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國合成孔徑雷達會議召開
——
在開幕式上,大會東道主、第十四研究所所長、南京電子學會理事長、大會副主席、大會組委會主席羅群研究員首先致歡迎詞。大會主席、雷達學會主任委員賀瑞龍研究員致開幕詞。總裝電子信息基礎部電子局、中國電子學會常務理事徐步榮局長講話并宣布大會開幕。南京市科協副主席左莊年、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副主任、江蘇省科協常委、工程院院士賁德院士在開幕式上進行了講話。
開幕式后進行了大會報告,共有十一位專家進行了大會報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保錚教授做“SAR/GMTI”報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張直中研究員做“合成孔徑雷達(SAR)發展簡況”報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科技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光義研究員做“空間載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報告,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研究所所長吳曼青研究員做“多波段多極化SAR系統介紹及飛行試驗結果”報告。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魏鐘銓總師的“我國雷達衛星系統的需求與發展初討”報告由謝亞楠研究員代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毛士藝教授做了“機載與星載SAR高分辨成像”的報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周蔭清教授的“高分辨率星載SAR系統設計與成像方法研究”報告由陳杰博士代做,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王貞松研究員做了“關于合成孔徑雷達技術一些問題的探討”的報告,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楊建宇教授做了“雙基地SAR成像技術”的報告,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周智敏教授的“超寬帶SAR探雷技術的現狀與發展”的報告由金添博士代做,武漢大學孫洪教授做了“SAR圖像處理及其應用”的報告。院士和專家們的這些報告將從頂層給我們講授了合成孔徑雷達系統的發展及一些重要關鍵技術問題,將會指導我們今后的研究和開發工作。
本次會議共收到論文110篇,經專家認真評審,收入論文集的有98篇,并按系統總體技術、信號處理、圖像處理等專題編排順序。這些論文涉及面較廣,學術、技術水平較高,基本上反映了近兩年來我國合成孔徑雷達系統與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工作的新水平和新成果。也介紹了國外合成孔徑雷達技術的新進展,具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工程指導意義。11月4日,在A(系統總體技術)、B(信號處理)、C(圖像處理等)三個分會場,分別進行了六場6個單元62篇論文的報告交流。大會最后在大會程序委員會主席吳順君教授的主持下各分會場主持人參加評選出了17篇受獎優秀論文,其中一等獎3篇,二等獎5篇,三等獎9篇。
本次大會的特點是規模大、學術水平高、代表參加人數多、會議組織工作水平高。正是在各參會代表的積極參與,大會組織委員會高水平的組織,使得代表間能夠廣泛交流,從而提高學術水平,促進我國SAR技術發展的良好效果。
本次大會得到了中國電子學會無線電定位分會、南京電子學會各團體會員單位、委員、聯系人及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特別應當提出的是本次大會承辦單位和8個協辦單位的領導和籌辦人員對大會給予的大力支持和慷慨資助,為大會的圓滿舉辦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本次大會是本世紀初我國召開的第二屆合成孔徑雷達盛會,是一次圓滿成功的大會,她將為推動我國雷達科學技術事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波段開關相關文章:波段開關原理
合成孔徑雷達相關文章:合成孔徑雷達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