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消息,雖然微軟已經向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投資了100多億美元,但這家軟件巨頭卻在限制員工使用OpenAI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微軟在其內部網站上的最新消息中表示:“出于安全和數據方面的考慮,許多人工智能工具不再供員工使用。” 微軟和OpenAI的代表都沒有立即回應置評請求。微軟寫道:“雖然微軟確實投資了OpenAI,ChatGPT也有內置的保護措施來防止被不當使用,但該網站仍然是第三方外部服務。這意味著,由于存在隱私和安全風險,你必須謹慎使用它。這個規則也適用于其他外部人工智能服
- 關鍵字:
微軟 OpenAI ChatGPT
- 最近生成式AI的“ChatGPT”引起了很大的關注,ChatGPT是美國新興企業OpenAI所研發的,可以生成原創文本的AI工具。對于用戶的提問,ChatGPT可以用以假亂真的人類口語來回答用戶的問題。自2022年11月30日上線以來,利用ChatGPT的用戶人群迅速增加,23年1月活動用戶數突破1億人,創歷史新高。另外,同樣在23年1月,微軟公司向OpenAI出資數十億美元,簽訂了長期的伙伴關系。順便說一下,微軟公司投入數億美元,面向OpenAI構建了AI開發用的超級計算機。今后備受關注的是,ChatG
- 關鍵字:
ChatGPT OpenAI 生成式AI
- 11月7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一,在OpenAI首屆開發者大會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宣布,ChatGPT的周活用戶數達到1億。奧特曼還特別提到“公司在今年3月發布的GPT-4,至今仍是世界上能力最強的AI大模型”。自今年3月通過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發布ChatGPT和Whisper模型以來,該公司目前擁有超過200萬名開發者,其中包括92%的財富500強企業。在開發者大會上,除了公布了這些數據,OpenAI還詳細介紹了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可以構建自定義版本ChatGP
- 關鍵字:
OpenAI GPT-4 AI
- 11 月 7 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一,在 OpenAI 首屆開發者大會上,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薩姆?奧特曼(Sam Altman)宣布,ChatGPT 的周活用戶數達到 1 億。圖源 Pexels自今年 3 月通過 API(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發布 ChatGPT 和 Whisper 模型以來,該公司目前擁有超過 200 萬名開發者,其中包括 92% 的財富 500 強企業。在開發者大會上,除了公布了這些數據,OpenAI 還詳細介紹了一系列新功能,包括可以構建自定義版本 ChatGPT 的平臺,以幫助完成特
- 關鍵字:
OpenAI ChatGPT AI
- 10 月 30 日消息,OpenAI 目前正在為 ChatGPT Plus 會員推出新的測試版功能,有用戶反饋,這次更新包括了上傳文件和處理文件的能力,以及多模態支持。這意味著用戶不需要從 GPT-4 的下拉菜單中選擇像 Browse with Bing 這樣的模式,而是根據上下文自動猜測用戶想要做什么。這些新功能讓 ChatGPT Plus 會員也擁有了 ChatGPT Enterprise 計劃提供的一些辦公功能。據悉,文件被傳給 ChatGPT 后,它需要幾秒鐘來消化文件,然后就可以處理文件,比如根
- 關鍵字:
ChatGPT OpenAI
- 10月25日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本周一微軟負責開發“工業元宇宙”Project Airsim的團隊成員都收到了一份“團隊更新”的通知,并被告知公司將解雇整個團隊并終止項目。微軟也證實,將于今年12月15日終止該項目。微軟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為這個孵化項目為客戶帶來的影響感到自豪,我們將繼續投資于Azure,為工業領域的虛擬世界以及公司內部各種人工智能項目提供計算平臺?!薄拔覀冋谂c客戶密切合作,實現這一轉變。”在此之前,微軟于10月19日正式停止了對Project Bonsai項目的支持。P
- 關鍵字:
微軟 工業元宇宙 Project Airsim 人工智能 OpenAI
- 北京時間 10 月 18 日晚間消息,OpenAI 稱其正在開發一款新工具,能夠以相當高的精度判斷一張圖片是否是人工智能所繪制。除了聊天機器人和撰稿工具 ChatGPT 之外,OpenAI 公司還開發過一款名為“DALL-E”的人工智能圖片生成器。圖源 Pexels當地時間周二,該公司首席技術官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透露,該公司開發的 AI 圖片識別工具,能夠以 99% 的準確率判斷一張圖片是否是人工智能工具所繪制。穆拉蒂介紹,這款圖片識別工具正在進行內部測試,后續將會發布,但是她并未提供
- 關鍵字:
OpenAI
- 從寫詩作畫,到回郵件敲代碼,自ChatGPT火出圈成為一款現象級的AI大模型產品以來,圍繞AI大模型的應用開發一發不可收拾?,F在,懂得臨床語言,可以自如問診“AI醫生”來了,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水平或媲美臨床醫生。5G無線網絡的引入進一步增強了這一趨勢。隨著霧化器和胰島素輸送系統等治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患者可以在家中舒適地接受全方位的醫療護理。這些設備與醫院笨重的大型設備完全不同。微型化的電子設計催生了新一代的可穿戴技術,使患者能夠在接受監測和治療的同時繼續他們的日常生活。數字療法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常規
