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ge AI應用將在今年推動AI PC及AI服務器產業動能的大勢已定,研調機構預期,隨著微軟Copilot進入商轉,三大芯片廠Qualcomm(高通)及Intel(英特爾)、AMD(超威)競逐AI PC將白熱化,下半年各品牌廠的新品陸續出貨后,要到2025年才可望見證更快速的增長。另一方面,全球含括訓練型以及推論型(AI Training及AI Inference)的AI服務器,今年度也將以年增40%的力道、成長至達160萬臺以上,后續隨著CSP(云端服務供貨商)的更加積極投入,亦將持續推動AI服務器的
關鍵字:
PC TrendForce AI PC
AI話題熱議,2024年將拓展至更多邊緣AI應用,或延續AI server基礎,推至AI
PC等終端裝置。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期,2024年全球AI服務器(包含AI Training及AI
Inference)將超過160萬臺,年成長率達40%,而后續預期CSP也將會更積極投入。由于嚴謹的Edge AI應用,將回歸至終端的AI
PC,借以落實分散AI服務器的工作量能,并且擴大AI使用規模的可能性。據此,TrendForce集邦咨詢定義AI
PC需達Microsoft要求的40
關鍵字:
Copilot AI Server AI PC TrendForce
2023 過去,當我們回顧這一年的最受產業關注的芯片,相信大多數人會將票投向 GPU。2023 年中,我們總能聽到「GPU 緊缺」、「英偉達狂飆」、「黃仁勛分享成功秘訣」。無可否認,2023 年生成式 AI 的熱潮無邊無際,全球高科技公司都涌入了 AI 的軍備競賽。隨之帶來的是算力告急、全球瘋搶 GPU。全球最火的 GPU2023 年層出不窮地傳出,人工智能 AI 大模型的消息。OpenAI、百度、谷歌、騰訊都在搭建屬于自己的大模型。對于這些五花八門的大模型,我們不多贅述,但大模型的搭建,最需要的就是 G
關鍵字:
GPU
蘋果上周一已在官網宣布,起售價3499美元的Vision Pro將于太平洋時間1月19日凌晨5點開始在美國市場接受預訂,2月2日正式上市。而隨著預訂及上市時間的臨近,有關蘋果這一全新產品的更多消息也在逐步涌現,尤其是此前尚未公布的細節信息。根據長期關注蘋果的彭博社資深記者Mark Gurman最新透露 —— Vision Pro所搭載的M2芯片,將是8核CPU、10核GPU版,也就是M2芯片中的高端版本。不過考慮到它的售價,似乎也應如此。
關鍵字:
蘋果 Vision Pro GPU M2 芯片
1 月 15 日消息,蘋果上周發布新聞稿,確認 Vision Pro 頭顯將采用其 M2 芯片及全新的 R1 芯片,處理來自 12 個攝像頭、5 個傳感器和 6 個麥克風的信息,從而“確保內容感覺就像出現在用戶眼前一樣”。但很可惜,蘋果仍未公布 Vision Pro 的完整規格,只表示這款產品將于太平洋時間 1 月 19 日星期五上午 5 點開始在美國接受預訂;2 月 2 日星期五在美國上市。根據彭博社 Mark Gurman 的說法,蘋果即將發售的Vision Pro 將采用更高端的 M2 芯片,考慮到
關鍵字:
Mark Gurman 蘋果 Vision Pro GPU M2 芯片
在2023年中國社交媒體的在線討論中,有許多事件都值得注意,但也許最顯著的是ChatGPT的崛起,這可能會被證明是最重要的。盡管這個由美國OpenAI公司制作的聊天機器人在2022年底正式推出,但直到2023年,它的空前增長才在中國引起關注,在那里政府設定了到2030年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導者的目標。在過去的十年里,中國社會和數字文化對人工智能的關注逐漸增加。自從Covid-19爆發以來,在學校、辦公樓和工廠中實施的人工智能應用程序已經快速推出。中國不僅在公共安全領域使用人工智能面部識別,還在支付技術中使用
關鍵字:
AI
當地時間1月9日至12日,2024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4)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過去兩年的CES,汽車產業都是絕對的主角,而今年AI產業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CES 2024前瞻:PC邁入AI時代英特爾 1月9日,英特爾在CES-2024上宣布將推出基于AI PC技術的汽車芯片,并與高通和英偉達開展競爭,首批芯片將于今年年底推出。中國汽車制造商極氪將成為第一家使用英特爾芯片人工智能系統的廠商。除此之外,英特爾同時發布面向發燒友和主流用戶的移動、臺式機和邊緣處理器——英特爾?酷睿?第14
關鍵字:
CES 2024 AI 汽車電子
在今年的中國人工智能城市評估排行榜中,北京位居首位,杭州和深圳分別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其中,北京在大模型領域表現突出,聚集了大批大模型企業,推出諸多具有代表性的大模型及應用產品,為中國大模型研發和應用提供強勁動力。此外,位居TOP10 的城市還有上海,蘇州,廣州,濟南,合肥、重慶和成都。從全球來看,AI 硬件市場( 服務器) 規模將從2022年的195 億美元增長到2026 年的347 億美元,五年年復合增長率達17.3%。AI 大模型迭代速度越來越快,廠商對智能算力投入大幅增加,支持存儲和訓練的高端AI
