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 趙建忠
綜觀上海“十五”期間的IC產業,在階段發展的特征上,已渡過了集聚、引導和培育的“起飛”階段;同時,就IC產業的自主性來看,要想形成自我掌控、自我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價值鏈,仍存在著諸多矛盾和問題,正在向“成長發育”的關鍵階段轉變。
形成完善產業鏈群體
“十五”期間,上海半導體產業呈現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產業群體數量和經濟規模獲得了高速增長,如表1所示。據SICA統計,截止到2005年12月底,上海IC行業的企業已達244家,形成了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全球領先的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美國模擬器件公司(Analog Devices, Inc.,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ADI)和業界領先的寬帶無線廣播芯片解決方案供應商凌訊科技有限公司(Legend Silicon Corp.),今日在中國上海發布聯合設計實驗室開業,該設計實驗室為中國新興的移動電視市場研發參考設計。該設計實驗室位于上海,與復旦大學校園相毗鄰,它將提供完整的移動電視前端解決方案(包括從天線通過調諧器、解調器到MPEG- TS 接口)以便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和原始設計制造商(ODM)快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上海張江創新學院和可編程邏輯解決方案供應商賽靈思公司(Xilinx)日前共同宣布, 雙方共建的“賽靈思可編程IC人才實訓基地”在張江創新學院正式落成。賽靈思公司全球風險投資部門業務與戰略開發副總裁Hans Schwarz,浦東新區副區長過劍飛、上海集成電路行業協會副秘書長薛自等共同為實訓基地揭牌。據介紹,該基地是繼IBM之后又一家世界著名跨國公司的人才培養基地落戶張江創新學院。
賽靈思可編程IC設計實訓基地落戶上海張江 據浦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新華網北京2006年6月7日電 (記者 俞錚 仇琳)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微電子研究院院長王陽元7日在北京說,中國將建立國家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力圖到2020年使中國集成電路產品總銷售額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15%。 他說,這個研發中心將成為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引擎。 王陽元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上作學術報告時說,擬議中的國家集成電路研發中心將建有一個5000平方米左右的凈化實驗室,裝備一條12英寸、納米級集成電路研發先導線,還包括配套的新器件、新工藝、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近來,美、日、歐、韓等國家和地區芯片產業的一些人士高富“平等、博愛”的口號說,中國對進口與國內集成電路產品征收增值稅(通指“芯片”)實施區別對待----前者征收增值稅17%,后者即征即退后實為3%----是“對進口芯片的歧現”,“在一定程度上違反了WTO的精神和原則”。他們威脅說,中國如果不改變”對進口芯片的歧視”,他們將在今年晚些時候,向備自的政府提交請求,以政府之力向中國施壓。
在美國,32名國會議員聯名致信貿易代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上文談到中國IC產業發展明顯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培養IC設計人員的“園丁”,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并非僅僅憑口號就能解決,特別是培育IC設計人才的園丁必須對整個設計產業有深刻了解并具有豐富的IC設計經驗,可僅僅做到這兩點,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實現的。其中最根本的就是目前國內IC設計的產業鏈還欠完善,還無法提供大量資深IC設計從業人員轉型為優秀的園丁。
關鍵字:
IC設計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探秘中國IC設計系列之一
同樣的種子,同樣的土壤,不同園丁的培育會產生巨大的差別。對于中國的IC設計行業來說,已經具備了不錯的土壤,還有被證明優秀的種子,可是一直沒有出現一大批園藝大師級的園丁,可以說,這是中國IC設計領域一直沒有獲得與其他科技領域相匹配的國際地位的根源之一。 看看上面這張全球IC設計產業分布圖,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我們在IC設計領域還有太長的路要走,認識到差距的同時我們需要尋找落后的原因。首先是環境,國
關鍵字:
IC設計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一年一度的珠三角集成電路業界聯誼暨市場推介會日前在深圳舉行。推介會由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深圳產業化基地主辦,基地產業化管理中心承辦。
由于參加人數越來越多,因此推介會今年并沒如往年深圳IC產業基地會堂舉行,而是選在面積更大的深圳銀湖中心會堂。深圳IC設計公司非常多,但這類群體非常低調。能夠同時接觸到像力合、致芯、劍拓、安凱、芯邦等這樣深圳本土的IC設計公司,因此推介會一定值得參加。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小田:我國去年芯片銷售了211億片,數量上超過了十五期間200億片的目標,金額估計05年全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記者:今年IC CHINA已經是第四屆了,當時是在怎樣的情況開始策劃舉辦“IC CHINA”?舉辦IC CHINA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有什么重要意義?
