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幾乎“團滅”!日經:全球前十半導體企業9家負增長
導讀:3月6日,據日經中文網報道,世界大型半導體企業的業績正在進一步惡化,預計2023年Q1前十大公司中有9家同比出現減收,預計增收的美國博通(Broadcom)的增長率也在放緩。
圖:博通是TOP10中唯一正增長企業
具體來看,本次列入的前十大半導體企業從1~3月銷售額預期(部分企業為2~4月)明顯比2022年10~12月惡化,其中僅博通一家營銷為正增長,其他9家企業均同比下降,其中美光降幅最高,為51%。
而同比上一季度,這一數據是3家正增長,7家負增長,因此市場情況仍在進一步惡化。
根據博通CEO Hock Tan近期發布的消息稱,2023年2~4月銷售額將同比增長8%,主要受益于企業通信市場,但季度增長率已經創下3年來的最低水平。在去年同期,芯片大師曾報道美國博通:訂單積壓超過250億美元,從網通芯片短缺、訂單嚴重積壓到如今的局面,降溫之快可窺一斑。
圖:美光預計營收同比降51%
而和博通相比,存儲器行業可謂是災區中的重災區。除了三星、SK海力士多次報告業績、利潤創多次新低,美光科技(Micron)的12~2月銷售額預期同比減少51%,直接“腰斬”也是10家企業中減收降幅最大的,同時虧損幅度將擴大至上季度的4倍。
除PC和智能機市場外,此前火熱的工業、數據中心、IoT等領域也不容樂觀。
德州儀器(TI)副總裁David Paul干脆地表示,“我們的最終市場除了汽車以外,都將減少”。而高通CFO Akash Palkhiwala稱,“(需求減少及庫存調整的影響)在消費者及工業等用途也開始表現出來”。
由于云企業紛紛削減庫存,兩大龍頭Intel、AMD公司1~3月面向數據中心的銷售額將比2022年10~12月減少兩位數。
圖:汽車市場“碩果僅存”
而暫時幸免被“團滅”的市場可謂寥寥無幾,例如已經出現庫存的汽車市場,也有分析師稱“面向宇航和防衛用途保持堅挺”。
至于市場需求下降何時將觸底也是眾說紛紜。AMD的CEO蘇姿豐認為從庫存調整進度方面估計,面向PC的市場下降勢頭將在1~3月見底。而代工龍頭臺積電預計,一直要到下半年才有可能出現正增長。
而對于近期已經在“暴力”清庫存的存儲器、電源IC、驅動IC等市場,復蘇周期可能更長。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