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公司:從華爾街逃向政府
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大公司有當地政府和銀行的保駕護航,融資暫時不成問題。而對于CNPV這樣的企業來說,上市融資無疑是其最后的“救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5498.htm斷路華爾街
4月初,一家年產能僅為160兆瓦的光伏企業——位于山東東營的CNPV引起了業界的極大關注。CNPV通過路透社發布消息,表示正在籌劃第二次上市融資,為進一步擴產籌集資本,考慮上市地點為紐約證交所、納斯達克和泛歐證交所。CNPV已于去年8月在歐交所創業板Alternext上市。
這個產能規模在國內僅屬中下的光伏企業,選擇在此時上市融資,有些令人出乎意料。“自2008年第4季度到現在,還沒有看到一家太陽能企業實現在海外上市。”長城證券的能源分析師周濤對《商務周刊》說。CNPV的上市之路注定曲折。
與國內很多光伏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光伏企業一樣,CNPV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擴產的資金。無錫尚德、江西賽維等大公司有當地政府和銀行的保駕護航,融資暫時不成問題。而對于CNPV這樣的企業來說,上市融資無疑是其最后的“救星”。此前,由于金融危機爆發,CNPV曾經制定的擴產至300兆瓦的計劃已經擱置許久。
光伏產業或許是中國受本輪全球金融危機沖擊最大的行業之一。3月19日,有消息稱,江西賽維董事長彭小峰在一次行業會議上透露,國內80%的光伏企業行將倒閉。盡管彭小峰很快澄清那是記者誤讀,但有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國內有近350家光伏企業倒閉歇業,其中大部分是太陽能組件企業,目前國內太陽能組件企業大致有600家;另一種被認為比較靠譜的業內說法是“不僅中小型光伏企業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產能在500兆瓦以上的大型光伏企業,也有一半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新增項目籌集不到資金了”。以占據國內多晶硅市場45%以上份額的龍頭企業江蘇中能硅業為例,其去年8月就已經上報了材料,計劃在紐交所上市,不料這個日期一推再推,現在其上市過程基本已被“凍結”。
誰能想到,還在一年前,中國光伏企業仍是華爾街上最炙手可熱的“明星”。
光伏企業與華爾街的恩怨始于“尚德神話”。2001年1月,37歲的江蘇農家子弟施正榮以40萬美元現金和160萬美元的技術入股,與江蘇小天鵝集團、無錫國聯信托投資公司、無錫高新技術投資公司等合股成立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2005年12月14日,無錫尚德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發行價15美元,當天收盤價即達到21.2美元,上漲41%。持股達46.8%的施正榮身家超過14.35億美元,就連當年1月才出資入股的投資基金們的投資也增值近10倍。2006年1月10日,尚德股價沖破30美元大關,同年《福布斯》公布的全球富豪榜上,施正榮以22億美元的個人財富名列第350位,是內地華人之最高名次,新一位中國首富誕生。
此后,紐交所向來自中國的光伏企業敞開了大門。常州天合于2006年底在紐交所掛牌交易,一年之后,總部位于江西新余的賽維LDK成為第三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光伏企業,當年募集資金總數4.69億美元,成為自2004年以來在美國融資金額最高的國內企業。另外,試圖復制神話的還包括浙江昱輝陽光能源公司、江蘇蘇州CSI阿特斯太陽能。
2008年9月22日,賽維LDK在高盛和瑞銀的幫助之下發行了1.9億美元的新股,大部分用來繼續建設多晶硅工廠。從那以后,再也沒有一個中國太陽能企業能從華爾街上圈到一分錢。2008年9月,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后的首個星期,中國太陽能板塊整體下跌了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