徐小田:2003年,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和電子貿促分會組織創辦了國內首個自主品牌的集成電路專業展覽——IC CHINA。在創辦之初,我們就將集展覽與研討為一體,涵蓋設計、芯片制造、封裝測試、設備材料以及支撐服務等整個產業鏈作為IC CHINA的特點,并力圖將IC CHINA辦成為國內半導體領域首屈一指的大型展覽研討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陜西集成電路行業協會秘書長 藺建文
半導體產業發展迅猛
目前,西安有各類集成電路設計單位約40個,相關科研機構約9個,集成電路晶圓制造企業3家,封裝測試企業4家,硅材料生產企業6家,半導體設備制造企業11家,測試與分析中心2個,學歷教育機構7個,職業技術培訓中心1個。據不完全統計,西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各類集成電路產品達上千種,每年申報國家發明專利50余項,7所高校微電子專業在校生(含研究生)約有9500人。
西安發展半導體產業主要有兩條思路。一是堅持“放眼全球、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重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近日,市場調研公司iSuppli出臺了2005年度中國IC設計公司排行榜,與中國半導體協會的排名不同,此次名列榜首的是來自香港的晶門科技,而非備受關注的MP3播放器系統級芯片廠商珠海炬力。晶門科技是一家專注于顯示應用IC的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液晶、LED顯示屏驅動IC以及液晶電視驅動IC等。根據iSuppli的數據,晶門科技2005年的銷售收入達到4.05億美元,分別是排名第二、第三的珠海炬力和中星微的2.7倍和4.3倍。
iSuppli的榜單分為兩個部分:上市及國有IC設計公司排名和民營IC設計公司排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自2000年6月國務院18號文發布以來,我國芯片制造和設計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已有芯片制造生產線47條。另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統計,2005年,我國IC設計企業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的企業有4家,2006年將增加至10家,這10個企業的銷售額將占全行業總銷售額的46.7%。現在國內設計業的產品正在成為國內集成電路加工業的重要來源。
相輔相成互動發展
IC設計與制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發展方向 EDA IC設計
2005年8月,位于上海的兩家IC設計公司日前宣布合并。D類數字音頻放大器開發商――龍鼎微電子(上海)公司宣布,已收購上海美矽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后者是一家電源管理IC設計公司。
龍鼎微電子總裁兼首席執行官Johnston C. Chen表示,通過收購上海美矽半導體,該公司可以進軍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便攜式數字電視和功能型多媒體手機等產品用芯片市場。
龍鼎微電子(Power Analog Microelectronics, PAM)公司于2004年6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整合 EDA IC設計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增長潛力最大的電子產品消費大國:全球最大的移動電話市場、第三大PC市場,未來五年還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這個市場所蘊藏的巨大商機令各國的IT巨頭們心動不已,競相調整中國戰略,紛紛加大投資。中國大陸上的國際競爭也日益激烈。 那么整個IT業最最核心的核心技術是什么呢?筆者認如果只有一個選擇的話,那么只能是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芯片(chip)一般指人們所說的IC(Integrate Circuit:集成電路)。集成電路將人類的智慧與創造固化在硅芯片上,它無處不在,改變著社會
關鍵字:
EDA IC設計
中國汽車產量已接近600萬輛,成為世界第三汽車大國,而且發展速度居世界第一。來自IC Insight的數據顯示,全球平均每輛汽車中的電子器件價值從1990年的672美元提升至2004年的2132美元。預計2010年每輛汽車中的電子器件占總價值將由2001年的23%增加到35%,而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的電子器件在總價值中所占比例將達50%,屆時世界汽車電子市場的年銷售額將達到3000億美元。但根據中國半導體協會的說法,截至2005年,中國車用芯片供應能力是零。那么,都是哪些
關鍵字:
IC設計專題 EDA IC設計
ic設計介紹
IC設計是將系統、邏輯與性能的設計要求轉化為具體的物理版圖的過程, 也是一個把產品從抽象的過程一步步具體化、直至最終物理實現的過程。為了完成這一過程, 人們研究出了層次化和結構化的設計方法:層次化的設計方法能使復雜的系統簡化,并能在不同的設計層次及時發現錯誤并加以糾正;結構化的設計方法是把復雜抽象的系統劃分成一些可操作的模塊,允許多個設計者同時設計,而且某些子模塊的資源可以共享。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