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將是英特爾們的末日?
2012年是傳說中的人類末日,這個基本沒有可能。但就互聯網來說,2012年成為某些人末日的開始,卻是可能的。互聯網適者生存,英特爾等不適應互聯網發展的巨頭,真的不要小瞧末日預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9279.htm首先,網絡品牌之衰,是網絡時代輸家最明顯的末日先兆。
選英特爾為代表說事,是因為它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在“2011年度網絡品牌100強”中,英特爾在不好的事情方面,拿到了一個具有標志性的“第一”:在海外網絡品牌名次低于線下品牌名次的企業中,反差最大的企業是英特爾(差87位)。
也就是說,網絡品牌的排名,比線下品牌的排名,低了87位。這是所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海外企業中,線上線下反差最大的一家。這意味著英特爾成為各行各業在華企業中,最不重視或最無力進行網絡品牌建設的企業的代表。
英特爾作為PC時代的領跑者,習慣了各種各樣的第一,但到了網絡時代,居然在至關重要的網絡品牌上,成了倒數第一。這一觸目驚心的反差,給那些末日臨頭還不自知的企業這樣一個警醒:按照網絡時代的標準,在核心價值上不達標的企業,將臨近事業上的滑鐵盧——2012。
其次,跟不上移動互聯網步伐,是網絡時代輸家末日的到來。
像英特爾這么牛的企業,居然狼狽到連網絡品牌都顧不上維護了。要說不重視,還真說不好,但肯定是力不從心了。外邊的光鮮沒人管,一定是內里先自顧不暇了。英特爾內里遇到的大麻煩,正是互聯網輸家最典型的那一種:跟不上移動互聯網了。
一是戰略大后方動搖,作為根據地的WINTEL聯盟不保。1月微軟宣布Windows8操作系統將同時運行于X86和ARM架構,標志著Wintel聯盟瓦解的開始。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ARM架構芯片占據了80%市場份額,是微軟見異思遷的原因。二是英特爾移動互聯網聯盟土崩瓦解。英特爾被微軟始亂終棄,微軟甚至第三者插足搭上了諾基亞,這又撤掉了英特爾腳下的第二塊基石。MeeGo本是英特爾與諾基亞的結婚證,但新婚還不到一年,新娘子諾基亞就選擇了Windows Phone。N9成了這場婚姻的唯一孩子,將來連能否上得成幼兒園都成問題。三是前線狼煙四起,英特爾的兵器卻遠水不及近渴。英特爾試圖以22納米制程芯片反攻移動市場,但遲遲不見量產。不僅ARM不把英特爾當對手,甚至連AMD都不再把它當對手,覺得跟它競爭掉價而且誤事,趕緊找真正的對手ARM競爭去了。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潛在輸家們,從英特爾的悲慘經歷中,需要汲取的教訓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英特爾對移動互聯網始終沒有真正搞懂過。每當英特爾聲稱重視移動市場時,正如它的競爭對手詹姆斯·布魯斯嘲笑的那樣,“這并不是英特爾第一次聲稱要專注于移動市場。移動市場他們談論的很多,但他們何時推出移動產品,我同樣也在期待中。” 英特爾看不清大局,這使它步步陷入戰略被動。上兵被伐了謀,其下被伐了交,最后被攻了城。
好在英特爾還有技術老底,還有云計算和大數據方面的新機會,只要不把以往的成功當作負擔,就還有希望。
2012對人類并不是一個坎,但對于想跟上互聯網節奏的企業來說,卻是一個真正的坎,2012不是節日,就是末日。跳出來看,每個成功者都是英特爾,但如果非要自找失敗,每年都是201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