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近期透露的一項腦機技術進展,不僅預示著人機交互方式的革命性變革,也為腦機接口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據《麻省理工技術評論》的深度挖掘,Meta已經悄咪咪地做出了一款不用動手術就能用的腦機接口設備。這個神奇的小玩意兒能讀懂你的大腦信號,然后直接幫你打字,準確率還挺高,有80%呢!這標志著腦機技術在實現自然、高效人機交互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Meta是怎么做到的呢?簡單來說,就是他們用了超厲害的人工智能模型,再配上專門的硬件設備,不用往你腦袋里塞東西,就能從外面讀到你的大腦信號
關鍵字:
Meta 人機交互 腦機接口
2月11日消息,OpenAI正積極推進其減少對英偉達芯片依賴的計劃,并致力于通過開發首款自研人工智能芯片來實現這一目標。據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首款自研芯片的設計,并計劃將其交由臺積電進行“流片”,即將設計好的芯片送至工廠進行試生產。OpenAI和臺積電均未對此評論。這一進展表明,OpenAI有望實現其2026年在臺積電大規模生產自研芯片的目標。通常,每次流片過程的費用高達數千萬美元,且需要大約六個月的時間才能生產出成品芯片,除非OpenAI支付額外費用以加速生產進程。值得注意的是
關鍵字:
OpenAI 自研芯片 臺積電 代工 英偉達 人工智能 Meta
Meta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周四表示,在未來3到5年內,“全新的AI架構范式”將會出現,其能力將遠遠超越現有AI系統。他還預測,未來幾年可能成為“機器人技術的十年”,屆時AI和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將結合在一起,解鎖新一代智能應用程序。媒體報道,在達沃斯論壇上的一場名為“技術辯論”的會議上,LeCun指出,目前的“AI形式”,即生成式AI和大型語言模型(LLMs),并沒有那么強大。他認為,雖然這種模型是有用的,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我認為目前的LLM模式壽命相對較短,可能只有三到五年。我認為在
關鍵字:
Meta LeCun AI 架構 機器人技術 核心
美國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上月底29日披露,美國科技巨頭Meta擬投資100億美元建設一條超4萬公里環繞地球的海底通信光纜。知情人爆料稱,該海底光纜初步規劃從美國東海岸出發,經南非、印度、澳大利亞后,回到美國西海岸,從而形成全球大環線。由于整條光纜線路看起來像是英文字母W,因此該項目又被稱為W計劃。據報道,W計劃目前仍處于初步階段,Meta公司可能會在明年初披露包括具體線路和通信容量等在內的更多信息。實際建成和投入使用恐怕要等上5到10年。報道分析稱,這些投資還有一個更務實的動機:科技公司希望更
關鍵字:
Meta 海底通信
美東時間周三晚間,美國司法部要求法官命令谷歌剝離Chrome瀏覽器,終止與蘋果的默認搜索合作。自2003年以來,蘋果因將谷歌設為默認搜索引擎而每年獲得數十億美元的收益。分析師估計,若司法部的提議被接受,蘋果可能會面臨高達200億美元的收入損失。由于這一改變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生效,蘋果正在積極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來彌補潛在的損失。據《華爾街日報》周四報道,蘋果已經將目光轉向了AI領域,探索與多家AI公司的合作。蘋果的AI系統“Apple Intelligence”計劃整合到所有蘋果設備,并允許接入第三方AI系
關鍵字:
Chrome 蘋果 AI Meta
Meta旗下智能眼鏡產品Ray-Ban Meta已經成為領域內爆款單品,受到全球消費者追捧。鑒于Meta智能眼鏡在多個季度內展現出的強勁市場表現,蘋果正醞釀著進軍這一領域的計劃。
關鍵字:
蘋果 Meta 智能眼鏡 AI XR
今日,據媒體報道,2024年上半年字節跳動的整體收入增長超過35%,達到約730億美元。國際市場收入增長超過60%,達到約170億美元,這里主要是TikTok帶來的收入。這意味著字節跳動2024年上半年的營收不僅在國內遙遙領先,國際市場上更是逼近Meta——該公司上半年的營收為755.27億美元。針對上述財務數據,字節跳動沒有回應《科創板日報》的問詢。字節跳動國際市場主要來自TikTok帶來的廣告收入。據OnlyAccount.io最新數據,2024年上半年,抖音海外版TikTok的下載量已達到4.882
關鍵字:
字節跳動 Meta TikTok AI
11 月 5 日消息,Meta 前增強現實眼鏡項目負責人凱特琳?卡利諾夫斯基(Caitlin Kalinowski)周一在 LinkedIn 上宣布,她將加入 OpenAI,領導機器人和消費硬件部門。OpenAI 向 TechCrunch 確認了這一消息。據了解,卡利諾夫斯基是一位資深的硬件主管,自 2022 年 3 月起領導 Meta 的 AR 眼鏡團隊。她監督了 Orion 的開發,這是一款增強現實眼鏡原型,Meta 此前在年度 Connect 大會上展示了這款產品。卡利諾夫斯基還領導了 Meta 虛
