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消息,昨天iPhone 15系列已經正式發售,很多人都拿到了第一批機器。而近期另一個熱門旗艦就是華為Mate 60系列,尤其是該機在網絡方面有著非常神奇的加成,讓大家都非常好奇。有博主第一時間對華為Mate 60 Pro和iPhone 15 Pro進行了網速實測:同一位置、同一時間下,Mate 60 Pro下載速度達到1037Mbps,而iPhone 15 Pro只有196Mbps,兩者的差距超過了5倍。上傳速度同樣拉開差距,Mate 60 Pro上傳達到109Mbps,iPhone 15 Pr
關鍵字:
華為 Mate 60 Pro iPhone 15 Pro
繼9月13日凌晨的發布會之后,四款iPhone 15于9月15日在40多個國家開始接受預訂。自從iPhone 15 Pro Max開始接受預訂以來,市場對這款手機的需求一直很“強勁”,需求已經超過了去年同期的iPhone 14 Pro Max。根據蘋果網站的出貨預估,iPhone 15 Pro Max的“天然鈦”和“白鈦”這兩個顏色是面臨最嚴重延遲的機型,發貨時間預估將延長到11月中旬。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首次采用了鈦合金邊框,相比鋁合金邊框更加堅固的同時,是有史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15 Pro Max
蘋果上周推出iPhone 15全系列新機,其中Pro以上高階款機型采用A17 Pro芯片,由臺積電最新3納米代工,知名大陸科技部落客極客灣對此進行評測,直言很先進但能效不夠好,性能強但14W功耗發熱也極高,此事引起PTT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提到,臺積電3納米確實還在進步中,但已經目前最好的技術,且芯片效能跟設計有關,臺積電只負責代工。極客灣的評測結果顯示,A17 Pro芯片并沒有展現臺積電3納米所預估的能耗比實力,且GPU性能測試似乎不如高通驍龍8 Gen 2,主要在散熱、續航及游戲等實測結果并不是特別突
關鍵字:
臺積電 3納米 A17 Pro
為迎戰蘋果iPhone 15,國產手機品牌群起突圍,在華為新機預購超乎預期之后,手機供應鏈傳出小米、傳音各自追加200萬至300萬支手機訂單,由于手機為這一波消費性電子需求低迷的重災區,蘋果及非蘋陣營競相推出新手機,加上國產品牌廠追加訂單,供應鏈預期手機產業已經筑底。手機供應鏈表示,趕在蘋果新機上市前的空窗期,傳出小米、傳音各自追加200萬支至300萬支手機訂單,小米的出貨規模約1.5億支,傳音不含OLED機種約在8,000萬支左右,據分析,加單機種主要為低階機種,主要原因是二大品牌激烈競逐海外市場,尤其
關鍵字:
國產手機 蘋果 TrendForce Mate 60 Pro
9月18日消息,蘋果公司有望在今年的假日季實現增長,這可能是過去四個季度以來的首次銷售增加。這主要歸功于供應鏈得到了改善。但這并不是因為今年蘋果有了不容錯過的產品陣容,而是因為供應鏈得到了改善。假設蘋果不會像去年秋季那樣遇到供應中斷,或者遇到嚴重的銷售問題,該公司應該能輕松超過去年假期季度創造的1,172億美元銷售額。目前,華爾街預計蘋果的營收約為1,235億美元,增長約5%。這將結束蘋果的困境。蘋果不得不應對智能手機市場的低迷、通貨膨脹壓力以及人們因擔心經濟衰退而捂緊現金。但蘋果自身可能也有責任:202
關鍵字:
蘋果 iPhone Pro 屏幕
2023年9月13日凌晨,蘋果最新一代智能手機iPhone 15系列發布。從SOC芯片上看,新的iPhone 15系列手機分成了兩個檔位。iPhone 15 和 iPhone 15 Plus:搭載了和iPhone 14 Pro 和 iPhone 14 Pro Max相同的A16 仿生芯片。iPhone 15 Pro 和 iPhone 15 Pro Max:搭載了全新的 A17 Pro 芯片。那么全新的A17 Pro 芯片到底怎么樣?蘋果A16仿生芯片使用臺積電N4工藝打造,而新一代的A17 Pro芯片由臺
關鍵字:
A17 Pro iphone15 SoC
蘋果發表會正式公開iPhone 15系列新機,其中Pro及Pro Max搭載A17 Pro處理器芯片,受外界高度關注。該產品不僅是由臺積電代工,還是首款3奈米手機芯片,成為蘋果此次發表會的核心,盤點5大亮點讓你了解。蘋果對A17 Pro芯片信心十足,帶有6核CPU、6核GPU及16 核神經網絡引擎,甚至可以挑戰某些PC性能,相當強大。CPU速度加快10%、GPU速度提升20%,能源效率與性能可說是歷代最強。A17 Pro芯片僅應用在Pro及Pro Max系列上,iPhone 15及iPhone 15 Pl
關鍵字:
臺積電 蘋果 3納米 A17 Pro
