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TAG的ARM芯片系統調試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50329.htm 隨著嵌入式處理器性能的逐步提高,運算速度越來越快、處理的數據量越來越大,傳統的調試方法如ROM駐留監控程序以及串口調試工具已經不能滿足要求。ARM處理器采用一種基于JTAG的ARM的內核調試通道,它具有典型的ICE功能,基于ARM的包含有Embedded ICE(嵌入式在線仿真器)模塊的系統芯片通過JTAG端口與主計算機連接。通過配置支持正常的斷點、觀察點以及處理器和系統狀態訪問,完成調試。為了對代碼進行實時跟蹤,ARM的提供了嵌入式跟蹤單元(Embedded Trace Macrocell),對應用程序的調試將更加全面。
2 JTAG邊界掃描原理
“JTAG邊界掃描”或IEEE1149標準[1]是由“測試聯合行動組”(Joint Test Action Group,簡稱JTAG)開發的針對PCB的“標準測試訪問接口和邊界掃描結構”的標準。這個標準是ARM處理器調試的基礎。
2.1 硬件電路
JTAG邊界掃描測試接口的一般結構[2]如圖1所示。
JTAG邊界掃描硬件電路主要由三部分構成:
1) TAP控制器。測試訪問端口(TAP)控制器,是由TMS控制狀態轉換的狀態機。
2) 指令寄存器。用于存儲JTAG邊界掃描指令,通過它可以串行的輸入并執行各種操作指令。
3) 數據寄存器。特定芯片的行為由測試指令寄存器的內容決定。測試指令寄存器可用來選擇各種不同的數據寄存器。
2.2 邊界掃描測試信號
支持這個測試標準的芯片必須提供5個專用信號接口:
? TRST:測試復位輸入信號,低電平有效,為TAP控制器提供異步初始化信號。
? TCK:JTAG測試時鐘,獨立于任何系統時鐘,為TAP控制器和寄存器提供測試參考。
? TMS:TAP控制器的測試模式選擇信號,控制測試接口狀態機的操作。
? TDI:JTAG指令和數據寄存器的串行輸入端,給邊界掃描鏈或指令寄存器提供數據。
? TDO:TAG指令和數據寄存器的串行輸出。
2.3 指令
JTAG測試系統是通過向指令寄存器送入指令,然后使用數據寄存器進行測試。測試指令說明要進行的測試種類及測試要使用的數據寄存器。測試指令分為公開指令和私有指令。公開指令已經定義且用于通用測試。私用指令用于片上的專用測試,測試標準沒有規定如何使用私有指令。測試標準支持的最小集的公開指令有:
? BYPASS:器件將TDI經一個時鐘延時連接到TDO,用于同一個測試環中其它器件的測試。
? EXTEST:將邊界掃描寄存器連接到TDI和TDO之間,用于支持板級連接測試。
? IDCODE:將ID寄存器連接到TDI和TDO之間。通過它可以讀出器件ID(廠家賦與的固定標識,包括產品編號及版本碼)。
? INTEST:將邊界掃描寄存器連接到TDI和TDO之間。
3 EmbeddedICE
ARM的EmbeddedICE調試結構[3]是一種基于JTAG的ARM的內核調試通道,它是基于JTAG測試端口的擴展,引入了附加的斷點和觀測點寄存器,這些數據寄存器可以通過專用JTAG指令來訪問,一個跟蹤緩沖器也可用相似的方法訪問。ARM核周圍的掃描路徑可以將指令加入ARM流水線并且不會干擾系統的其它部分。這些指令可以訪問及修改ARM和系統的狀態。由于EmbeddedICE條件斷點,單步運行等功能的實現是基于片上JTAG測試訪問端口進行調試,芯片不需要增加額外的引腳,避免使用笨重的、不可靠的探針接插設備完成調試。芯片中的調試模塊與外部的系統時序分開,可以直接運行在芯片內部的獨立時鐘速度。
3.1 硬件結構
EmbeddedICE模塊包括兩個觀察點寄存器和控制與狀態寄存器,還包括一個Debug comms端口。當地址、數據和控制信號與觀察點寄存器的編程數據相匹配時,也就是觸發條件滿足時,觀察點寄存器可以中止處理器。由于比較是在屏蔽控制下進行的,因此當ROM或RAM中的一條指令執行時,任何一個觀察點寄存器可配置為能夠中止處理器的斷點寄存器。
1) 觀察點
每個觀察點皆可以觀察ARM地址總線、數據總線、和

等信號的特定組合值。任何一個組合值與觀察點寄存器值匹配則中止處理器。另外一種方式是把兩個觀察點鏈接起來,只有第一個觀察點先匹配了,當第二個觀察點再匹配時將使處理器中止。
2) 寄存器
EmbeddedICE寄存器通過JTAG測試端口使用專用掃描鏈編程。掃描鏈38位長,包括32個數據位,5個地址位和一個控制寄存器是讀還是寫的 位。地址位指定特定的寄存器,地址和寄存器一一對應。
3) Debug comms端口
debug comms端口運行在目標系統上的軟件可以通過這個端口與主機通信。運行在目標系統上的軟件將comms端口視為一個6位控制寄存器和32位可讀寫寄存器,可以使用對協處理器14的MRC和MCR指令訪問。主機將這些寄存器視為EmbeddedICE寄存器。
3.2 實現原理
1) 訪問狀態
EmbeddedICE模塊允許程序在指定點中止,但不允許直接觀測、修改處理器或系統狀態。這可以通過屬于JTAG端口訪問的掃描路徑實現。訪問處理器狀態的方法是中止處理器,再在處理器指令序列中強制插入一條多寄存器存取指令。然后通過掃描鏈向處理器加入時鐘,使處理器將寄存器內容送到數據端口。每個寄存器的值都可以被掃描鏈采樣并移出。
2) 調試
基于ARM的包括EmbeddedICE模塊的系統芯片通過JTAG端口和協議轉換器與主計算機連接。這種配置支持正常的斷點、觀察點以及處理器和系統狀態訪問,(除上面介紹的comms端口以外)這是程序設計人員在本地或基于ICE的調試中習慣采用的方式。采用適當的主機調試軟件,以較少的硬件代價得到完全的源代碼級調試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