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芯片需求爆發 多家公司布局研發
“汽車電子占整車成本的比重已經從2012年的25%上升到2021年的55%,所需芯片甚至超過了1000顆……”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2022年)長三角汽車電子對接交流會上,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秦舒給出了這樣一組數據。多位與會嘉賓認為,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網聯化的推進,芯片與汽車產業正迎來攜手共贏的機會。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汽車電子被視為繼手機之后的半導體產業新風口,當前國內汽車電子自給率還比較低,增長潛力較大。目前,士蘭微、國芯科技等多家公司車規級芯片已經出貨,多家汽車芯片概念股披露了車“芯”新進展。
汽車芯片需求快速增長
“由于芯片短缺,今年上半年中國汽車可能將減產137萬輛?!睂τ谄囆酒木o俏,上汽集團規劃部總經理潘吉明深有體會。他表示,長期看,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汽車用芯片的量還要增加,建立車規級芯片體系是支持中國汽車長足發展的基礎。
對于汽車芯片的增量空間,天風證券電子行業首席分析師潘暕表示,預計汽車電子占整車總成本的比例將不斷增加;對應價值量上,2020年全球汽車芯片價值量為339億美元,到2035年將達到893億美元。
看準機遇,本土芯片公司積極進軍汽車芯片領域。華大半導體發展規劃部總經理王輝介紹,在車規級芯片解決方案上,華大半導體在安全芯片、功率器件、控制芯片、驅動芯片、電源芯片等領域均進行了布局。其中,碳化硅二極管累計出貨超過500萬顆、碳化硅MOS小批量上車應用、IGBT裝車超過數十萬臺,控制芯片、驅動芯片、電源芯片裝車量分別接近500萬臺、20萬臺、10萬臺。
潘暕認為,隨著汽車智能化提升,算力推動主控芯片高速增長。在功率半導體方面,燃油車功率半導體單車價值量約87.6美元,新能源車則高達458.7美元,功率半導體將成為價值量增長最快的板塊。模擬芯片覆蓋車身、儀表、底盤、動力總成及ADAS等應用場景,單車價值量將達到200美元。傳感器方面,圖像傳感器、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融合方案將成為主流。L2級別汽車預計會攜帶6顆傳感器價值約160美元,L5級別則將提升至32顆價值達970美元。隨著智能網聯汽車推動汽車存儲革命,汽車將成為存儲器步入千億美元市場的核心因素。
對于發展汽車芯片,秦舒表示,抓住機遇發展好本土汽車芯片,必須做到超前布局、重點突破?!皬膫鹘y汽車到新能源汽車,中國汽車電子是換道超車?!币晃粊碜云囆酒瑥S商的嘉賓建議,在發展汽車芯片的新路上,要從整個系統的角度考慮,進行上下游協同發展。
多家公司搶抓“芯”機遇
面對汽車芯片的爆發機遇,本土半導體廠商正在迎頭趕上。會上發布的《2022年度長三角汽車電子芯片產品手冊》顯示,長三角車規級芯片企業由2021年的46家增加到69家,產品款數由2021年的148款增加到215款;其中,傳感器、控制芯片、計算芯片款數合計占比44.5%。
據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高級顧問徐秀法介紹,瞻芯電子的兩款1200v SiC(碳化硅)MOSFET芯片通過車規級AEC-Q100等級認證,進入了小鵬汽車、比亞迪等整車廠,并對小鵬汽車實現累計出貨118萬顆。
上市公司紛紛搶抓車“芯”機遇。記者注意到,有產品入選《2022年度長三角汽車電子芯片產品手冊》的上市公司包括復旦微電、燦瑞科技、士蘭微、博通集成、國芯科技等。
例如,士蘭微的400A650V IGBT模塊在2家新能源車3款車型上實現應用,進入小批量供貨。國芯科技有3款MCU(控制芯片)瞄準底盤電控系統、車身控制系統應用方向,通過AEC-Q100等級認證,并在多款車型上獲得應用,實現銷售數量數十萬顆。
國芯科技近日披露三季報業績預告,公司預計1至9月實現營業收入3.17億元至3.27億元,同比增加19.89%至23.67%;預計實現歸母凈利潤約9364.76萬元至9964.76萬元,同比增加155.78%至172.17%。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持續調整產品結構,抓住行業發展機遇,圍繞國家重大需求、汽車電子和云安全應用等重點領域,積極開拓市場和客戶,使得公司營收實現持續增長。
近期,多家汽車芯片概念股披露了車“芯”新進展。例如,揚杰科技披露,預計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約8.75億元至9.88億元,同比增長55%至75%。公司表示,業績增長的原因之一,是公司深度布局汽車電子應用領域,獲得多家海內外著名汽車零部件企業認可,并與超過300家汽車電子零部件企業批量交易,業績同比增長500%以上。
納思達在三季報業績預告中披露,前三季度集成電路業務營收約15.23億元,同比增長約43%。其中,非打印通用耗材芯片(工控與安全、汽車與新能源、消費電子)營業收入約為3.9億元,同比增速超過100%。公司在9月通過了ISO26262功能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標志著公司已建立起符合汽車功能安全最高等級ASIL-D級別完整的產品開發流程體系,具備為國內外客戶提供滿足功能安全標準車規級MCU的能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作者:李興彩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