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華為 Mate 60 Pro/Pro+ 系列手機于近日悄然推出,瞬間引發搶購熱潮。兩款新機首發了衛星電話功能,搭配運營商的相應服務,可以在沒有基站信號的情況下打電話。然而,由于這一功能剛剛走入大眾生活,因此出現了一些使用亂象。今日上午,華為終端 BG CTO 李小龍發微博稱:“最近有一些用戶使用 Mate 60 Pro 的衛星電話功能在民航飛機飛行階段通話并錄制視頻傳播,這是違反相關飛行安全規定的。請各位用戶切記在飛機飛行階段一定要開啟飛行模式,遵守各項飛行安全法
關鍵字:
衛星通信 華為 Mate 60 Pro
IT之家 9 月 5 日消息,蘋果上月開始,在庫比蒂諾、倫敦、慕尼黑、上海、新加坡和東京設立 Vision Pro 開發者實驗室,讓開發者能夠盡早上手使用這款頭顯。在為期一天的實驗室活動中,邀請開發人員測試和上手 Vision Pro 頭顯,并體驗應用真實運行效果,在此過程中還會得到蘋果員工的幫助,進行相關設置或者幫助排除故障。不過 9to5Mac 等多家媒體指出,參與本次活動的開發者并不多,甚至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古爾曼今年 8 月發布推文:“我聽說沒有多少人報名參加了蘋果的 Vision
關鍵字:
Apple XR頭顯 Vision Pro
華為Mate60 Pro在8月29日中午突然上架,華為商城已經開放大量貨源,不少網友紛紛曬出了訂單截圖,甚至有些網友已經收到快遞信息。這一波發布堪稱是閃電發布,深圳幾家華為旗艦店也率先開啟了現貨銷售模式,不僅展示出了樣機供消費者體驗,更可以直接下單購買,開機激活使用。 Mate60 Pro的正面幾乎四邊等寬,邊緣的R角處理得很細致,加上三個居中的小挖孔,整體觀感十分出色,而且很有辨識度,充滿高端質感。屏幕具體參數為6.82英寸OLED,支持1-120 Hz LTPO自適應刷新率、1440Hz高頻PWM調光
關鍵字:
華為Mate60 Pro
8月29日,OPPO Watch系列新品OPPO Watch 4 Pro正式發布。全新OPPO Watch 4 Pro搭載驍龍W5可穿戴平臺,憑借全面領先的軟硬件實力表現,打造極致使用體驗,并持續引領全智能可穿戴旗艦。 OPPO Watch 4 Pro出眾的智能體驗背后是強大的底層平臺支持。驍龍W5可穿戴平臺采用業界領先的4納米制程工藝,集成四核Cortex-A53 CPU,頻率達到1.7GHz,配合Adreno 702 GPU以及升級的內存、攝像頭和音頻/視頻模塊,與前代可穿戴平臺相比,性能提
關鍵字:
驍龍W5 可穿戴 OPPO Watch 4 Pro
8月29日,華為Mate60 Pro先鋒計劃開售之后,關于該機是否是麒麟、5G的猜測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仍有網友認為Mate60系列正式發布后只會提供4G版本,而且沒有麒麟處理器。究竟是不是這樣?拆機便知。 8月29日晚,有博主對Mate60 Pro進行了拆解,確定新機內部采用的是全新架構的海思麒麟處理器,為雙疊層設計,而且是純國產CPU和5G。這意味著從Mate60系列開始,中國有了第一臺全國產5G手機,鑄就了手機行業的里程碑。同時,關于Mate60系列是否搭載麒麟處理器并且支持5G的爭論也可以結束了,
關鍵字:
華為 Mate60 Pro 麒麟 CPU 5G
8月30日消息,華為新一代Mate旗艦——Mate 60 Pro已于昨日開啟首銷,目前只有12GB+512GB一種配置,售價為6999元。新機開售后,華為商城很快就為首發購買的用戶進行發貨,發貨速度有多快?當晚就有許多消費者表示已收到手機。根據華為商城的Mate 60 Pro用戶評價,有用戶表示:"還沒開封,只想說一句,遙遙領先。""首發訂購,已經收到貨的,等待華為這個新品好久了,今晚拿到手真的非常激動。""當天下單晚上到,真的是很懂我迫不及待的想用。&q
關鍵字:
華為 Mate 60 Pro
8月16日,一加正式發布?Ace 系列的最新產品一加 Ace 2 Pro。一加Ace 2 Pro搭載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在性能、游戲、影像等方面為用戶帶來頂級硬件配置和極致流暢體驗,重構性能想象。圖源:一加秉承“產品力優先”的理念,一加優先考慮用戶的核心需求和核心場景,致力于為用戶打造產品力最強、體驗感最佳的旗艦手機。作為旗艦體驗的性能核心,一加Ace?2 Pro搭載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其采用業界領先的4nm工藝制程和全新CPU架構設計,Kryo CPU采用Cortex-X3超大核
關鍵字:
