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車企專家眼中的汽車芯片“****門檻”

車企專家眼中的汽車芯片“****門檻”

發布人:芯片揭秘 時間:2023-06-07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艾新科技執行院長 幻實(左)對話 廣汽研究院首席專業總師 陳學文(右)


由中央網信辦、廣東省網信辦、廣東省工信廳共同指導的2021中國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半導體及泛半導體領域的優秀創業企業,作為大賽合作媒體,芯片揭秘獨家專訪全部十強企業,創業心得、賽道布局、創新項目……更多干貨盡在芯片揭秘·大咖談芯!


自戴姆勒首次將內燃機應用于汽車,汽車行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已逐步邁進智能化的轉型賽道,特斯拉在電動化與自動駕駛技術領域的顛覆性變革,也使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逐漸成為主機廠的共識,同時芯片作為汽車電動化、智能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件,其用量顯著上升,整個汽車市場對芯片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


據McKinsey數據統計,預計2025年國內汽車半導體行業規模將達到180億美元;到2030年該市場規模將達到290億美元。其中,電動智能汽車的加速滲透將成為車載半導體行業快速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本期我們邀請到2021中國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評審專家廣汽研究院的首席專業總師陳學文先生,聽他向我們講述車企專家眼中的汽車芯片“****門檻”。




芯片揭秘 - 第269期:車企專家眼中的汽車芯片“****門檻”.m4a8:50
來自芯片揭秘


以下內容由對話音頻整理


  • 智能網聯時代來臨,芯片賽道破圈而入

  • 芯片荒局勢下,國產化已蓄勢待發

  • 車規級芯片安全性短板如何補缺?

  • 車企“造芯”能否成為國產化新風口?

智能網聯時代來臨芯片賽道破圈而入


幻實(主播)

本期節目我們邀請到了廣汽研究院的陳學文先生,先請陳總跟大家打個招呼。


陳學文(嘉賓)

大家好,我是陳學文。


幻實(主播)

首先請陳總給我們介紹一下您所從事的事情。


陳學文(嘉賓)

我現在供職于廣汽研究院,我們現在主要面向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等方向進行相關的研發工作,我們當下的工作重點就是智能汽車。這里面涉及到很多,其中芯片是極為關鍵的組件,這也是我對這次大賽特別感興趣的原因。

主流智能座艙域芯片對比情況 (圖源:億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幻實(主播)

作為2021中國集成電路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的評委,參評一天的感受如何?


陳學文(嘉賓)

我很驚訝能夠看到這么多好項目,本次大賽可以說是我參加過的集成電路領域競賽中辦的最好的一批了。報名參與大賽的項目質量很高,而且大家的項目演示整體效果也非常好。


我本身是做汽車,我們廣汽研究院也會涉及到很多與芯片相關的問題,在這次大賽中我看到了很多項目,他們本身可以落地應用到汽車中。


芯片荒局勢下,國產化已蓄勢待發


幻實(主播)

了解到廣汽研究院是在汽車行業中做了很多應用,現在汽車行業芯片荒還是蠻嚴重的,您在行業前沿能不能分享一些最新的感受?


陳學文(嘉賓)

是,今年行業內的很大一部分企業都在缺芯,包括國內大部分車企,以及美國的一些企業等。因為芯片的短缺,每個月量產車輛數可能達不到預期,即便訂單足夠,你也產不出那么多車。


就像汽車里面用的最多的MCU這類芯片,目前中國國產率大概是百分之三點幾,整個百分之九十幾的市場都被國外廠商占據,外國廠商產能不足,我們本土也沒有辦法滿足供應。


整體來講,芯片對汽車尤其智能化汽車很重要,我們知道汽車是從機械化逐漸轉變為智能化,而從智能化開始,我們就有芯片了,只不過可能有簡單的,有復雜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芯片的應用也越來越多


現在一輛車可能會搭載100多顆芯片,在中國每天有數萬輛車達成交易,可以想象每天僅汽車將會占據多少芯片產能,所以如果汽車上的大部分芯片能夠實現國產化量產對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極其深遠


車規級芯片安全性短板如何補缺?


幻實(主播)

比賽過程中,很多專家評委表示很難想象入圍的16個項目中有很多芯片達到了工業級。其實我這里也想替各個項目方問一下,作為采購方,您是怎樣看待我們國產芯片供應商的?


陳學文(嘉賓)

車企因為安全性的原因采用的芯片不僅僅是工業級的,我們選用的是車規級的芯片,所以當這些芯片放在車上時,使用前要做各種各樣的嚴格測試,并且都有嚴格的審核流程。


高低溫測試,零下30度芯片能不能正常工作,高溫的時候芯片性能是否穩定?震動測試,高強度震動下芯片溫度是否會升高,性能會不會受影響?


總而言之,汽車本身有一套嚴格的安全測試體系,芯片供應商自己要通過車規級的測試,我們才敢用,否則的話一般是不能用的。

目前主流自動駕駛芯片的產品性能以及搭載車型對比 (圖源:億歐,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

幻實(主播)

通過了車規級認證之后,還有沒有其他的一些隱性門檻?


陳學文(嘉賓)

車規級一般是最后一道門檻,其他指標我們需要去貨比三家。比如你做ASIC(人工智能加速器),你就得比計算能力,功耗等。


車規級芯片安全性短板如何補缺?


幻實(主播)

汽車芯片2000多種,就國產替代而言您看好哪幾個方向?


陳學文(嘉賓)

目前我們在芯片設計方面還不是那么落后,我認為“卡脖子”的關鍵領域還是制造等環節。如果有國內的企業能夠站起來做這種事的話會好很多。


因為芯片制造本身就是離散性的產業鏈非常長的領域,也絕對不是依靠一兩家就能夠完成國產替代。


中國有一個傳統,凡事自力更生,中國的芯片制造產業鏈正在逐步完善,我也相信我們的國產替代之路會有一個好的結局。

預計2030年國內車載半導體規模達到290億美元 (圖源:McKinsey、開源證券研究所)

幻實(主播)

廣汽研究院是不是對中國芯片行業處在緊密合作的階段,您可以借我們的平臺向產業內的大家發聲。


陳學文(嘉賓)

是的。首先廣汽研究院是芯片的使用方,我們在各方面都會用到芯片,包括面向自動駕駛或者輔助駕駛的芯片,另外我們也投資了芯片領域的一些戰略合作伙伴,為長遠打算做好布局。

車規級MCU以32位為主,預計到2025年全球市場規模達73.5億美元 (圖源:IHS、開源證券研究所)



2020年末以來,疫情原因導致汽車行業“缺芯”事件加劇,眾多半導體廠停工停產,“缺芯”和“斷芯”不僅影響著消費電子產業,也對汽車行業帶來一定的打擊。一方面,外資廠商如恩智浦(14%)、英飛凌(11%)、瑞薩電子(10%)等憑借先發優勢已高度壟斷全球車規級MCU市場。


另一方面,由于進口MCU存貨緊俏且價格高,國內車規級MCU市場正加速進口替代,國內成熟的車規級MCU供應商如比亞迪電子、杰發科技、芯旺微等也在加速崛起。中國半導體產業鏈在不斷成熟的過程中,從上游材料設備到下游模組,再到終端品牌和各個行業,都有了解決方案,產業鏈上下游關系也日益成熟。期待中國科研行業能有越來越多的技術成果!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芯片 半導體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