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TD-LTE綜合測試儀表關鍵模塊的研究與實現

TD-LTE綜合測試儀表關鍵模塊的研究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7-06-05 來源:網絡 收藏

正交頻分復用技術[1](OFDM)由于頻譜利用率高、易于實現等優點,在現代無線通信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中,下行鏈路采用的就是OFDM技術。

物理下行鏈路需要進行一系列的算法操作,其中IFFT變換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做FFT和IFFT變換會占用較多的資源,從目前的硬件處理速度來看,不可能完全靠DSP完成這些算法,所以在設計中一般采用DSP+的信號處理核心[2]。其中由DSP完成靈活多變和計算量不大的運算,由完成快速和固定的較大計算量的運算[3],這樣就可以同時發揮DSP和的優點。本文基于無線終端綜合測試儀表項目的開發,提出了使用FPGA實現的方案,并進行了相關的研究。

1 OFDM調制原理

TD-LTE系統采用OFDMA作為下行鏈路的多址方式,如圖1所示。


1.1 子載波映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201706/349136.htm

子載波映射形式有集中式(Localized)[3]和分布式(Distributed)兩種。下行鏈路使用的是集中式映射形式。


2 硬件實現與優化方案


2.1 模塊的硬件實現

在基帶板中最關鍵的部分是做IFFT變換,在硬件實現過程中涉及到與DSP以及中頻、射頻的接口問題,所以圍繞IFFT變換,周圍還要增加一些必需的模塊。TD-LTE無線終端綜合測試儀表中基帶信號發送模塊的硬件實現如圖3所示。

McBSP接口間傳輸的信號是幀同步信號(fsx)和32 bit的數據信號(dx)以及時鐘信號(clkx)。在本系統中采用的fsx和dx的延遲是兩個時鐘。FPGA中的McBSP接口通過移位寄存器和緩沖寄存器完成數據的接收,將串行的比特流轉換成32 bit寬的并行數據。

將McBSP接口接收的數據導入McBSP_READ模塊,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對數據完成相應的子載波映射后,存入兩片形成乒乓操作的RAM。

2.1.2 I2C接口設計

I2C總線協議規定,在 SDA上發送數據,每個字節必須為8 bit,首先傳輸的是字節的最高位(MSB),每次傳輸的字節數不受限制。主機發送起始條件后,首先發送一個7 bit的從機地址,緊接著發送1 bit的數據傳輸方向位(R/W)以指示是由從器件讀取數據還是把數據寫入從器件。數據傳輸由主機產生的停止條件結束,完整的數據傳輸時序如圖5所示。


2.1.3 IFFT變換

IFFT變換是基帶信號發送的關鍵模塊,本系統使用的IFFT變換點數N等于2 048。IFFT的實現是調用IPcore[5],通過對表2中幾種算法的綜合比較,最終采用的是Pipelined stresming I/O 型,可以滿足連續數據流的處理,且速度較快,但是會比突發類型(Burst)占用更多的資源。


2.1.4 系統定時模塊的設計

系統定時(TIMER)是整個系統重要的模塊。主要功能是以系統時鐘122.88 MHz為基準,對LTE系統的幀以及時隙定時。一方面通過發送子幀中斷和幀中斷信號控制DSP子幀以及幀的發送;另一方面要對FPGA中的DDR2 SDRAM進行控制,進而完成對TX模塊的控制,以保證基帶信號的發送滿足標準中的規定。

2.1.5 中頻、射頻模塊

TX模塊后的數據進入中頻,在中頻進行IQ調制,之后對IQ調制后的數據進行CIC插值,以122.88 MHz的D/A采樣速率輸出,在頻域上將信號調制到中心頻率為30.72 MHz,帶寬為所需的相應帶寬。在射頻(RF)中,進行混頻操作,將數據調到2.4 GHz的載波上。之后通過天線發送數據。

2.2 硬件實現中的優化方案

2.2.1 系統設計優化

由于基帶信號的發送需要滿足多種帶寬的需求,相應的子載波數和子載波映射的位置都會不同,因此本系統中提出了將DSP的控制信息通過I2C總線傳到FPGA中,這樣FPGA收到控制信息后,在McBSP_READ模塊中進行相應的子載波映射操作,并將映射后的數據送到RAM中。

同時無線幀的發送也要滿足相應的上下行鏈路配置,如表3所示。FPGA通過I2C總線接收DSP的控制信息后,控制TX模塊進行相應的發送控制。

2.2.2 存儲資源優化

由于IFFT連續變換后的數據量很大,如果用RAM存儲數據,則會占用很多的FPGA邏輯資源,而基帶板中DDR2 SDRAM空間很大。故在本系統中,IFFT變換后通過MIG接口將數據導入DDR2 SDRAM中,這樣可以節省很多邏輯資源,DDR2 DRAM存儲模型如圖6所示。之后通過系統定時(TIMER)對DDR2 SDRAM的數據讀取進行控制,將數據發送到TX模塊中。


3 硬件平臺搭建與測試

3.1 下載代碼到芯片中進行實際測試結果

用Verilog HDL[6]編寫testbench仿真驗證無誤后,用ISE10.1將FPGA程序下載到基帶板上的XILINX XC5VSX95T芯片中,然后使用CCS軟件將DSP的相應程序下載到TMS320C6455ZTZ芯片中。本硬件平臺中DSP發送25個資源塊(RB),在DSP中設置軟復位,對FPGA進行復位控制。用chipscope觀察的從TX模塊輸出信號波形如圖7所示。

圖7中,tx_flag信號為高電平時表示輸出I_DATA_OUT和Q_DATA_OUT有效,I_DATA_OUT是IFFT變換后的實部,Q_DATA_OUT是虛部。

3.2 中頻信號在頻譜儀中的捕捉

基帶板的數據通過FPGA的引腳發送到中頻板中,在中頻板中進行IQ調制,將頻譜搬移到中心頻率30.72 MHz上,且帶寬約為5 MHz,中心頻率在30.72 MHz上,帶寬約為4.5 MHz,幅度在-25 DBm,已滿足需求。
本文介紹了TD-LTE下行鏈路OFDM調制,并重點介紹了子載波映射和基帶信號生成的原理。然后基于TD-LTE無線終端綜合測試儀表的開發,提出了本系統中的基帶信號發送設計流程。具體介紹了McBSP模塊、系統定時模塊、IFFT變換、DDR2 SDRAM等關鍵模塊,然后在系統設計思路和硬件資源上提出了優化方案。在仿真正確后,基于基帶板和中頻板,使用chipscope實際捕捉波形。最后在中頻板中通過頻譜儀分析了頻譜,進一步驗證了FPGA實現基帶信號發送的正確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