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實現了三大既定科學目標,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千公里級星地高速量子密鑰分發和千公里級地星量子隱形傳態。國家發改委立項的世界首個遠距離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網“京滬干線”正式開通。“京滬干線”連接北京、上海,貫穿濟南、合肥,全長2000余公里,全線路密鑰率大于20kbps,滿足上萬用戶的密鑰分發業務需求,可為沿線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等提供高安全等級的量子保密通信業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4月26日,我國量子通信領域的三家公司神州信息、國盾量子、國翔辰瑞宣布戰略攜手,共同出資成立“神州國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新公司由神州信息控股,依托國盾量子的核心量子技術打造符合市場多元需求的量子通信產品,借助神州信息與國翔辰瑞的行業市場和專業信息化產品能力,面向量子通信骨干網、城域網、行業專網等領域提供量子通信設備,并為政府、金融等行業客戶提供量子通信解決方案及服務,旨在加速我國量子通信技術的產品化、產業化進程,推動量子通信行業應用快速發展。
強強聯合 引燃產業聚變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使用單光子作為量子位的載體可以在量子數據傳輸期間實現可靠的安全性。研究人員發現,目前可以通過某現有材料建立一個系統,能在常溫條件下可靠地產生單光子。
來自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MIPT)的一個研究小組展示通過使用基于碳化硅(SiC)光電子半導體材料的單光子發射二極管,每秒可以發射多達數十億個光子。研究人員進一步表明,SiC色心的電致發光可用于將無條件的安全量子通信線路中的數據傳輸速率提高到1Gbps以上。
量子密碼術與傳統的加密算法不同,它依賴于物理定律。在不改變原始信息的情況下,是無法
- 關鍵字:
SiC 量子通信
- 前一陣,有人公開跳出來指控中國量子通信的領軍人物潘建偉是騙子,并稱量子通信衛星沒什么特別之處,“實際上就是一個傳統的激光通信衛星”。
真相到底如何?量子通信衛星與傳統的激光通信衛星有何區別?
專家站出來辟謠說,首先,稱量子通信衛星“實際上就是一個傳統的激光通信衛星”,這個說法是錯誤的。因為,傳統的激光通信衛星一次會發射上億個光子,它依靠激光的強度、頻率、相位等來攜帶信息。而“墨子號”量子通信衛星一次只發射一個光子,是利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激光通信
- 為何從國家到科研單位和科技巨頭等各方面都在力推量子通信技術呢?它有什么“過人”之處,能集萬千寵愛于一身?下面一一解答。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1月18日,中科曙光“賦能數據 智領中國”主題客戶會在三亞舉行。會上,中科曙光對其2017年發布的“數據中國智能計劃”進行了詳細解讀,披露了更多實施細節和最新進展,并將“依托大數據和大計算,助力創建AI城市,構造科學大腦”明確為該計劃的兩大目標。
2017年,隨著“人工智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印發,發展人工智能提升至國家戰略高度。這一年,曙光也正式對外發布了其人工智
- 關鍵字:
AI 量子通信
- 這兩年的量子通信技術得到了極大發展,距離完全商業化時間越來越近,或許在幾年后,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接觸到的量子通信。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近日,量子通信領域捷報頻傳,上海交通大學金賢敏團隊成功實現首個海水量子通信實驗,在國際上首次驗證了水下量子通信的可行性,為量子通信技術上天、入地、下海的未來圖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填補了海洋作為未來海陸空一體化量子網絡最后一塊拼圖的空缺。
一石激起千層浪。消息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熱議。海水量子通信技術的實現究竟有何難處?能在哪些領域大顯身手呢?
填補最后一塊拼圖
目前,基于光纖和衛星的量子通信已被證明可行,覆蓋地球面積70%的海洋是否也能用作量子通信信道呢?
利用可見光進行水下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當一個新技術出現時,產業化無疑是壯大其生命力的必經之路,我國量子通信從未停止產業化步伐。隨著行業應用的深入發展,生態系統不斷完善、枝繁葉茂,正引領著全球產業發展。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在2017云棲大會前一天,馬云依然非常忙碌,但笑稱不懂技術的他,卻抽空向13位全球頂級科學家進行“討教”,其中,就包括中國量子力學第一人潘建偉。
10月11日,身為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的潘建偉,也在云棲大會上為大家帶來一場“思想饕餮”。他說,量子計算正帶來一場新的科技革命,能夠將人類社會計算能力提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倍。
相比于待落地的量子計算,量子物理學與密碼學相結合的量子通信,隨著國內首個商用量子保密通信專網在濟南建成并通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據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報道,日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范活動現場,“京滬干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目前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國際相關技術水平5年,并將在未來10到15年持續保持領先。 “京滬干線”/圖片來自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站 潘建偉表示,目前日本、歐洲都已啟動量子通信研究計劃,但在數量級、時間、空間等層面,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均領先國際相關研究四五年,并將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領先。 “下一步我們走得非常快,地面試驗證明,將來發射量子衛星白天也可以工作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中國信息協會副會長朱玉表示,近年來,隨著“量子衛星”“京滬干線”等重大項目的建設,越來越多本土企業參與到量子通信領域中來,逐步集聚形成量子通信產業圈。目前,我國量子通信技術已躋身全球領先地位,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近日舉行的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上表示,量子通信在未來國家科技競爭、新興產業培育、國防和經濟建設等領域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量子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
據聞庫介紹,在國家戰略規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9月29日,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正式開通;結合“京滬干線”與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的天地鏈路,我國科學家成功實現了洲際量子保密通信。這標志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29日下午,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來到位于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的國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干線”北京控制中心暨星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9月28日深夜,微博上的一篇《科學家遇上流氓怎么辦?我沒什么辦法,但我可以說出來》的實名舉報信,攪動了整個量子通信同行。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 9月27日,主題為“建設量子通信網絡,構建量子產業生態”的中國量子通信網絡與應用論壇暨“Q-NET”新品發布會(以下簡稱論壇)在京成功舉行。本次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院指導,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中國信息協會量子信息分會、中國量子通信產業聯盟聯合主辦,國科量子通信網絡有限公司(簡稱“量子網絡公司”)、科大國盾量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盾量子公司”)承辦。論壇的舉辦對于促進產業合作,推進量子通信產業更好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中
- 關鍵字:
量子通信 Q-NET
量子通信介紹
量子通信(Quantum Teleportation)是指利用量子糾纏效應進行信息傳遞的一種新型的通訊方式。量子通訊是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新型交叉學科,是量子論和信息論相結合的新的研究領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碼通信、量子遠程傳態和量子密集編碼等,近來這門學科已逐步從理論走向實驗,并向實用化發展。高效安全的信息傳輸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基于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量子通信具有高效率和絕對安全等特點,并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