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嵌入式系統等需要進行大量計算和數據處理的應用,通常使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和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等器件來執行復雜的計算例程,因為這些器件具有多功能性、高速度和靈活性。然而,這些推薦使用的器件也存在限制和不同的電源要求,如果在系統開發的早期階段未加考慮,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可能會受影響。其中一個限制是掉電狀況下系統可能出現故障。當電源電壓降至最低工作電壓以下時,微控制器可能會發生故障并導致系統出錯。幸運的是,電壓監控器專門設計用于解決這個問題。本文討論了高性能電壓監控器,包括ADI公司產品系列中的一些產
- 關鍵字:
ADI 掉電
- DC-DC轉換器通過反饋控制系統,將不斷變化的輸入電壓轉換為(通常)固定的輸出電壓。反饋控制系統應盡量保持穩定,以避免出現振蕩,或者發生最糟糕的情況:輸出未經調節的輸出電壓。控制系統的速度應盡可能快,以響應動態變化,例如快速輸入電壓變化或輸出端的負載瞬態,并最大程度地減少調節后的輸出電壓偏差。為了表示控制環路的行為,可以使用典型的Bode圖來顯示環路的相移和增益隨頻率的變化。此控制環路可以通過模擬或數字技術實現。有些數字電源提供控制環路優化,可以極快地對動態影響做出響應。圖1為 ADP1055
- 關鍵字:
ADI 動態環路
- 嵌入式系統執行的一個常見任務是管理外部輸入。管理輸入會給處理器帶來很多不必要的計算壓力,導致處理器處于有功功率模式下的時間更長,響應速度更慢。為了優化功率,保持對事件的快速響應以及管理大量數據連續傳輸,具有直接內存訪問(DMA)的微控制器可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0 1直接內存訪問(DMA)在涉及外設的系統應用中,微處理器在許多點可能都會遭遇瓶頸。例如,在管理一個不斷發送數據的ADC時,處理器可能時常被中斷,導致它很難完成其他任務。DMA是一種在大型或快速數據處理事務中移動數據和盡量減少處理器參與的
- 關鍵字:
ADI DMA 可穿戴設備
- ●? ?ADI面向開發者打造全新套件,整合跨設備、跨市場的硬件、軟件和服務,CodeFusion Studio?和ADI新推出的開發者門戶是該套件中首批亮相的方案●? ?此外還包括ADI Assure?可信邊緣安全架構,這是一種通用安全架構,旨在整個框架內提供更可靠、更值得信賴的安全能力●? ?以上方案有效結合,提供以開發者為核心的體驗,通過整合開源配置和分析工具,加快產品上市并增強安全性和可靠性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
- 關鍵字:
ADI 嵌入式軟件開發環境 CodeFusion Studio 開發者門戶
- 文章 概述本文介紹了嵌入式系統外設器件的選擇,包括存儲器、時鐘源、定時器、通信接口和輸入/輸出接口等。文章介紹了 多種存儲器類型 及其 選擇考慮因素 , 多種時鐘源的類型 及其選擇 考慮因素 。強調了定時器精度和計時范圍的重要性。文章還介紹了 通信接口類型 、 常見通信協議 及其 選擇因素 ,以及主要的輸入/輸出接口等,并總結了選擇這些外設器件時的關鍵考量。
- 關鍵字:
ADI 嵌入式系統
- 人工智能(AI)技術已走進我們的世界。每次您讓Alexa做事時,機器學習技術都會努力弄清楚您說的內容,并試圖對您想讓它做的事情做出最佳判斷。每次Netflix或亞馬遜向您推薦“下一部電影”或“下一次購貨商品”時,都是基于復雜的機器學習算法,為您提供更有吸引力的推薦,這些推薦遠比過去的促銷更誘人。雖然我們可能不是每個人都有自動駕駛汽車,但我們都敏銳地意識到了該領域的發展和自主導航的潛力。人工智能技術大有前途——它讓機器可以根據周圍的世界做出決策,像人類一樣處理信息,甚至處理方式還會優于人類。但是,如果您仔細
- 關鍵字:
ADI AI
-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迅速迭代,汽車電氣化已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趨勢。電源管理芯片作為汽車電氣化的核心組成部分,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的同時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為應對變化的電氣化市場需求,電源管理芯片行業正在不斷推出更加高效、安全、小型化的產品。全球排名前列的電子元器件授權代理商WT文曄科技,在電池管理領域深耕多年,擁有豐富的市場經驗與技術積淀,在此推薦一款ADI的先進電源管理芯片。WT文曄高級技術支持工程師Kenty Luo表示,借助汽車電氣化、數字座艙、網絡和連接等前沿技術
- 關鍵字:
電源管理芯片 汽車電氣化 WT文曄 ADI