驍龍8 一加Ace 2 Pro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包括蘋果自家的 Vision Pro 頭顯在內,當前主流 AR / VR 頭顯的一個痛點,就是對視力矯正用戶并不友好。這些用戶要么佩戴眼鏡,無法獲得長時間的舒適體驗;要么定制專用的眼鏡夾片(通常需要額外付費),其體驗也不夠舒適。蘋果公司近日申請了名為“帶液態鏡頭的電子設備”,概述了未來可能的頭顯設計。IT之家從專利中獲悉,頭顯設備中的透鏡采用可調節的液態透鏡,每個透鏡可以具有填充有液體的透鏡腔,透鏡室可以具有形成光學透鏡表面的剛性和 / 或柔性壁。致動器、泵、儲液
關鍵字:
Apple XR頭顯 Vision Pro
8月16日,一加在新品發布會上重磅推出一加Ace?2 Pro,這款由BOE(京東方)獨供的柔性OLED曲屏手機,集成了BOE(京東方)在顯示技術方面的領先優勢和一加在整機設計方面的專業能力,以創新黑科技為智能手機重構性能想象。一加Ace?2 Pro搭載BOE(京東方)首發的全新低功耗解決方案,首次將Q9+發光器件和LTPS+ADFR技術組合運用,打造性能手機新標桿,并以超低顯示功耗、超清炫彩畫質、超硬核護眼防護等多項業界領先的技術,為用戶帶來性能全面升級的柔性OLED顯示體驗。得益于B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柔性OLED 一加 Ace 2 Pro
專業的視覺處理方案提供商逐點半導體今日宣布,新發布的一加Ace 2 Pro智能手機搭載了逐點半導體X7專業渲染芯片。今年初,一加Ace 2憑借精準的產品定位和超值的旗艦體驗,在京東、天貓平臺開售37分鐘便打破了近一年所有安卓手機首銷全天銷量記錄,成績相當傲人。此次的一加Ace 2 Pro在一加Ace 2基礎上實現性能再升級,為用戶帶來更加絲滑暢爽的高幀游戲體驗。此外,作為逐點半導體IRX游戲體驗認證的首款一加手機,一加Ace 2 Pro的用戶還可在多款人氣手游上享受逐點半導體與一加帶來的符合游戲內容與手機
關鍵字:
逐點半導體 一加 Ace 2 Pro 游戲體驗
8月8日消息,最近蘋果公司已經開始著手測試新一代高端筆記本電腦所用的M3 Max芯片,為明年發布有史以來功能最強大的MacBook Pro做準備。蘋果內部代號為J514的MacBook Pro高端筆記本電腦預計將于明年上市。來自第三方Mac應用開發商的測試日志顯示,這款電腦搭載的全新M3 Max芯片有16個CPU內核和40個GPU內核。在M3 Max芯片所搭載的16個CPU內核中,有12個高性能內核用于處理視頻編輯等對性能要求較高的任務,還有4個高效內核用于瀏覽網頁等普通應用。與目前蘋果筆記本電
關鍵字:
蘋果 M3 Max MacBook Pro
7 月 23 日消息,據彭博社的記者 Mark Gurman 稱,蘋果公司計劃在今年十月份發布搭載 M3 芯片的新款 Mac 電腦,但 Mac mini 和高端 MacBook Pro 機型不在首批推出的名單之內。Gurman 在最新一期的“Power On”時事通訊中稱,蘋果公司正在開發 M3 版本的 Mac mini,但蘋果并不急于推出該產品,可能要到明年底或更晚才能上市。同樣,新款 14 英寸和 16 英寸的 MacBook Pro 機型也不會在今年十月份搭載 M3 芯片推出,而是后續會使用 M3
關鍵字:
Gurman M3 MacBook Pro Mac Mini
7月20日,努比亞在新品發布會上重磅推出努比亞Z50S Pro,作為全新亮相的影像直屏旗艦產品,努比亞Z50S Pro通過全面搭載BOE(京東方)獨供的柔性OLED直屏,以超強屏幕性能、超高清至臻畫面、全方位健康用眼防護等多項業界領先的技術,為用戶帶來超視網膜護眼顯示全新體驗,彰顯了BOE(京東方)柔性顯示在高端旗艦手機應用領域的領先實力,重塑了柔性顯示產業新標桿。在顯示畫質方面,努比亞Z50S Pro搭載BOE(京東方)6.78英寸柔性OLED直屏,采用BOE(京東方)全新一代Q9發光材料解決方案,從發
關鍵字:
BOE 京東方 努比亞 Z50S Pro 柔性直屏
7月18日消息,蘋果公司人機界面設計副總裁Alan Dye近日在一檔播客節目中聲稱,Vision Pro是一款只有蘋果才能做出來的產品。他說,“這個產品中的一切都是創造出來的,這是我們迄今為止遇到過的最具挑戰性的設計項目,為其申請了5000項專利。”或許是由于Vision Pro與蘋果以往的產品都不一樣,蘋果為此調整了產品開發流程。據報道,蘋果負責開發Vision Pro頭顯的技術開發團隊現在已更名為視覺產品團隊,這與喬布斯時代不同部門分開負責產品開發的做法不同,它有力于團隊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優勢。不過,該
關鍵字:
蘋果 Vision Pro
s7 pro gen 1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s7 pro gen 1!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s7 pro gen 1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s7 pro gen 1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