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9月25日,ABB在瑞士蘇黎世宣布收購GE工業系統業務,進一步鞏固電氣化領域全球領導地位。
通過收購鞏固ABB在全球電氣化領域排名第二的領導地位;
這一GE非核心業務將在ABB擁有巨大的價值創造潛力;
深厚的客戶關系、龐大的裝機量和覆蓋廣泛的銷售渠道將幫助ABB進一步拓展北美市場;
授權長期使用GE品牌;
本次收購的交易價格為26億美元;
預計每年產生2億美元的成本協同效益;
ABB與GE建立長期戰略供應商關系,長期供貨;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Q-NET
- 網絡信息安全形勢日益復雜,量子通信作為從物理機制上實現絕對安全的信息傳輸的新型通信方式,目前已成為全球信息通信行業的關注焦點。其中,能夠進行信息直接傳輸的量子隱形傳態技術仍處于實驗研究的探索階段,是量子信息領域基礎科研的前沿熱點。而以量子密鑰分發為核心的量子保密通信技術,能夠大幅度提升現有通信技術的信息傳輸安全性,在政務、金融、外交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在技術研究、試點應用和產業推廣等方面發展迅速。
量子通信成為國家科技實力競爭的重要戰場之一
上世紀中葉,隨著量子力學的創立和發展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9月12日,中國首個商用量子保密通信專網——濟南市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在濟南通過專家評審;此前,8月末,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作為世界第一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線路,通過技術驗收。
2017年,量子通信應用落地頻傳,每一個項目落地,都能在資本市場引發小波動;另外以阿里等巨頭為代表的企業,也在加大量子領域的投入。量子通信離規模化商業應用還有多遠一直備受關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參與相關項目建設的企業和部委專家發現,2017年隨著一些應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昨日濟南市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驗收評審會在龍奧大廈召開,宣布中國首個商用量子保密通信專網濟南市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通過技術驗收。
其中,濟南市黨政機關所此次驗收的量子通信專網為全市7區3縣和高新區下轄5個片區的各級黨政機關提供高品質的量子安全電話和服務,電子公務等數據通信業務服務。此次測試量子網絡的性能,即量子通信部分。分別從三方面評估量子通信專網,其中包括傳統網絡部分、管理系統部分。從測試結果看,三部分情況達到當初設計要求。
該量子網絡自2017年4月開工以來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臺媒稱,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京滬干線”,已完成量子保密通信及應用示范項目技術驗收,達到開通條件。這將是史上跨度最大、最安全的通信網絡。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9月6日報道,“京滬干線”項目2013年7月由國家發改委批復立項,由中國科大作為項目建設主體,由安徽省、山東省投資建設并得到上海市、北京市的大力支持,經過42個月的艱苦努力,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鑰分發、高速高效率單光子探測、可信中繼傳輸和大規模量子網絡管控等關鍵技術,于去年底完成全線貫通,搭建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成功進行了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觀察到了光子極化量子態和量子糾纏可在海水中保持量子特性,在國際上首次通過實驗驗證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向未來建立水下及空海一體量子通信網絡邁出重要一步。該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光學快報》雜志上,并被列為編輯推薦。
目前,基于光纖和自由空間大氣信道的量子通信已被證明可行。那么,海洋能否用作量子信道呢?金賢敏對科技日報記者解釋,盡管相比光纖和大氣,海水中懸浮物和鹽度等對光子導致的散射和損耗效應要大得多,但其實,海水也有一個光子傳輸時損耗較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7月26日報道,英媒稱,隨著黑客的惡意攻擊手段日臻高深莫測,中國即將啟動一種黑客無法入侵的新通信網絡技術或少至少說,任何攻擊都會被迅速偵測到。
據英國廣播公司7月25日報道,中國正在發展的這種技術叫做量子編碼,對目前使用的任何傳統解碼方式是一個重大的突破。中國在山東濟南市率先啟動這個項目,被官方媒體稱為具有里程碑意義。
報道稱,這一先進項目背后還有一個更大的背景:在這項西方長時間以來一直在猶豫要不要投資的技術上,中國現在正走在前頭。
在濟南的網絡內,有20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2017年,量子通信商用化進程明顯提速。
近日,我國首個商用量子通信專網——濟南黨政機關量子通信專網完成測試,整套網絡預計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而連接了包括北京、濟南、合肥和上海等地城域網的量子通信“京滬干線”已全線貫通,近期或正式開通。
與此同時,蘇浙阿里巴巴、中興通訊、中國電信等越來越多的科技巨頭加快布局,帶動量子通信技術完善和應用落地,我國量子通信的產業化布局將更進一步。
龍頭企業加碼商用
在國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英媒稱,除提高金融服務的安全性以外,量子通信網絡只要實施得當,就會使境外政府竊聽中方通信變成一項不可能的任務。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7月11日報道,中國一個城市已經成功試驗了一個“不可破解”的通信網絡,令人期盼世界上首個大型商用量子通信網絡的推廣。