- 目標本次實驗旨在研究調諧放大器的特性。背景知識對通信系統的許多要求都超出了運算放大器的高頻限制。在此類情況下,通常會使用分立式調諧放大器。分立式放大器通常使用LC(并聯電感電容)諧振電路來代替集電極(或漏極)電阻器進行調諧。此類電路見圖1。圖1.具有諧振輸出負載的共發射極放大器。并聯LC(諧振回路)電路決定了放大器的頻率響應。在某個頻率下,XL = XC。此頻率稱為諧振頻率FR,其計算公式如下:正如我們在電感器自諧振實驗1中了解到的那樣,在設計調諧放大器時一定要考慮內置電容。在理想的諧振電路中,
- 關鍵字:
ADI 放大器
- LED矩陣管理器為原始設備制造商(OEM)提供先進的前照燈系統,以增強安全性并塑造品牌差異性。該系統提供無縫集成、高性能和安全特性,并有效降低了電磁干擾(EMI),其中還內置了對數淡入/淡出功能,并具有低RDS(ON)和擺率控制,確保系統以出色狀態運行。本文討論如何使用LED矩陣管理器來提升汽車前照燈系統設計的智能化。
- 關鍵字:
LED矩陣管理器 前照燈 ADI
- 摘要穩健的通信協議和接口在工業電機控制應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工業驅動應用中,當需要多個處理器元件來持續通信以完成復雜任務時,CANopen?因其易于集成、高度可配置,以及支持高效、可靠的實時數據交換等特性,受到了眾多工程師青睞。本文從低功耗電機控制應用的角度深入探討CANopen。控制器局域網的背景控制器局域網(CAN)由Robert Bosch Gmbh于1983年研發,是一種高度穩健的通信協議和接口,創建之初是為了克服RS232等傳統串行通信網絡的局限性,這些網絡無法支持多個控制器之間的實時通信。汽
- 關鍵字:
ADI 電機控制 CANopen
- 電路板級設計人員的任務是賦予電路板以生命,監視其健康狀況,調整設置,運行診斷,脫機進行檢查,在出現問題時排除故障,以及在無事故的情況下有序地關斷復雜的電路板。在電源設計和開發的世界里,電源管理可能不僅僅是一種需要,更是一項硬性要求。電源系統管理器聚合了多種功能,例如上電時序管理、故障檢測、裕量測試、協調關斷、測量電壓、測量電流以及收集數據進行分析。使用 LTC297x 器件測量電源電流是本文的重點。對于為FPGA、CPU、光收發器等高價值器件供電的電源,測量其從電源軌汲取的電流可能很重要。對于這些關鍵電源
- 關鍵字:
ADI 電流檢測
- 遠距離傳輸電能(例如在工廠內)并非易事,當然,電工可以在制造廠的任何位置將設備與電網連接,但這非常耗時且成本很高。 多年來,以太網供電(PoE)一直都是獨立電網連接的替代方案。 借助PoE,可以向設備提供高達71W的功率(傳輸距離達到100米)。 PoE使用Cat5和更高規格的雙絞線電纜,支持許多已布設以太網電纜的應用。一種名為SPoE的PoE技術也適用于雙線電纜,提供了一種新選擇。利用SPoE,通過一根雙線電纜就能傳輸高達52W的功率。傳輸距離可長達1公里。許多工廠已將雙線
- 關鍵字:
ADI 數據線傳輸電力
- 自ADI官網獲悉,當地時間9月18日,美國芯片制造商亞德諾(Analog Devices,ADI)表示已與印度塔塔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探索在印度生產半導體產品的機會。此前,塔塔集團旗下子公司塔塔電子稱將投資140億美元,分別在古吉拉特邦建造印度第一家半導體晶圓廠,在阿薩姆邦建造一家芯片組裝和測試工廠。據悉,該半導體工廠建設已于今年早些時候獲印度政府批準。ADI在聲明中表示,塔塔電子和ADI計劃探索在塔塔電子位于古吉拉特邦和阿薩姆邦的工廠生產ADI產品的機會。此外,塔塔集團還將在塔塔汽車的電動汽車和T
- 關鍵字:
ADI 印度 塔塔集團
- 許多應用都要求采用精密數據采集信號鏈以數字化模擬數據,從而實現數據的精確采集和處理。精密系統設計師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需要找到創新的辦法,提高性能、降低功耗,同時還要在小型PCB電路板上容納更高的電路密度。本文旨在討論精密數據采集信號鏈設計中遇到的常見難點,探討如何運用16位/18位、2 MSPS、精密逐次逼近寄存器(SAR) ADC解決這些難點。AD4000/AD4003(16位/18位)ADC基于ADI的高級技術設計而成,集成了多種簡單易用的特性,具有多種系統級優勢,有助于降低信號鏈功耗,降低信號鏈復
- 關鍵字:
ADI
- 問題能否通過調整RSENSE值或移除RSENSE濾波元件來提高系統效率或減少元件數量?回答如果選擇的RSENSE值過大或過小或者移除濾波,則可能會降低系統效率和噪聲性能。摘要本文是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該系列文章將討論常見的開關模式電源(SMPS)的設計問題及其糾正方案。本文旨在解決DC-DC開關穩壓器的反饋級設計中面臨的復雜難題,重點關注檢測電阻器(RSENSE)元件。RSENSE對于確保反饋網絡(負責維持輸出電壓)接收來自電感電流的準確信號而言至關重要。失真的信號可能會使電感紋波看起來比實際更大或更小,
- 關鍵字:
開關模式電源 檢測電阻器 ADI
adi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 adi!
歡迎您創建該詞條,闡述對 adi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 adi的朋友們分享。
創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