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NQ嵌入式處理器與FPGA集成的獨特創舉
在工廠自動化方面,Zynq的靈活性可以滿足系統上市時間的需求,同時提供系統內編程的功能,讓客戶在單一的平臺上可以支持更多的標準,而功耗和成本可以滿足需求。從性能來講,它可以實施工業聯網和電機控制硬件加速器,并提供高帶寬、低延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29163.htmCortex-A9與MicroBlaze互補
那么,Xilinx的傳統處理器核——MicroBlaze軟核與PowerPC硬核的未來會如何?據悉,Xilinx的32位軟核MicroBlaze還在使用,但與ARM Cortex-A9定位不同。MicroBlaze是相對較小、性能較低的核,二者所針對的應用領域也不一樣。Xilinx將繼續發展MicroBlaze。
未來PowerPC不會在Xilinx的新產品中出現,但是現在還會繼續支持原有的客戶。
Zynq定位更高的應用價值
Zynq會與其他Cortex-A9 ASSP競爭嗎?Xilinx認為不會直接競爭,因為“不是Xilinx的目標市場”。Xilinx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執行總裁湯立人稱。“Xilinx的產品是可擴展處理平臺(EPP)。而傳統的A9產品已經是定制好的,例如已經集成了一定的存儲、PCIe等。”但由于Zynq把FPGA邏輯與ARM連接在一起,用戶可以集中精力在算法而不是硬件方面,并隨時將這套算法移植到其他硬件上,用戶只需要掌握相關應用領域的技能就可以設計了。
傳統A9的程序可以直接轉到Zynq上;一些傳統的A9 無法實現的功能,例如高清轉化,仍然可以轉到Zynq上,并且將復雜的轉化部分放到FPGA中進行,來實現傳統方法達不到的功能。
多核與單核架構的優勢
Cortex-A9微架構提供兩種選項:可擴展的Cortex-A9 MPCore多核處理器,或較為傳統的Cortex-A9單核處理器。
ARM吳雄昂指出,采用多核處理器架構不但能夠解決峰值性能的要求,而且其設計也能夠大大降低功耗。多核設備具有性能可擴展性高和功耗低的特點,為設計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
多核今后一個重要的挑戰就是怎樣從應用軟件上來利用多核的優勢。就好比人有兩個大腦半球/區,所謂一心二用,所以如果你的軟件系統沒法真的是一心二用,多核的意義就不是很大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針對你做事情的類型,如果是做一個比較連續性的計算,后面的結果一定要根據前面計算的結果才能往下走。這種情況下多核的幫助是非常小的。所以Cortex-A8和A9的最大區別,是像A9這種設計本來就是給多核的,它有SMP(對稱多處理技術),對于Android等操作系統(OS),可以自動在軟件上來做負載均衡,以分配需要工作的任務。因為有很多不同處理任務在后臺,你可通過SMP共享一個物理存儲的cache(緩存)。這樣用戶的軟件的性能才能夠比較有效地利用。例如對于雙核的網絡應用,如果有SMP,基本利用率會達到80%~90%,即放了兩個核,雙核的處理能力實際上提高到了1.8~1.9倍。如果放了4核以后,那么現在環境OS對4核的支持是相對比較弱的,可能實際上最后只有3甚至不到,因為其軟件不見得有能力去充分利用4核;同時你做的事情也不見得正好有4項是同時進行的,所以一方面取決于你去執行的任務,一方面取決于系統架構。所以多核CPU本身設計時已有SMP,從OS角度已經基本被認同,應用者不需要再做任何的編程工作。
但是如果放3個A8以后,很大的問題就是OS只認一個,所以其它兩個核很難分享負載,因為你沒法去改軟件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