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系太陽能廠積極嘗試新料源
2009年太陽光電需求受到大環境波及而不振,使得多晶硅跳脫過往供不應求狀況,價格開始快速下滑,不過業者對料源的掌控,不因為多晶硅價格的下滑而松懈,多數臺系太陽能廠坦言,仍持續測試可用的新料,以分散購料來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9384.htm2009年太陽光電產業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而各國的高額補助又以停止,使得以往年增率30%盛況不再,2009年更有可能出現衰退的局面。
這使多晶硅料源從2008年每公斤突破500美元天價,到2009年第4季跌至約60美元,但料是否真的不缺了?沒有業者敢保證,只能說很難回到每公斤500美元高峰。
過往受料源供不應求而被迫簽下諸多不平等的長期合約源,使得獲利空間受到侵蝕,即使2009年現貨料源降了,但是諸多業者卻受限于過往長期合約的束縛,被迫付出比現貨價更高的價格取料,獲利持續受侵蝕,因此,多數臺系業者認為,料源的掌控仍是經營的重要關鍵因素。
太陽能業者表示,均屬于新多晶硅廠的大陸料源,一直是臺系業者不斷接觸的重要新料來源之一,雖然目前在質量上仍比不過老字號多晶硅廠,但一旦有效產出,相信在成本上會有相當的競爭力。
太陽能硅晶圓廠指出,除了新加入者的多晶硅料源開產動態外,太陽能級多晶硅(UMG)也同樣有固定業者定期取料測試,評估它的質量及成本,尤其料源缺乏問題不再后,國際UMG廠會主動前往接洽,業者持續測試的主要動機,即是認為UMG在未來仍可望有發展空間。
2009 年受到多晶硅料源現貨價格快速下滑的影響,上半年臺系業者中包括昱晶、新日光、益通等,均因提列高額庫存跌價損失而使獲利受到大幅侵蝕,第3季受長期合約束縛較少的茂迪也因為長期合約料源未降價而必須提列損失,由于各家提列跌價損失所采用的原則不同,預估2009年全年太陽光電產業都難跳脫該陰影。
另外,新日光28日宣布,開始量產156平方毫米的單晶太陽能電池,并命名為「Perfect Cell」,由60個Perfect Cell電池組成的模塊發電可以輕過250瓦,比傳統單晶或多晶電池發出220瓦的電力更高,Perfect Cell的轉換效率為17.8%,有極低的光誘導性能衰退特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