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本土嵌入式企業的良機
金融危機帶來機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5318.htm金融危機帶來的不應該全部是負面影響,如果把握得好的話,其影響則是正面、積極的。比如,我們教的學生絕大多數就業了。這是因為在金融危機沒有到來之前,我們在教學上就進行了改革,以項目驅動為基礎,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企業哪有不要的道理呢?
面對金融危機企業更要投入開發和吸納優秀人才,以此來縮小與行業領先企業的差距。今年第一季度我們公司的成長超過25%,因此我認為金融危機對中國企業來說就是機遇,也是嵌入式企業的發展機遇。所以我們公司在金融危機時一直在擴張,目前人員已經增至1000人以上。
自己的IP是關鍵
企業之所以能夠發展,就是因為我們公司有自己的軟件IP(知識產權)。目前人們對SoC(系統芯片)的認識還很狹隘,認為將一些有限的功能模塊集成在芯片里面就是SoC,事實上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定義的SoC為嵌入式SoC,即ESoC,因為SoC里不僅有硬件,更重要的還有很多軟件IP。因此它是一個知識平臺,你不需要了解它使用什么CPU內核,也不需要了解它到底用WinCE、Linux還是mC/OS-II操作系統,你只要會用C語言即可開發產品。
基于此理念,我們開發了Anywhere平臺—面向設備的編程,用戶只要會C語言就會開發,而不需要了解底層,這樣可保證產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最重要的是實現了嵌入式軟件的批量生產。因此6年來,我們逾千名開發人員主要從事基于平臺的戰略開發產品。
下一步我們的方向是SIP(系統級封裝),包括3D堆疊封裝,這可以把裸片做在封裝里面,使之小型化、成本更低,關鍵是更可靠。例如TI的OMAP3芯片里面有很多存儲器,把NAND Flash、DRAM與處理器等等堆疊在一起,所以其可靠性越來越高,產品的賣點一方面是可靠性,更重要的是賣軟件。
因此僅僅知道硬件IP不夠,實際上軟件也有IP。我覺得這就是中國企業在嵌入式行業里唯一可跟老外抗衡競爭的方面。
例如,我們設計的CANopen,CAN里若加一個CANopen,價格會增加1千元人民幣以上,我們公司CAN賣得最貴的也就2千元,加了CANopen就可以賣到5千元,國外大公司例如德國一些企業甚至賣1萬元以上。上海世博會的超級電容公交車,就采用了我們公司做的基于J1939的CAN產品,這里面更多的是軟件IP。
只做買不到的
微軟的比爾·蓋茨為什么成功?他買了個DOS,貼了標簽以后變成MS-DOS。老美有一個理念,只做買不到的。因為在有限的空間和機會里你要取得全部的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嵌入式開發方向是個思維的問題,這個產業里面的關鍵是思想。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