IT之家 9 月 11 日消息,華為 Mate 60 Pro/Pro+ 系列手機于近日悄然推出,瞬間引發搶購熱潮。兩款新機首發了衛星電話功能,搭配運營商的相應服務,可以在沒有基站信號的情況下打電話。然而,由于這一功能剛剛走入大眾生活,因此出現了一些使用亂象。今日上午,華為終端 BG CTO 李小龍發微博稱:“最近有一些用戶使用 Mate 60 Pro 的衛星電話功能在民航飛機飛行階段通話并錄制視頻傳播,這是違反相關飛行安全規定的。請各位用戶切記在飛機飛行階段一定要開啟飛行模式,遵守各項飛行安全法
關鍵字:
衛星通信 華為 Mate 60 Pro
IT之家 9 月 5 日消息,蘋果上月開始,在庫比蒂諾、倫敦、慕尼黑、上海、新加坡和東京設立 Vision Pro 開發者實驗室,讓開發者能夠盡早上手使用這款頭顯。在為期一天的實驗室活動中,邀請開發人員測試和上手 Vision Pro 頭顯,并體驗應用真實運行效果,在此過程中還會得到蘋果員工的幫助,進行相關設置或者幫助排除故障。不過 9to5Mac 等多家媒體指出,參與本次活動的開發者并不多,甚至可以用門可羅雀來形容。古爾曼今年 8 月發布推文:“我聽說沒有多少人報名參加了蘋果的 Vision
關鍵字:
Apple XR頭顯 Vision Pro
華為Mate60 Pro在8月29日中午突然上架,華為商城已經開放大量貨源,不少網友紛紛曬出了訂單截圖,甚至有些網友已經收到快遞信息。這一波發布堪稱是閃電發布,深圳幾家華為旗艦店也率先開啟了現貨銷售模式,不僅展示出了樣機供消費者體驗,更可以直接下單購買,開機激活使用。 Mate60 Pro的正面幾乎四邊等寬,邊緣的R角處理得很細致,加上三個居中的小挖孔,整體觀感十分出色,而且很有辨識度,充滿高端質感。屏幕具體參數為6.82英寸OLED,支持1-120 Hz LTPO自適應刷新率、1440Hz高頻PWM調光
關鍵字:
華為Mate60 Pro
8月29日,OPPO Watch系列新品OPPO Watch 4 Pro正式發布。全新OPPO Watch 4 Pro搭載驍龍W5可穿戴平臺,憑借全面領先的軟硬件實力表現,打造極致使用體驗,并持續引領全智能可穿戴旗艦。 OPPO Watch 4 Pro出眾的智能體驗背后是強大的底層平臺支持。驍龍W5可穿戴平臺采用業界領先的4納米制程工藝,集成四核Cortex-A53 CPU,頻率達到1.7GHz,配合Adreno 702 GPU以及升級的內存、攝像頭和音頻/視頻模塊,與前代可穿戴平臺相比,性能提
關鍵字:
驍龍W5 可穿戴 OPPO Watch 4 Pro
8月29日,華為Mate60 Pro先鋒計劃開售之后,關于該機是否是麒麟、5G的猜測成為一個熱門話題,仍有網友認為Mate60系列正式發布后只會提供4G版本,而且沒有麒麟處理器。究竟是不是這樣?拆機便知。 8月29日晚,有博主對Mate60 Pro進行了拆解,確定新機內部采用的是全新架構的海思麒麟處理器,為雙疊層設計,而且是純國產CPU和5G。這意味著從Mate60系列開始,中國有了第一臺全國產5G手機,鑄就了手機行業的里程碑。同時,關于Mate60系列是否搭載麒麟處理器并且支持5G的爭論也可以結束了,
關鍵字:
華為 Mate60 Pro 麒麟 CPU 5G
8月30日消息,華為新一代Mate旗艦——Mate 60 Pro已于昨日開啟首銷,目前只有12GB+512GB一種配置,售價為6999元。新機開售后,華為商城很快就為首發購買的用戶進行發貨,發貨速度有多快?當晚就有許多消費者表示已收到手機。根據華為商城的Mate 60 Pro用戶評價,有用戶表示:"還沒開封,只想說一句,遙遙領先。""首發訂購,已經收到貨的,等待華為這個新品好久了,今晚拿到手真的非常激動。""當天下單晚上到,真的是很懂我迫不及待的想用。&q
關鍵字:
華為 Mate 60 Pro
8月16日,一加正式發布?Ace 系列的最新產品一加 Ace 2 Pro。一加Ace 2 Pro搭載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在性能、游戲、影像等方面為用戶帶來頂級硬件配置和極致流暢體驗,重構性能想象。圖源:一加秉承“產品力優先”的理念,一加優先考慮用戶的核心需求和核心場景,致力于為用戶打造產品力最強、體驗感最佳的旗艦手機。作為旗艦體驗的性能核心,一加Ace?2 Pro搭載第二代驍龍8移動平臺,其采用業界領先的4nm工藝制程和全新CPU架構設計,Kryo CPU采用Cortex-X3超大核
關鍵字:
驍龍8 一加Ace 2 Pro
o1-pro ap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o1-pro ap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o1-pro ap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o1-pro ap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