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Linux 的儀器控制系統設計
在初始化函數中,首先進行設備的注冊。主設備號表示對應的驅動程序,次設備號由內核使用,用于正確確定設備文件所指的設備。可以動態申請或者靜態申請設備號。動態申請使用下面的函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60288.htm
dev是一個只輸出的參數,它在函數成功完成時持有分配范圍的第一個數;firstminor是請求的第一個要用的次編號;count是請求的連續設備編號的總數;name為設備名,返回值小于0表示分配失敗。然后通過major=MMOR(dev)獲取主設備號。如果注冊不成功或者卸載驅動時需要取消設備的注冊,使用下面的函數實現(其參數含義同上):
對于字符型設備還要定義一個cdev結構體變量,并使用cdev_init()初始化,然后調用cdev_add()通知內核添加一個字符設備。同樣在卸載時要使用cdev_del()移除,否則用戶使用驅動時,有時不能打開設備。因為不使用cdev或者cdev在模塊卸載時不刪除會導致內核處在一個不穩定狀態,在用戶層可能無法打開設備文件。 1.3 I/O端口訪問
在系統控制要求中,需要訪問ARM的I/O端口,包括普通I/O口和復用為IRQO的PB29引腳,然而Linux中對I/O端12和I/0內存的讀寫指令中使用的都是虛擬地址,所以在訪問前要先將物理寄存器地址映射到I/O內存。有兩種方法實現地址映射,一種是使用ioremap為I/O內存區域分配虛擬地址,用iounmap取消,另一種是使用內核已經定義好的虛擬地址。這里主要介紹第二種方式。
對于AT91RM9200利用如下轉換函數獲取虛擬地址,其中宏AT91_VA_BASE_SYS是系統虛擬基地址:
讀寫端口對于AT91RM9200還可使用專門函數
int at9 1_set_gpio_value(unsigned pin,int value),并包含頭文件asm-arm/arch-at91/gpio.h。一般端口的訪問在驅動模塊初始化時申請資源,在卸載時釋放資源,而對于I/O口的使能則在open方法中實現,相應的禁用在release方法中實現。
1.4 ioctl方法的實現
用戶可以通過ioctl方法向內核發送各種命令,必要時傳遞參數,下面展示一個簡單實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