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Windows8可能重振微軟
如果說Windows 95奠定了今天的微軟,那Windows 8對微軟的意義,可能是重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37919.htmWindows 8是首款可以同時在平板電腦和個人電腦(PC)上運行的帶有觸摸屏功能的操作系統版本,這被認為是微軟向蘋果iPad發出的真正意義上的挑戰。
Windows 8被認為是PC行業的轉折點并非沒有原因,據IDC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的個人電腦發貨量較上年同期下降了逾8%,是2001年以來的最大降幅。無論是那些硬件設備商還是微軟,成敗或許都在此一舉。
微軟首席執行長鮑爾默(Steve Ballmer)在今年7月召開的一次會議上說,Windows 8是微軟至少17年來的最重要項目。
微軟或許并不指望Windows 8能改變未來,但至少吸引應用程序開發商,并說服設備制造商推出新版Windows軟件和搭載該軟件的新產品,有助于微軟重振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PC市場。
Windows 8有異于傳統電腦的觸摸屏設計,讓那些持觀望態度的電腦設備制造商,終于可以找到與蘋果的iPad競爭的途徑。為配合Win-dows 8的推出,眾多OEM廠商已經研發出了新款產品,包括聯想近期在國內發布了可360 度翻轉,屏幕可觸控的IdeaPad Yoga;華碩推出了擁有正反兩面兩塊屏的筆記本兼平板電腦“太極”;戴爾的用“可翻轉屏幕”設計的XPS 12。
東芝的Satellite U925t“變形本”則擁有一塊12.5英寸、720P高清分辨率的觸摸屏,采用的是滑蓋式設計。上述新產品無不兼備筆記本與PC的長項,同時搭載Windows 8操作系統。6月,惠普公司表示,其新款平板電腦將采用微軟 (Microsoft Co. MSFT)的Windows 8操作系統。惠普PC業務負責人布拉德利(Todd Bradley)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也曾表示,Windows 8的發布將使惠普PC業務的某些部分(如一體機)出現增長。
而宏 也正竭力追趕平板電腦潮流并與蘋果展開競爭——該公司新的“超級本”Aspire S7超級本厚12毫米,比蘋果的MacBook還薄5毫米。
如果Windows 8不能比老版本更有吸引力,那么2012年秋天以后的PC市場就仍將毫無懸念——繼續為iPad或其他蘋果系的終端設備所統治。
要知道,微軟逾25%的銷售收入來自Windows,在過去的數十年間,操作系統市場上,微軟幾乎可以自由決定其Windows操作系統的價格。盡管由于產品開發成本上升,最近利潤率有所下降。這導致唱衰之聲不時響起,10月初,評級機構RBC Capital Markets將微軟評級下調,稱即使消費者升級到Windows 8系統,也“不足以抵消其企業業務增長的放緩”。
現在的問題是,Windows 8以及為該系統研發的硬件產品能否足以讓個人電腦的銷售再次火爆起來?在人們對PC的熱情正因新款iPhone或iPad而減弱的時候?Windows 8是否不足以讓消費者改變決定?
微軟的首要任務是把Windows有效地移植到各種移動設備上,以防止Windows變成一項價值不斷縮水的資產——為此,微軟計劃于10月底之前啟動Windows 8大型營銷活動,有消息顯示,新一輪的廣告攻勢將投入上億美元。
10月17日,微軟公布了旗下新Surface平板電腦的售價——499美元,與最新版iPad的售價一致,而內存是后者的兩倍。同時,這款電腦在磁性保護套的反面配備了鍵盤,并具有多個與其他設備連接的端口,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兼容微軟辦公軟件等企業應用程序,下一步微軟希望將內容和應用程序吸引到它的平臺,便于人們可以把辦公室的Surface帶回家。
此前,微軟計劃對其正舉步維艱的Windows Phone手機操作系統軟件進行更新,讓微軟手機操作系統的軟件內核轉而與微軟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 8使用同樣的技術。
Windows Phone產品首次上市至今已近兩年,而微軟在智能手機市場上的份額僅為5%左右。與終端廠商和運營商的勾兌從未停止,包括9月中旬,宏達國際發布了兩款搭載微軟Windows Phone 8操作系統的新款智能手機,但仍未顯現出微軟愿景中的市場火爆局面。
微軟從不缺乏愿景——早在蘋果推出iPhone和iPad之前很久,它就在開發基于Windows軟件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然而微軟并不是一家真正的消費者公司——它的大部分收入都來自Windows和Office,這使得微軟的前景很不明朗。
過去近十年,微軟先后推出了包括Vista在內的三款操作系統,擁有5000行代碼、開發時間達到6年的Windows Vista后來被認為是微軟最“失敗”的一個產品。這種“自殺行為”非常消耗心力——在這六年里,Google由一家還沒有一分錢收入的公司,變成了營業額連年翻番至61億美元的互聯網巨人。
但微軟的股價過去八年卻一直在25美元附近打轉;隨著Windows 操作系統命運多舛,“Wintel時代”的輝煌已近終結。從此,PC不再由一家軟件、硬件公司主宰。而蘋果已經取代微軟成為全球最大的IT公司。期間蘋果將其Mac操作系統進行了三個大版本的發布和十幾次升級,而這些升級,都是通過互聯網來實現的。
2012年6月,蘋果(Apple)在舊金山舉辦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升級后的Mac系列電腦,希望能夠在微軟發布Windows 8之前,吸引PC用戶使用它更昂貴的電腦硬件產品。也有消息顯示,蘋果將在Windows 8發布的同一時間,即10月下旬發布尺寸較小的Mini iPad。
而根據市調公司Gartner預計,2013年微軟在操作系統市場的市占有率僅會由今年的4%成長至8%。當然,微軟技術救世的理想并沒有破滅,微軟借助手機、平板電腦、桌面PC之間互通的界面與Windows 8操作系統,推動開發者去開發應用并與蘋果抗衡。同時促使PC制造商去為Windows 8開發創新級的硬件,這些硬件又出色到足以引發一波個人電腦升級潮,那么它很快就會實現真正令人嘆為觀止的增長。
如果所有這些真的實現的話,那么微軟就會重歸巔峰——重新引發人們對PC的好感聯想;繼續在操作系統的基石上建筑未來。
可是,究竟哪個預言會成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