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無線通信系統的充分發展,語音業務已經不能夠滿足人們對高速數據業務的要求。提供網頁瀏覽、多媒體數據傳輸以及其他類型的數據業務是發展無線通信系統和服務的一個重要目的。特別是,基于碼分多址的第三代移動通信系統。雖然已經提出多種利用現有無線資源(諸如碼道、時隙、頻率等)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的建議,但是其只不過是以語音容量換取數據容量的方法。隨著MIMO的技術的出現,一種利用多個發射天線、多個接收天線進行高速數據傳輸的方法已經被提出,并成為未來無線通信技術發展的一種趨勢。最早提出MIMO概念的是Telatar和F
- 關鍵字:
MIMO技術 TD-SCDMA系統
- 基于智能天線技術的TD-SCDMA系統是目前無線通信領域研究的熱點。為了研究TD-SCDMA系統,通過分析TD-SCDMA系統概況、關鍵技術和智能天線技術的方法,得出智能天線技術己被確認為TD-SCD
- 關鍵字:
TD—SCDMA 智能天線技術 TDD
- 隨著中國移動全業務運營的開展,城域網所接入的業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城域網接入層以基站接入為主,但在全業務接入的背景下,還承擔著集團用戶、家庭小區的業務接入和各類專線任務。接入業務具有多樣性,帶寬也越來越大,如LTE基站的高帶寬、OLT的GE,甚至10G的上行帶寬,而大量大客戶專線業務的接入帶寬也要求達到GE,甚至更高。
- 關鍵字:
OTN C-RAN GSM-TD
- TD-LTE與LTE FDD融合發展成為必然趨勢。隨著全球LTE商用網絡的不斷開通,用戶數和業務量的增長,LTE FDD頻譜資源不足的問題逐漸凸顯,而TD-LTE具有較豐富的頻譜資源,兩者融合組網,可以有效緩解FDD頻譜緊張問題
- 關鍵字:
LTEFDD GSM WiFi TD-LTE 融合組網
- 作為全球主流4G技術之一, TD-LTE在全球呈現燎原之勢。在國外,已經有日本軟銀、巴西SKY、沙特STC等多張商用網絡投入運營。在國內,工信部牽頭、中國移動承擔的TD-LTE一階段、二階段規模外場試
- 關鍵字:
TD-LTE 中國移動 4G
- TD-SCDMA室內測試系統作為室內分布網絡測試、優化和評估的主要工具,在考察、評估室內網絡服務質量和優化分析網絡問題上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闡述鼎利研發的TD-SCDMA便攜式室內測試系統的測試功能和應用場景,展示了一個TD-SCDMA網絡室內測試的便攜式解決方案。
- 關鍵字:
TD-SCDMA 便攜式 測試
- 為了支持TD-SCDMA技術,業界已經成功開發出帶數字中頻(IF)級電路和多個有源天線模塊的緊湊型多通道TD-SCDMA接收機。這種靈巧的設計支持多載波、分集接收機系統中的各種應用。
- 關鍵字:
TD-SCDMA 數字中頻電路 接收機
- 大唐移動基于TD-SCDMA考慮發展和演進問題,把TD-LTE、IMT-Advanced(高級國際移動通信)TDD定位于TD-SCDMA的演進版本,延續和發展我國在3G領域的成果。
- 關鍵字:
TD-LTE
- 本文將對TD-LTE的不同架構的發射機系統(包括發射和反饋)的挑戰進行分析,最終根據TD-LTE的空口指標要求進行系統指標分解,提供了TD-LTE發射機設計的思路及依據,同時結合TI的方案分析了發射機鏈路關鍵器件的指標要求。
- 關鍵字:
TD-LTE 發射機 零中頻發射 實中頻反饋
- 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目標是無縫覆蓋,以保證隨時隨地通信,這就對無線網絡規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實際的網絡規劃中通常的難點是對一些典型區域的覆蓋,比如地下隧道等。地下隧道作為一種特殊場景,是城區覆蓋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特點如下:
- 關鍵字:
TD-SCDMA 網絡 覆蓋
- 基于TD-SCDMA系統的特點和交織原理提出一種交織器電路的設計思路,進行了相關數據的分析,在QuartusⅡ8.0軟件平臺上,用verilog語言進行了實現,并對其進行了編譯、功能仿真和時序仿真。用QuartusⅡ8.0軟件生成RTL門級電路,將實際生成電路與理論設計電路進行比較,并配置到可編程邏輯器件EP1K30TC144-3進行驗證,測試結果表明本設計的正確性與有效性。
- 關鍵字:
TD-SCDMA 交織器 RTL門級電路
- 在對OFDM調制以及FPGA、DSP、中頻接口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種TD-LTE系統中下行鏈路基帶信號發送的實現方案,在系統的設計思路和硬件資源上進行了優化。在實際的硬件環境下,通過大量測試,驗證了該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關鍵字:
TD-LTE 基帶信號發送 FPGA
td-scdma介紹
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時分同步的碼分多址技術)。
TD-SCDMA作為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簡稱3G),自1998年正式向ITU(國際電聯)提交以來,已經歷經五年多的時間,完成了標準的專家組評估、ITU認可并發布、與3GPP(第三代伙伴項目)體系的融合、新技術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