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陽斷臂求生 剝離手機業務
繼僑興環球決議陸續剝離手機業務之后,又一家上市公司宇陽控股面對日益下滑的手機市場,也不得不選擇放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8724.htm9月9日,宇陽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深圳宇陽與偉創投資于9月4日簽訂出售協議,以344萬元的價格將深圳宇陽旗下手機業務公司億通的全部股權出售給偉創投資。
某種程度上,這是一樁“左手倒右手”的交易。公開資料顯示,偉創投資成立于今年5月,注冊資本1000萬元,由宇陽控股董事局主席陳偉榮等高管實際控制,陳在其中占股55%。
上述交易完成后,從事手機業務的億通公司將從上市公司的“母體”中剝離。而宇陽控股也將集中優勢資源,專注于MLCC(多層陶瓷電容器)業務。
當天,宇陽控股報收0.59港元,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5%。
剝離手機業務
手機業務一度是宇陽控股得以上市的“助推器”。2001年,陳偉榮從康佳離職后,創辦了主營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業務的宇陽集團(宇陽控股的前身)。
MLCC是廣泛應用于便攜設備的新一代電容產品,與傳統電容相比具有體積小、容量大、效率高、成本低等優勢。但MLCC項目投入規模大,技術研發門檻高,尤其在項目前期,對企業的現金流需求巨大。
2004年,宇陽集團旗下從事手機業務的深圳市億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陳偉榮于2007年底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正是為了解決現金流問題,宇陽集團才決定進軍手機產業。
億通在手機業務上可謂投入不菲,公司創立之初,億通即投入數千萬元巨資,與德國英飛凌簽署了戰略性技術協議,億通獲權開發基于英飛凌平臺的一系列手機產品。截至目前,億通在東莞擁有6條手機生產線。
“相比較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億通手機更加偏重三、四線城市,以及農村市場。”多位深圳手機經銷商對記者表示。
億通手機的低端路線,也給宇陽集團帶來不菲的回報。2007年宇陽集團收入8.35億元,其中手機業務收入6.1億元,占比73%。在億通手機業務的業績推動下,2007年12月,宇陽控股在香港成功上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