報道稱,華東城市濟南的地方政府7月10日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該市各部門將最遲在8月底開始使用這個網絡。
“我們打算把這個網絡在國防、金融等領域作為示范進行推廣。如果成功,可以在中國乃至全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從工信部獲悉,近日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在京召開量子通信與信息技術特設任務組(ST7)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張峰透露,相關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啟動量子通信技術標準化工作,國內標準組織也啟動了量子通信標準化預研。
張峰在致辭中指出,量子通信技術是利用微觀粒子的量子態或量子糾纏效應等進行密鑰或信息傳遞的新型通信方式。美、歐、日、韓等發達國家先后建立了量子通信試驗網絡,開展相關實驗研究,積極推動量子通信產業化。我國量子通信技術研究及產業化取得積極進展,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中國科技大學和南京郵電大學科學家合作,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SDC)領域取得重要的階段性突破:他們首次用量子存儲對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協議中的核心內容進行了驗證,為實現基于衛星的長距離和全球化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奠定了基礎。相關論文發表于最新一期《物理評論快報》雜志上。
量子通信有多種不同方式,目前普遍報道的是量子密鑰分發,即通過量子的手段在通信雙方之間安全分發和共享隨機密鑰。而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的不同之處在于,它不需要通信雙方事先共享密鑰而直接傳輸機密信息。如果存在竊聽,可以通過安全性檢測發現。但至今為
- 關鍵字:
量子存儲 量子通信
- 近日,科技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基礎研究專項規劃》(下稱《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著眼于更長遠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構建未來我國科技發展制高點,組織若干項基礎研究類重大科技項目,其中列出兩大項目:一是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機,二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
這兩個領域,一方面是基礎研究的熱門學科,也跟當下的熱門產業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息息相關,讓產業界充滿期待。
量子信息搶占制高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目前量子信息技術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人工智能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陳宇翱等和清華大學馬雄峰合作,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反事實直接量子通信,在實驗中演示了圖像的反事實傳輸,相關成果最近以 "Direct counterfactual communication via quantum Zeno effect" 為題,發表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報》上 [PNAS 114, 4920 (2017)]。
以日常生活的經驗,任何信息的傳輸都需要通過實物載體,如信件、電磁波等。然而,國際著名量子光學專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相比傳統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以超高的安全性成為未來通信發展的一大方向,此前經常被報道的量子通信均是基于糾纏原理,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更古怪的形式——反事實通信:兩個接收者之間沒有任何粒子傳輸的量子通信,這種不發送粒子傳輸量子態的效應也被稱作量子芝諾效應。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期報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人員成功實現直接反事實量子通信,在不發送任何物理粒子的情況下將一幅黑白位圖從一個地點傳送到另一個地點,這在通信史上尚屬首次。該研究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大上海研究所以及清華大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繼石墨烯和腦科學項目之后,歐盟在科研領域再次發力。2016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布《量子宣言(草案)》,計劃于2018年啟動歷時10年、規模為10億歐元的量子技術旗艦項目,希望借此促進多項量子技術的發展。
近日,據英國《自然》雜志報道,一年已經過去,盡管英國脫歐等事件和工業伙伴的觀望態度給項目的實施蒙上了一層陰影,但這一項目目前已初具雛形。
公開選拔資助項目
隨著中國和美國在量子技術領域不斷發力并取得巨大進步,歐洲也不甘落后,開始加大在這一領域的投資。一年前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傳感器
量子通信介紹
量子通信(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信息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并向實用化發展。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于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等特點,并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