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Nvidia 及其合作伙伴 Amkor、富士康、SPIL、臺積電和緯創軟件宣布計劃在未來四年內在美國建造價值 5000 億美元的 AI 硬件。該公告包括實際 AI 處理器的生產、測試和包裝,以及組裝實際的 AI 服務器。但是,盡管該公告代表了構建價值五萬億美元的 AI 硬件的計劃,但它缺乏細節,這讓人懷疑它是否能做到。因此,我們決定仔細研究一下。在美國構建本地 AI 供應鏈臺積電已經承諾在其 Fab 21 制造工廠投資 1650 億美元,時間未知,因此可以肯定地說,有(并且將有)
3月24日消息,據報道,甲骨文已與AMD簽署了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協議,計劃搭建包含3萬塊MI355X的AI集群。甲骨文董事長兼CTO拉里·埃里森在2025財年第三財季電話會議上透露了這一采購計劃,埃里森還解釋了該公司優勢所在:“我們能打造比對手更快、更經濟的巨型 AI 集群。按小時計費模式下,速度優勢直接轉化為成本優勢,這正是我們斬獲大單的秘訣。”甲骨文計劃采用“小步快跑”的模式建設數據中心,先建小型數據中心,再根據需求逐步擴容。AMD MI355X對標英偉達B100/B200,預計2025年年中上市,
快科技3月19日消息,在2025年GTC大會上,英偉達CEO黃仁勛宣布,英偉達今年已經向美國四大云服務提供商售出了超過300萬塊Blackwell AI GPU。要知道這一數字還僅涵蓋了美國四大云服務提供商,并沒有包括其他AI企業或初創公司,與上一代Hopper架構相比,Blackwell的銷售量幾乎增長了三倍,這表明AI硬件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長。黃仁勛表示,AI計算正處于一個“轉折點”,未來對硬件的需求將迅速增長,英偉達預計,到2027年,數據中心的建設成本將達到1萬億美元以上,這幾乎是當前水平的四倍。雖
3月12日消息,歐盟委員會正籌集200億歐元,計劃建設四座“AI超級工廠”,作為歐洲追趕美國和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然而,一些行業專家對這一計劃的可行性提出質疑。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上月公布了這一大型公共訪問數據中心計劃,但該計劃將面臨從芯片獲取到選址、以及電力供應等一系列挑戰。經濟智庫Bruegel的專家貝爾坦·馬滕斯(Bertin Martens)表示:“即使我們在歐洲建成如此龐大的計算工廠,并在此基礎上訓練了一個模型,當該模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