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通信芯片領域,高通是第一家量產了28nm制程的移動芯片廠商,2013年是28nm制程的普及年,除了聯芯和展訊還在使用40nm制程外,其余各家移動通信芯片廠商都不約而同的使用了28nm制程。目前28nm制程主要有兩個工藝方向:HighPerformance(HP,高性能型)和LowPower(LP,低功耗型)。LP低功耗型是最早量產的,不過它并非Gate-Last工藝,還是傳統的SiON(氮氧化硅)介質和多晶硅柵極工藝,優點是成本低,工藝簡單,適合對性能要求不高的手機和移動設備。HP才是真正的HK
關鍵字:
移動芯片 28nm
三十多年來,半導體工業繞來繞去都繞不開“摩爾定律”,但是隨著工藝的提升,業內專家表示摩爾定律快要失效了。博通公司CTOHenrySamueli此前就表示過15年后摩爾定律就不管用了,日前他在IEDM國際電子元件會議上同樣做了類似表示,現有半導體工藝將在5nm階段達到極限,而且28nm工藝之后制造成本已不能從中獲益。
Samueli在接受EETimes采訪時談到了現在的半導體工藝狀態,28nm及之后的工藝雖然會繼續提升芯片的性能、降低功耗,但在成本上已經不能繼續受益,未
關鍵字:
28nm 5nm
4G牌照已經發放,預計2014年將是4G手機走俏的一年。根據聯發科中國區高層透露,聯發科正在積極準備一款28nm制程工藝的處理器,這顆處理器將支持五模十頻4GLTE,將于今年年底正式推出,明年初即可實現量產。屆時,更多廉價的4G智能手機將出現。
據了解,這款28nm的4G處理器型號為MT6290,是基于Cortex-A7結構設計的,性能與廣泛使用的廉價處理器MT6589相當(小米紅米手機使用的正是這款處理器)。該處理器支持LTE-FDD/LTE-TDD/WCDMA/TD-SCDMA/GSM網
關鍵字:
聯發科 28nm
據聯發科中國區的高層人士透露,聯發科28納米制程的五模十頻LTE4G芯片將在年底正式推出,到預計到明年一季度實現終端量產。
據悉,這款處理器的代號為MT6290,基于Cortex-A7架構打造,采用28nm制程工藝,性能與MT6589基本持平。此外,該芯片最大的特點是支持五模十頻,即LTE-FDD/LTE-TDD/WCDMA/TD-SCDMA/GSM網絡標準。
此外,還有消息稱,聯發科已經將這款支持TD-LTE4G網絡的處理器交由大客戶測試了,而明年Q1大家就能買到相對應的產品了。
關鍵字:
聯發科 28nm
據聯發科中國區的高層人士透露,聯發科28納米制程的五模十頻LTE4G芯片將在年底正式推出,到預計到明年一季度實現終端量產。
據悉,這款處理器的代號為MT6290,基于Cortex-A7架構打造,采用28nm制程工藝,性能與MT6589基本持平。此外,該芯片最大的特點是支持五模十頻,即LTE-FDD/LTE-TDD/WCDMA/TD-SCDMA/GSM網絡標準。
此外,還有消息稱,聯發科已經將這款支持TD-LTE4G網絡的處理器交由大客戶測試了,而明年Q1大家就能買到相對應的產品了。
關鍵字:
聯發科 28nm
AMD至今仍是GlobalFoundries(GF)的頭號客戶,只是因為種種原因,雙方的合作越來越松散,甚至都無法完成今年在GF的晶圓采購任務。
據報道,AMD、GF2013年度的晶圓采購額度為11.5億美元,但看上去AMD很難實現這一目標。今年前三個季度,AMD總共向GF采購了價值7.46億美元的晶圓,還差超過4億美元,而在前三個季度,AMD的采購額是越來越少的:2.69億美元、2.55億美元、2.22億美元。
這樣一來,AMD要想完成采購額度已經是“MissionImpos
關鍵字:
AMD 28nm
作為國內最大、最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商,中芯國際(SMIC)已經成立了新的“視覺、傳感器與3D集成電路”(CVS3D)研發中心,集中力量重點攻關硅傳感器、TSV硅通孔和其它中端晶圓處理(MEWP)技術。
為了進一步提升晶體管集成度,業內正在普遍上馬基于TSV技術的2.5D、3D半導體工藝,涵蓋CPU處理器、GPU圖形核心、內存、閃存等等。
調研機構認為,TSV晶圓今年的出貨量會有大約135萬塊(折合300毫米晶圓),2017年將猛增至958萬塊,年復合增長率63%。
關鍵字:
中芯國際 28nm
CoWoS技術就緒以支持Xilinx的20SoC和16FinFET 3D IC產品
All Programmable 技術和器件的全球領先企業賽靈思公司(Xilinx, Inc. (NASDAQ:XLNX))和臺積公司(TWSE: 2330, NYSE: TSM)今天共同宣布,業界首款異構(Heterogeneous) 3D IC Virtex-7 HT系列產品正式量產。這一里程碑式事件標志著賽靈思旗下28nm 3D IC 系列產品全線量產。賽靈思這些采用臺積公司的CoWoS(Chip-on
關鍵字:
Xilinx 28nm
