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NVIDIA與威盛近來合作親密,這一舉動可能會激怒英特爾,從而停止授權下一代FSB規格給NVIDIA。
《工商時報》報道稱,因為沒有關鍵處理器產品線,NVIDIA為求突破,選擇了與握有x86架構技術的威盛合作,這一合作與英特爾意愿背道而馳,英特爾威脅停止授權下一代FSB規格(Quick Path Interconnect),希望能逼退NVIDIA。
據了解,由于目前具備芯片組供應能力的只有NVIDIA與硅統,如果NVIDIA因為與威盛的合作而失去訂單,硅統將
- 關鍵字:
英特爾 NVIDIA 威盛 FSB 處理器
- Nvidia開始反擊英特爾了,這家全球最大的繪圖芯片廠商針對英特爾的USB 3.0標準說法做出回應,并表示芯片組制造商SiS(矽統)也加入聯合陣線挑戰英特爾。
目前總共有四家廠商施壓英特爾,全部都是芯片組制造商:Nvidia、AMD、威盛(Via)與矽統(SiS)。
這些廠商動作十分迅速,要建立自己所謂的“host controller”標準。“我們進展很快,其他廠商也都提供了資源,我們現在內部已經有加派了人力。”Nvidia內部不愿透露姓名
- 關鍵字:
Nvidia 英特爾 USB3.0 AMD 威盛 矽統 SiS 主機控制器
- 傳統的GPU(圖形處理器)廠商NVIDIA正式向CPU(中央處理器)“老大”英特爾發起了攻勢。
6月1日,NVIDIA(NASDAQ:NVDA)發布了兩款全新的Tegra系列處理器,面向微型計算設備的同時,也針對移動互聯網設備(簡稱“MID”)市場,而MID卻是由英特爾最先提出來,英特爾即將發布的Atom芯片就是為MID量身定做。
如今,在MID芯片上,NVIDIA捷足先登,著實令英特爾大跌眼鏡。事實上,NVIDIA的志向不僅局限于MID,C
- 關鍵字:
NVIDIA CPU 英特爾 處理器 GPU
- NVIDIA®(英偉達™)推出Tegra系列 處理器– 能夠在口袋型設備上進行豐富高清和互聯網應用體驗的單芯片計算機,而這些應用之前則只能從PC上獲得。NVIDIA Tegra是一種微型的電腦單芯片(Computer-on-a-chip),體積甚至小于10美分的硬幣。它是根據新一代移動計算設備的需求進行設計,實現了“視覺PC體驗”的多種應用,同時將能耗降至最低。
NVIDIA Tegra 650處理器是Tegra產品線的第二個產品,第一個產
- 關鍵字:
NVIDIA Tegra 處理器
- 樹大招風,英特爾前幾年得回應AMD的炮火,今年則得回敬Nvidia對Atom處理器在移動網絡設備(MID)市場沒搞頭的批評。
在Nvidia于英特爾推出Atom芯片前夕,毫無預警發表一款鎖定移動網絡設備(MID)的芯片Tegra,并放話Atom只能生存在低價電腦市場后;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微型移動設備事業群總經理Anand Chandrasekher 5日正式反擊,表示所謂的MID,就是要能夠瀏覽所有的網站,不需要系統廠商額外再做調校,而這點Tegra根本做不到。
Chandrasekher
- 關鍵字:
Nvidia 英特爾 MID Tegra
- ?6月3日,有著“IT產業的黃金周”之稱的2008年臺北國際電腦展如期而至。作為與德國漢諾威通信和信息技術博覽會(CEBIT)齊名的全球最大電腦展之一,一年一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總會吸引英特爾、惠普、索尼等眾多業界巨頭前來參展。據了解,本次展會有包括電腦系統、主板、零組件、通信、周邊設備、顯示設備、輸入設備、存儲設備、軟件以及配件廠商在內的近2000家知名企業參展,共計4000個展臺,為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 ?? 每年的臺北國際
- 關鍵字:
華碩 英特爾 GPU CPU nVIDIA
- ● 從NVIDIA夜襲到威盛八面凌瓏
每年的6月,全球的知名IT廠商都會云集臺北。因為這里有全球第二,亞洲最大的電腦展會——COMPUTEX TAIPEI。從上游的芯片廠商到下游的ODM廠商,臺北電腦展成為全球IT發展的窗口。
每年的COMPUTEX都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今天,臺北電腦展第二日已經結束。從這兩天的表現來看,NVIDIA、威盛、英特爾、AMD先后發力,成為COMPUTEX的絕對主角:
&nbs
- 關鍵字:
COMPUTEX Intel 芯片 NVIDIA 威盛 ARM Atom AMD
- 2008年6月2日,Computex 2008臺北電腦展開幕的前一天,在位于臺北市中心的新光三越百貨商場內,NVIDIA發布了被應用于MID移動產品的處理器,系列型號為Tegra,并展示了采用這款處理器的MID工程樣品。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NVIDIA首款處理器產品。NVIDIA Tegra系列處理器是一種集成度非常高的產品,它內部集成了多個處理單元,這其中包括一顆800MHz的ARM CPU、一顆HD video處理單元、一顆圖像處理單元、一顆音頻處理單元以及一顆低電壓版本GeForce GP
