領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8486.htm《阿凡達》的熱映,引得眾多技術專家與媒體人對3D技術、3D產業各抒己見,其中對3D電視的分歧和爭議最大。但就在人們的爭論聲還未消去,我們看到了3D電視產業開始了急行軍式的狂奔,一些激進的廠家甚至已經明確提出今年3D電視的銷量目標。在進入4月時,電視廠家紛紛召開發布會,推出自己全新的3D電視,以期在傳統旺季的“五一”期間能有所斬獲。在高利潤的誘惑下,廠商將以無比的熱情,投入到這場3D電視的盛宴。而消費者該如何選擇物美價廉的3D電視?我們將在下文中對你購買時遇到的技術優劣做詳盡的分析。
關鍵點1:3D效果
我們購買3D電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感受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可現在的3D技術標準依然是五花八門,他們可以統稱為3D顯示技術,但各自實現的3D效果就是效果迥異了。3D顯示的核心原理,就是根據左右眼的視差可以造就景深不同,從而產生遠近分明的立體感。現在有個別不需要帶特殊眼鏡就可以實現的3D電視,但其效果較為粗糙,觀看角度要求苛刻,只要不在正面觀看,就看不到3D效果了。
帶有專用眼鏡的解決方案一般來說3D效果會更好,其中快門式是成像立體感最好的方式,它至少每秒向左右眼各發送60幀信號,通過特制眼鏡的透過和閉合狀態的高速轉換,在3D電影和3D游戲的應用中有極強的臨場感,由于技術較為先進,實現難度也較高,所以需要配備價格較高的專用3D眼鏡和專門的紅發信號發射器。色分式需要配備最常見的紅藍3D眼鏡,其眼鏡價格低廉,3D效果中等,適合在公共場合中使用。
3D電視是買回家與家人分享,在中國的家庭中,老年長輩和年幼的小朋友們通常是長時間收看電視的主體,所以我們在財力允許的情況下,建議你選擇3D顯示效果最逼真的方案,也就是快門式方案。從今年CES大展的情況來看,采用快門式3D方案的廠家也是最受參觀者和專業人士好評的方案,LG一直采用最新的技術,在3D電視領域也是如此,LG 480Hz IPS硬屏+LED背光+快門式系統,是目前3D電視領域的3D效果最為逼真的方案之一。
關鍵點2:觀看舒適度
我們應該辨證、發展地去看待新事物,對待3D電視,有些媒體大肆鼓吹,只提優點不說問題,其實現在很多3D電視都存在威脅健康的嚴重問題,其實3D顯示裝置早在十幾年前就屢屢在一些技術展會上露面,但由于以往產品會容易導致眼疲勞、頭暈、惡心等一系列不適感,所以其商業化售賣遭到了媒體和消費者的一致抵制。時至今日,其實很多3D顯示產品所采用的技術依然是十幾年前的舊技術,依然會危及我們的健康。在《阿凡達》熱映期間,在我身邊就有不少鄰居和朋友,由于他們的寶寶在在觀影過程中出現惡心、頭暈的現象,而對3D顯示產品產生質疑和抵觸。
若要保證觀看3D影像的舒適度,從技術上實現圖像的高穩定度是必然趨勢,就想以往我們使用與市電同頻的60Hz的臺燈時,人眼容易疲憊一樣,隨后推出的120Hz的護眼燈確實能讓視覺更舒適,其原因就是光源的穩定性得到了提升。
若要舒適地觀看3D電視,對畫面穩定性和連貫性的要求自然就更為苛刻,若采用更先進的快門式技術,那么面板和相關信號的刷新率至少要達到120Hz,若要實現更高的效果,則最好具有240Hz甚至更高的刷新率技術。但縱觀液晶電視的上游,能真正大規模量產供貨的也無非只有LGD、三星等少數面板廠商。我們以LGD IPS硬屏最新的“迅暢 (Trumotion) 480Hz技術”為例,它直接將3D畫面的刷新頻率由主流的240Hz提升了兩倍,從畫面的穩定性和舒適性而言,代表了目前液晶面板高倍速技術的最新潮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