臺積電(2330)9月營收月增0.5%來到553.82億元、年增27.6%,持續創高之路,Q3營收也在通訊需求續撐腰帶動下,微幅季增4.29%來到1625.77億元,符合財測預期的1610~1640億元區間,續創單季營收歷史新高。在臺積法說于17日登場前,花旗則是出具最新報告指出,臺積Q3來自28奈米的營收貢獻并不如外界料想的強勁,而Q4在高階智慧型手機市況不佳、致28奈米Q4動能持續轉弱影響下,花旗也進一步下修對臺積Q4的營收預估,估計該季營收將季減12%。
不過,即使短期動能趨緩,但花旗仍重
關鍵字:
臺積電 28nm
晶圓代工廠聯電傳出28nm制程良率已突破7成,獲聯發科擴大下單。聯電對此不評論,表示28奈米進展如預期,今年底將貢獻1%至3%業績。
聯電近日在28nm制程良率提升獲重大突破利多激勵下,股價表現強勁,今天盤中一度達新臺幣13.35元,上漲0.75元,漲幅達5.95%,并創1個多月來新高價。
聯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28nm制程進展符合預期。
聯電執行長顏博文于8月法人說明會中即曾預期,今年底28奈米制程將貢獻1%至3%業績;40奈米以下先進制程比重第3季可望逼近2成水準
關鍵字:
聯電 28nm
晶圓代工廠聯電傳出28nm制程良率已突破7成,獲聯發科擴大下單。聯電對此不評論,表示28奈米進展如預期,今年底將貢獻1%至3%業績。
聯電近日在28nm制程良率提升獲重大突破利多激勵下,股價表現強勁,今天盤中一度達新臺幣13.35元,上漲0.75元,漲幅達5.95%,并創1個多月來新高價。
聯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言,28nm制程進展符合預期。
聯電執行長顏博文于8月法人說明會中即曾預期,今年底28奈米制程將貢獻1%至3%業績;40奈米以下先進制程比重第3季可望逼近2成水準。
關鍵字:
聯電 28nm
聯電24日重申早先法說會釋出的28奈米在今年底營收貢獻目標為個位數百分比。對聯電,外資未有調高目標價的報告,而內資法人出具的最新報告則從中立轉買進、喊出調高目標價至18元,也是內資近1年半來的最高價,并使內外機構的高低價差達到了8元。
市場傳出,聯電因28nm制程良率顯著提高至7成以上、再獲得聯發科訂單,聯電不評論單一客戶。聯電今天重申28nm部分按進度,維持早先法說會釋出,預估對今年底營收貢獻低個位數百分比1-3%。
內資法人指出,據最新訪查基于3理由喊買聯電:(1)28nm制程良率顯著
關鍵字:
聯電 28nm
28nm商機正一波接一波涌現。繼應用處理器、基頻處理器與電視主晶片之后,無線區域網路(Wi-Fi)、近距離無線通訊(NFC)和射頻收發器(RF Transceiver)等通訊晶片也已開始導入28nm先進制程。同時,行動裝置業者對影像處理效能要求日益攀升,并積極尋求數位和類比混合訊號整合方案,亦將驅動相關晶片商擴大采用28nm技術。
格羅方德執行長Ajit Manocha提到,該公司亦將類比制程視為未來的布局重點,正全力展開部署。
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執行長Ajit M
關鍵字:
格羅方德 28nm
根據臺灣產業鏈上游消息來源表示,目前,全球28nm芯片代工開始呈現三國大戰走勢。
其中,TMSC臺積電是28nm產品代工大戶,每月代工10萬顆28nm芯片。目前,臺積電28nm產品代工客戶有高通、NVIDIA、AMD、聯發科等芯片設計廠商。臺積電今年年初到7月份,28nm生產線都開足馬力運行,但是進入8月,市場對高端智能手機需求下滑,導致臺積電28nm生產線利用率下降到80%左右。
而GlobalFoundries從下半年開始大幅度提升28nm產品良率,因此陸續獲得高通和聯發科垂青,成為2
關鍵字:
28nm 芯片代工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28nm產品供過于求的情況下,芯片代工制造商計劃使用28nm生產設備來制造20nm產品。
芯片代工廠商這種計劃,也可以滿足部分客戶技術轉型,對更先進的20nm產品需求。同時,部分現有20nm生產設備,也可以被用來生產更先進的16/14nm芯片,避免設備空閑。
消息人士指出,Globalfoundries和三星電子已經加入戰局,和臺積電一起提升他們的28nm制程產能,造成全球28納米芯片生產規模供過于求。目前,28nm制程芯片需求有所放緩,2013年下半年以來,銷售情況令人
關鍵字:
28nm 芯片代工
28nm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28nm!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28nm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28nm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