- 關鍵字:
NVIDIA Tegra Computex 處理器 MID
- 2008臺北電腦展開幕前夕,Nvidia組織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揭開了新品牌Tegra的神秘面紗。Tegra號稱電腦單芯片(Computer-on-a-Chip),集ARM CPU、Nvidia GPU以及音頻視頻處理器等于單獨一塊芯片之上,這款芯片主要面向智能手機、移動網絡設備以及類似EeePC的筆記本電腦等產品。隨著Tegra品牌正式發布,Nvidia于今年二月份發布的APX 2500也會更名為Tegra APX 2500。
圖為Nvidia集團的營銷副總裁Rob Csongor和移動事業
- 關鍵字:
Nvidia ARM CPU GPU Tegra
- 我們知道,Nvidia的新一代顯卡GeForce GTX 200系列和AMD的新一代顯卡ATI Radeon HD 4800系列都將在本月中旬發售,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對冤家發布新一代顯卡的時間應該相差不了幾天。不過隨著computex2008開幕,眾多的廠商都已經提前祭出了自己的殺手锏,盡管GTX 200系列和ATI Radeon HD 4800系列都尚未正式發布,但是在computex2008現場這兩個系列的新顯卡早已經露出廬山真面目了。
computex2008現場圖片,安裝在主板上的Nv
- 關鍵字:
Nvidia AMD computex GPU
- 【賽迪網訊】6月3日消息,Nvidia已經加入了日益增多的生產低功率便攜式筆記本電腦的廠商的行列。以生產圖形芯片著稱的Nvidia展示了兩款用于微型筆記本電腦的Tegra處理器。
Nvidia稱,配置這種處理器的設備能夠瀏覽互聯網、播放高清晰度視頻并且能夠玩需要強大的圖形功能的游戲。
推出這種處理器芯片將使Nvidia與已經推出類似的Atom處理器的英特爾展開直接的競爭。
Nvidia稱,它將在6月3日至7日在臺北舉行的Computex展會上詳細介紹Tegra 600和650處理器的
- 關鍵字:
nVIDIA CPU 英特爾 AMD NB Atom
- 在全球CPU市場,是英特爾和AMD“雙雄爭霸”。
但如果這個市場加上GPU(圖形芯片)巨頭——NVIDIA這名競爭者呢?
圖形芯片巨頭即將推出首款CPU
NVIDIA要玩CPU?
電腦報記者 黃旭 劉穎 朱文利
CPU市場更為猛烈的腥風血雨正在悄悄醞釀中。
2008年5月27日,一個消息開始在業內流傳:著名圖形芯片巨頭NVIDIA將會在6月3日正式發布兩款CPU產品。
GPU巨頭NVIDIA將進軍CPU市場?這意
- 關鍵字:
NVIDIA CPU市場 英特爾 AMD GPU
- 從國外媒體處獲悉:美國電腦顯示芯片制造商NVIDIA日前否認了有關計劃收購威盛科技公司的報道。
臺灣媒體最近引述業內消息人士稱,美國NVIDIA公司正在謀求收購威盛科技公司。據稱,兩家公司已經進行了接觸,并探討了三種方案。
一種是NVIDIA和威盛科技構建戰略聯盟,第二種是NVIDIA全資收購威盛科技,第三種是NVIDIA收購威盛的電腦微處理器業務。
NVIDIA公司負責投資者關系的副總裁邁克·哈拉否認了這種傳言。他說:“我們為什么需要威盛?我們是GPU公司
- 關鍵字:
NVIDIA
- 3月18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道,業界消息透露,NVIDIA近期有意與臺灣芯片廠威盛,以購并、單買處理器業務或策略聯盟方式,取得威盛處理器產品線,以擺脫英特爾、AMD持平臺優勢的壓制,但威盛對此說法予以否認。
據臺灣主板廠商透露,NVIDIA與威盛早已展開合作計劃談判,最近一次協議因威盛開價過高等問題而告吹,但在威盛持續虧損下,可望降低價碼,預計近月協商大門將會再度敞開。業內認為,威盛繼2006年大虧新臺幣11.55億元,2007年虧損幅度持續擴大,盡管近期陸續傳出C7處理器獲大廠采用等利多,但仍
- 關鍵字:
NVIDIA
- 2月1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調研機構ATR分析師DougFreedman近日表示,出于多種因素,Nvidia很可能并購AMD。
ATR分析師DougFreedman稱,Nvidia首席執行官Jen-HsunHuang是使AMD重新振作的完美候選人。但Huang又不可能離開Nvidia而投奔AMD,因此,合理的選項就是Nvidia并購AMD。
此外,英特爾和AMD的CPU/GPU融合戰略也將對Nvidia構成潛在威脅。而并購AMD之后,憑借Huang的出色能力,Nvidia將成為
- 關鍵字:
ATR Nvidia
nvidia dynamo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nvidia dynamo!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nvidia dynamo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nvidia dynamo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