關鍵字:
meta VR頭顯 OpenAI
10月31日消息,美國時間周三盤后,社交媒體巨頭Facebook母公司Meta發布了截至9月30日的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Meta第三季度營收為405.89億美元,同比增長19%,高于分析師預期的402.9億美元;凈利潤為156.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每股收益為6.03美元,高于分析師預期的5.25美元。Meta表示,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營收將在450億美元至480億美元之間,而分析師此前預計第四季度營收為463.1億美元。Meta公布的第三季度營收和凈利潤均超出預期,部分原因是人工智
關鍵字:
Meta 人工智能
Meta Connect 2024 上,馬克·扎克伯格演示了即將推出的 Meta Platforms 社交媒體應用和雷朋智能眼鏡的新人工智能功能。在 Meta 的 Connect 會議上的演示應該能讓人相信,該公司完全有能力與 OpenAI 和谷歌直接競爭。Meta 顯然具有優勢,因為它能夠將改進的人工智能融入其雷朋智能眼鏡。這款眼鏡一炮走紅——主要歸功于其音頻和照片功能,而不是現有的人工智能功能。但扎克伯格展示了即將推出的人工智能升級,這些升級可能會為普通人提供比目前大多數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更多有用的服
關鍵字:
Meta AR眼鏡
新聞重點:●? ?在Arm CPU上運行Meta最新Llama 3.2版本,其云端到邊緣側的性能均得到顯著提升,這為未來AI工作負載提供了強大支持●? ?Meta與Arm的合作加快了用例的創新速度,例如個性化的端側推薦以及日常任務自動化等●? ?Arm十年來始終積極投資AI領域,并廣泛開展開源合作,為?1B?至?90B?的?LLM?實現在?Arm?計算平臺上無縫運行人
關鍵字:
Arm Llama 3.2 LLM AI 推理 Meta
IT之家 8 月 29 日消息,《財富》(Fortune)于 8 月 27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 Meta 公司已放棄為其 AR 眼鏡開發定制芯片計劃,轉而使用高通公司的技術。報道稱 Meta 公司于 2019 年啟動了定制芯片計劃,為內部代號為 Orion 的 AR 眼鏡開發定制芯片,以提高性能。Meta 原本計劃定制芯片,將其用于 Orion AR 眼鏡、Apollo 項目的其它型號上。硬件部門的芯片團隊負責開發三種特定芯片,分別命名為 Armstrong、Avogadro 和 Acropol
關鍵字:
meta AR 高通
Meta已取消開發一款高端混合現實頭顯的計劃,該產品原本旨在與蘋果的Vision Pro競爭。此前的消息顯示,2023年11月份Meta就開始了代號為La Jolla的高端頭顯項目的研發 ——?這項“更具野心但遙不可及”的項目在內部硬件路線圖中出現過,透露出預計于2024年發布的產品Quest Pro 2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為La Jolla的項目。根據路線圖,La Jolla將配備更高分辨率的Micro OLED屏幕,與蘋果Vision Pro中使用的顯示技術相同,并延續Quest Pr
關鍵字:
蘋果 Vision Pro Meta 混合現實 頭顯
英偉達推遲出貨B200,對營收影響幾何?據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英偉達向其客戶表示,新款Blackwell B200芯片將延遲發布三個月或更長時間,批量出貨或延遲至明年Q1。Blackwell芯片原計劃于2024年10月開始批量生產,若因延期而推遲至2025年4月,將直接影響英偉達的季度收益。對此,英偉達回應媒體稱,對Hopper芯片的強勁需求和Blackwell芯片的生產計劃并未改變。英偉達發言人表示:“正如我們之前所說,Hopper的需求非常強勁。大規模的Blackwell采樣工
關鍵字:
AI 芯片 英偉達 B200 Blackwell GPU Meta 微軟
7 月 31 日消息,據 The Information 報道,Meta 已經關閉了此前備受矚目的明星 AI 聊天機器人功能。這些聊天機器人允許用戶與模仿明星性格的 AI 進行對話,是去年九月 Meta Connect 大會上的重要亮點之一。Meta 周一推出了 AI Studio,該工具允許美國創作者打造自己的 AI 聊天機器人。從 Meta 官方聲明來看,公司似乎更傾向于這種用戶自主創作的方式,而非之前精心打造的明星機器人。Meta 發言人 Liz Sweeney 表示,用戶將無法再與以明星為原型的
關鍵字:
Meta AI 聊天機器人 自制AI
meta llama 3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meta llama 3!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meta llama 3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meta llama 3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