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液晶面板產量將升至全球市場份額的12%
中國政府“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等內需擴大政策,使得中國FPD市場迅速發展。顯示器相關調查公司Displaybank首席執行官Peter Kwon和家電產品及IT產品調查公司捷孚凱中國(GfK China)的葉平總監在2009年7月3日召開的Displaybank日本研討會上披露了上述預測。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6138.htm中國品牌比例增至8成
Peter Kwon就中國FPD市場的現狀和將來中國的面板生產預測說到:(1)中國液晶電視的生產,2009年第一季度按照臺數計算反超CRT電視;(2)約8成液晶電視為中國國內品牌,由2008年第二季度的不足5成實現了迅速增長(圖1);(3)液晶電視銷量的收益,中國國內品牌盈利,而國際品牌均為赤字。
進而,Peter Kwon對中國FPD面板廠商今后的產量做出了如下分析。(a)雖目前中國廠商的LCD面板產量僅為全球產量的4%,但目前已公布的新工廠按計劃啟動后,將在2013年增至7%;(b)另外,如果傳言中的夏普、韓國三星電子和韓國LG顯示器進軍中國屬實,則2013年的產量將增至12%。
國際品牌中夏普頑強奮戰
Displaybank分析師湯淺佳樹就家電下鄉政策影響下的中國FPD電視銷售情況,做出了如下報告。(i)2009年電視銷售份額方面,前五位均為中國國內品牌;(ii)國際品牌中夏普居首,排名第六位(圖2)。
家電下鄉對象產品的價格上限由2000元提高至3500元,結果使對象產品的畫面尺寸由26英寸提高至32英寸和37英寸。這樣一來,以夏普為首的國際品牌也可參與其中。國際品牌中,以下產品被認定為家電下鄉的對象產品:3499元的夏普32英寸機型1款、1999~3499元的韓國LG電子22~37英寸機型4款、1699~3499元的臺灣明基22~37英寸機型5款等。
中國品牌飛躍的六大原因
捷孚凱中國的葉平總監就中國品牌大幅提高市場份額的原因,提到了以下六點。(A)2008年下半年的經濟減速導致供過于求;(B)在此期間,國內品牌大幅降價,由此大大拉開了與國際品牌的價格差;(C)將市場從大城市擴大到中小城市及農村地區;(D)上述原因導致在大城市擁有強大銷售渠道的連鎖店的影響力減弱,依賴于該銷售網絡的國際品牌的銷量下降;(E)小型電視機在農村地區暢銷,平均畫面尺寸向小型化方向過渡;(F)國際品牌雖然為了擴大市場份額而投入銷售經費,但因經濟危機而不得不削減成本,市場份額仍較低。
基于以上分析,葉平就在中國FPD電視市場應該采取的戰略提出了以下建議。首先,要改變思考方式,不要追求市場份額,而要考慮到收益性。其次,考慮采取瞄準小城市,而非大城市的戰略。最后,不要依賴只在大城市擁有銷售渠道的連鎖店。
2010年將再度供過于求
最后,Displaybank副總裁Calvin Lee基于目前各大面板廠商的投資計劃,介紹了關于2010年全球市場大型面板供需平衡的分析結果。他分析到,雖然FPD市場將擴大,但各大面板廠商的投資會導致供給能力提高,最終結果2010年可能會出現供過于求。不過,這種情況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市場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結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