- 關鍵字:
OpenAI ChatGPT GPT-4 醫療健康
- 10月12日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能(AI)研究公司OpenAI計劃下個月為開發者推出重大更新,使基于其AI模型構建軟件應用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目前,OpenAI正試圖吸引更多公司使用其技術。此次更新包括為使用OpenAI模型的開發者工具增加內存存儲。從理論上講,這可以將應用程序開發商的成本削減20倍以上,解決合作伙伴的一個主要擔憂。這些合作伙伴使用OpenAI大模型的成本可能會迅速增加,但他們試圖通過開發和銷售AI軟件來建立可持續的業務。OpenAI還計劃推出新的工具,如視覺功能,這將使
- 關鍵字:
OpenAI 人工智能 AI
- 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從去年開始,OpenAI就討論了各種選項,以解決OpenAI所依賴的昂貴人工智能芯片短缺的問題。?據熟悉該公司計劃的人士透露,ChatGPT背后的公司OpenAI正在探索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并已評估潛在的收購目標。?根據路透社最近描述的內部討論,該公司尚未決定繼續前進。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去年,它討論了各種選項,以解決OpenAI所依賴的昂貴人工智能芯片短缺的問題。?這些選擇包括構建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與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其他芯片制造商更緊密地合作
- 關鍵字:
OpenAI ChatGPT AI 人工智能
- AI與ChatGPT大勢下,英偉達憑借高性能AI芯片發展得風生水起。與此同時,多家企業積極押注AI芯片,其中就包括了推出ChatGPT產品的OpenAI公司。據報道,消息人士透露稱,今年爆火的ChatGPT背后的開發者OpenAI正在探索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AI)芯片,并已開始評估一個潛在的收購目標。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從去年開始,該公司就討論了各種方案,以解決OpenAI所依賴的昂貴AI芯片短缺的問題。這些選擇包括制造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與包括英偉達在內的其他芯片制造商更密切地合作,以及在英偉達之外實現供
- 關鍵字:
英偉達 OpenAI AI芯片
- 近日,OpenAI發布消息,其對話機器人ChatGPT已成功接入互聯網,可提供最新的搜索信息。此前,ChatGPT不具備互聯網搜索功能,所依賴的信息僅為過去兩年內從互聯網抓取的數據,這些數據在技術日新月異的當前市場中時效性極其不具競爭力。OpenAI表示,ChatGPT Plus和Enterprise(企業版)現已能夠在必應搜索引擎上進行網絡搜索,用戶只需在GPT-4下的選擇器中點擊“使用必應瀏覽”即可實現。相信隨著Spanker功能的全面實現,將為廣大用戶帶來無束縛的全新解釋版。
- 關鍵字:
OpenAI
- 9月28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三,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宣布,他們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現在可以使用微軟的必應進行網上搜索,這使得ChatGPT能與微軟必應和谷歌Bard平起平坐。目前,OpenAI正努力爭奪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行業的主導地位。微軟和谷歌已經讓旗下聊天機器人進行網上搜索,并提供原始材料的鏈接,以提高信息共享的可信度和范圍。但是,ChatGPT迄今為止只接受了有時間限制的訓練數據,這些數據僅限于從互聯網上收集的2021年9月之前的信息。在周三的一系列推文中,OpenAI表示,ChatGP
- 關鍵字:
ChatGPT 人工智能 OpenAI
- 9月27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人工智能初創公司OpenAI正在與投資者商討出售股票事宜,估值約為800億至900億美元,幾乎是今年年初的三倍。知情人士表示,該初創公司向投資者表示,預計今年的收入將達到10億美元,并且到2024年將再增加數十億美元。OpenAI去年11月發布了聊天機器人ChatGPT,引發了硅谷對人工智能的熱潮。基本版本的ChatGPT可免費使用,公司主要收入來源是向用戶收取使用更強大版本ChatGPT的費用以及將背后的大語言模型授權給企業。在最新融資活動中,OpenAI計劃允許員工出售
- 關鍵字:
OpenAI 人工智能
opena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opena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opena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opena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