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一级爱做片免费观看欧美,久久国产一区二区,日本一二三区免费,久草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市場分析 > 發改委專家:新能源已成過度競爭行業 一擁而上會被做垮

發改委專家:新能源已成過度競爭行業 一擁而上會被做垮

作者: 時間:2009-07-28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收藏

  奧巴馬的“戰略”言猶在耳,中國的行業也“律動”起來。經過2個月的征詢、討論,《產業規劃》呼之欲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6634.htm

  “新規劃增加的直接投資有4.5萬億,帶動的社會投資有9萬億。”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副秘書長史利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而此前國家能源局官員在第四屆可再生能源論壇上透露,“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把制定中的規劃定義為“比較成熟的討論稿”。此稿這樣界定“新能源”:一是指等新出現的能源品種;二是對傳統的能源進行技術變革所形成的新能源,比如新型燃料、智能電網等。

  有《新能源產業規劃》為風向標,被稱為“資本最敏銳的神經末梢”的新能源行業,再次被各路資本看好。

  一向善于從政府規劃中尋找商機的江浙資本反應最為迅疾。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5月底,浙江電力公司已經收到28家浙江光伏發電項目共計3.8萬千瓦的并網發電申請。

  河北高碑店市,一個投資42億元、年產600兆瓦的發電裝備基地,也正在建設中,實施這一工程的是兩家民營企業。

  陜北的一批富翁豪擲70億元,在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打造了一個光伏和半導體照明產業園。據透露,陜北的閑散民資在2億元以上,新能源是巨額民資“感興趣”的產業。

  “現在中國的新能源產業已經成了一個高風險、過度競爭的產業。”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告訴本刊記者,“能源對GDP的貢獻率最多是10%,而新能源在其中的比例還不到10%,即占經濟總量的比例還不到1%。這么小的盤子,十幾家到幾十家公司就夠了,現在卻是一哄而上。”

  地方政府熱捧

  不僅是社會投資,各地政府對追“新”更是熱情洋溢。

  光伏大省江蘇已出臺了首個新能源地方規劃:2009年要實現銷售收入1800億元,2010年實現3000億元,2011年實現4500億元,其中光伏產業銷售收入實現3500億元,太陽能電池及組件形成10000兆瓦左右生產能力。

  而2008年,江蘇的新能源產業產值不過900億元,太陽能電池產量為1580兆瓦。目前,其新能源產業序列依次為:光伏產業、風力發電裝備、裝備和核電裝備。

  在山東省的規劃中,新能源產業不僅涵蓋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5大產業,而且要在2011年,使三成以上的城市建筑普及應用新能源,新能源消費比例提高到3%。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