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八大3D主題
3D并不是個新鮮話題,但卻從來沒有像最近一年來引起全球持續的高熱度。一場夢幻般的電影“阿凡達”將3D的視覺效果發揮到極致,也引發了人們對3D視像技術應用的急切期盼,而諸如3D電視、3D便攜式播放器等3D技術的成熟應用將這種熱度持續發酵,形成了實實在在的巨大消費市場。據iSuppli預計,2010年全球3D電視的銷量將達到420萬臺,2011年的銷量將達到1290萬臺,2012年達到2740萬臺。而另外一家本土知名市場咨詢公司的預測認為,中國2011年的3D電視將達到192.68萬臺,2012年增長到475.99萬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113700.htm然而,盡管目前市場中的3D終端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3D俱樂部”,但依然存在很多對中國3D視像產業發展不利的問題,例如本土行業標準滯后、產品魚龍混雜、核心關鍵技術的研發滯后,等等。即將于11月3~4日在中國(上海)電子展期間召開的全球3D盛會“International 3D Fair 2010 國際3D顯示、內容及應用研討會及展覽會”暨“第六屆中國國際3D立體視像論壇暨展覽會”同樣將這些熱點問題作為本屆活動的關注焦點,這場由中美日韓四國3D權威機構聯合主辦的亞太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活動,將用兩天的時間圍繞以下八大主題展開深入研討:創造健康立體視像,共創全球和諧3D產業;海峽兩岸立體視像產業及技術;3D立體顯示技術與系統;推薦全球3D應用,引領世界3D融合;3D立體內容制作;3D立體影像系統;3D技術標準與健康研究;3D融合技術與行業應用。
“除了四十多場專題研討會外,還有數十家領先的視像產業國際國內企業將參加電子展3D立體視像展區的展出。3D產業產品展示、技術研討和行業交流將成為本次電子展的重頭戲之一。”電子展主辦機構中電會展與信息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董學耕博士指出。
中國3D產業機遇與挑戰
3D視像技術整快速地融入個人娛樂與數字家庭的諸多領域,如電影、電視、動畫、游戲等。3D立體消費電子時代已經開啟,除了已經在賣場大量鋪貨的3D電視外,目前全球已經推出可商業化的3D照相機、打印機、便攜式娛樂終端等,已經對傳統消費娛樂電子產業形態產生巨大的影響,催生一條全新的產業鏈和巨大的經濟效益。眾多的彩電制造商都將目光瞄準了這個潛在的龐大市場,而圍繞著3D視像產業鏈,3D藍光碟機廠商、3D眼鏡廠商、3D攝像機、照相機廠商將一起爭奪這個總規模超過千億美元的大市場。
然而,巨大機遇背后依然存在巨大的挑戰:3D電視方面目前關鍵的3D屏還掌握在日、韓及中國臺灣地區部分企業手中;中國相關的標準制定處于落后地位,如何爭取全球產業發言權將影響中國3D產業的發展前景;3D相關專利日本企業幾乎占據半壁江山;3D視像的浪潮似乎來得太快,整體產業鏈的布局及完善才剛剛開始,包括掌握3D終端設備發展命運的內容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制約;3D顯示技術還存在著巨大的改進空間......
中國立體視像產業聯盟秘書長唐斌曾指出,中國企業要加快自有核心技術的開發,參與國際化標準組織的工作,把企業技術標準轉化為國際標準,占據有利地位,不再重蹈DVD時代的覆轍。但中國立體視像產業標準目前僅僅起步,3D視頻編解碼標準、傳輸標準、健康標準、終端標準以及在醫療等行業應用標準目前進展如何?中國立體視像產業生態現狀如何?本屆研討會中唐斌秘書長的“中國3D產業機遇與挑戰”的專題演講中將部分涉及到當前中國立體視像產業界關注的這些熱點問題。
目前幾乎所有的電視制造商都將3D作為搶奪未來電視產業蛋糕的關鍵技術,盡管中國本土企業幾乎與國際廠商同步推出各種商業化3D終端產品,但涉及到核心技術上本土企業依然落后于人,國內的彩電廠商除了海信、TCL在嘗試自我開發部分芯片外,核心芯片大多需要從日、韓、中國臺灣地區和歐洲的半導體企業購買。目前歐美、日、韓及臺灣地區主流廠商的研發現狀如何?這也是本屆3D主題研討會所急于與業內人士分享的關鍵信息,為此邀請了美國3D@home協會主席Rick Dean以及日本、韓國和臺灣地區的核心專家分享的3D信息技術研發活動現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