關鍵字:
202401 AI+ 人工智能
AI PC成為CES 2024展場上的熱門焦點,兩大CPU芯片廠Intel(英特爾)、AMD(超威)搶先與PC品牌合作,推出一系列內建AI加速引擎新品,希望搶下第一波AI PC升級換機商機。在此同時,全球PC市場也在去年最后一季終結了連七個季度的年衰退,回到年正成長走勢,對于2024年的全球PC市況,研調機構及產業界皆釋出回溫看法。研調機構TrendForce認為,因缺乏AI殺手級應用,今年AI PC滲透率成長相對有限,相關的軟件創新應用,才是驅動AI PC在未來兩、三年帶動全球筆電出貨成長的關鍵。至于C
關鍵字:
PC TrendForce AI PC
北京時間1月9日凌晨,美國芯片巨頭英偉達(NVIDIA)在CES 2024開幕前于線上發布三款面向消費者的全新顯卡,包括RTX 4080 SUPER、RTX 4070 Ti SUPER和4070 SUPER GPU(圖形處理器)芯片產品。英偉達表示,這是該公司為AI PC設備專門推出的新的GPU芯片,該顯卡是驅動新型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的最佳引擎,AI 性能(圖像生成速度)提升170%以上,將讓游戲玩家、設計師和其他用戶在更好使用AI PC(人工智能個人電腦)技術。RTX 40 Super系列新的消費級顯
關鍵字:
英偉達 顯卡 AI
在 CES 2024 上,英偉達正式推出 NVIDIA ACE(Avatar Cloud Engine)微服務技術,可提供 AI 模型和微服務。據了解,這項技術可讓游戲、工具和中間件開發者將先進的生成式 AI 模型,融入到游戲、應用的虛擬數字人物中。簡單來說,這是一個使用生成式 AI 制作虛擬數字人的技術平臺,支持這云端或本地 PC 上運行。在該技術的加持下,普通的 NPC 角色可以搖身一變,成為能夠發起對話或引導玩家找到新任務的動態交互式角色。除了游戲領域,NVIDIA ACE 也能用于虛擬客服等通過虛
關鍵字:
英偉達 AI
1 月 8 日消息,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在最新一期“Power On”中透露:蘋果計劃在 6 月份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推出一系列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具。古爾曼表示,這些新工具將作為 iOS 18 的一部分出現在大家眼前,包括一個改進版的 Siri。新版 Siri 據稱將具備更自然的對話能力,并提供更加個性化的用戶體驗。據稱,該公司自 2023 年初以來一直在測試其“Ajax”大語言模型,并考慮為其核心應用及其生產力套件(包括 Pages 和 Keynote)添加“自動完成”和
關鍵字:
Mark Gurman 蘋果 WWDC 2024 AI
1月8日消息,2023年,盡管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企業和投資者中引發了巨大的熱潮,但隨著企業紛紛裁員并尋求削減成本,信息技術(IT)領域的招聘依然出現了大幅下滑。根據咨詢公司Janco Associates的研究,美國信息技術行業在2023年僅增加了700個工作崗位,與2022年增加的26.7萬個工作崗位相比,增長速度大幅放緩。雖然人工智能和聊天技術引起了企業的濃厚興趣,但這一趨勢并未轉化為更多的招聘活動。Janco Associates首席執行官維克多·賈努萊蒂斯(Victor Janulaitis)指出,
關鍵字:
AI IT
為了滿足中國大陸客戶的購買需求,英偉達最新版本的 GPU 產品要問世了。
關鍵字:
英偉達 GPU
備受矚目的2024年消費電子展(CES)將于美國西部時間1月9日在拉斯維加斯開幕,即將登場的大量突破性技術進步令人期待不已。尤其是在今年,AI人工智能當仁不讓地成為焦點,由AI賦能的各類產品將覆蓋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據已有消息,包括華碩、戴爾、NVIDIA、三星、英特爾、AMD、海信、聯想等在內的全球大廠齊聚一堂,展示他們的最新的技術和產品。今年CES的規模將達到疫情后的頂峰,預計會迎來超過130000名相關行業人員、1000家初創公司和3500家參展商。CES 2024有哪些值得我們關注的呢?一起來看
關鍵字:
CES PC AI
ai gpu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ai gpu!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ai gpu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ai gpu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