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飛思卡爾豪賭“智能本”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知名財經雜志《商業周刊》網絡版刊文稱,高通和飛思卡爾希望通過一個名為“智能本”的全新產品類別來對抗英特爾在上網本領域的主導地位,并在低價筆記本市場獲得更高的份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5160.htm定義新品
高通和飛思卡爾希望給上網本(netbook)起一個親切的名字。這兩家芯片制造商希望通過一種名為智能本(smartbook)的產品在體積小巧、價格低廉的新興筆記本市場打破英特爾一家獨大的局面。
手機芯片制造商高通將智能本定義為一種屏幕尺寸在5至12英寸的移動計算設備,該設備專為瀏覽網絡視頻和電子郵件而設計。這聽起來的確很像上網本。過去一年間,這些低價迷你筆記本電腦已經成為PC領域最為暢銷的產品。投資銀行高林斯特(Collins Stewart)預計,上網本的銷量今年有望翻三倍,達到3000萬臺。這兩類產品的最主要區別在于芯片的生產商。上網本已經被英特爾牢牢控制。
位于加州圣迭戈的高通去年秋天就開始在內部使用智能本這一稱謂,最近他們還專門建立了一個網站來推廣這類產品。2004年從摩托羅拉分拆出來的飛思卡爾也將大量的營銷預算投向智能本。
這兩家公司為智能本的品牌塑造所做的努力顯示出,整個行業都在向著更深層次的產品布局發展。與以往單純使用臺式機、筆記本和服務器這些較為寬泛的術語來劃分產品的做法不同,高通、飛思卡爾、AMD以及其他廠商正在創建一些新的設備,它們的體積介于智能手機和上網本之間。
漸入主流
這些廠商試圖通過專業化的移動計算設備來吸引消費者,而這些設備的成本卻比臺式機和高端筆記本便宜得多。目前,英特爾在上網本市場占據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在這一領域的份額也超過90%,因此,所有競爭對手都將槍口對準了這兩家公司。飛思卡爾與6月1日起正式使用智能本一詞,該公司營銷主管格倫-巴切斯(Glen Burchers)說:“我以前也曾喜歡上網本這個名字。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產品以上網本的名義推出,它們卻均已被定義為‘Wintel’,即搭配英特爾芯片并裝有Windows操作系統的產品。飛思卡爾則希望創建一系列搭配自己的芯片并安裝開源Linux軟件的上網本。”
巴切斯表示,智能本將在飛思卡爾今年的消費級市場營銷預算中占“最大頭”。他說:“這是我們目前正在關注的最為重要的消費級產品。”高通已經開始推廣印刷廣告以支持智能本品牌。兩家企業均未透露各自的支出。但是營銷專家卻認為,要從零開始創建一個新的產品類別肯定價格不菲。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國際營銷學教授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稱,創建上網本這一產品類別總共花費各芯片和PC廠商數億美元。他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光是創建一款產品是不夠的,你得圍繞著這款產品編一個故事。”
還有很多廠商也在創建其他的產品類別,例如MID、迷你筆記本、超移動PC以及輕薄筆記本。零部件供應商和PC廠商試圖通過新的標簽來將自己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半導體行業咨詢公司Forward Concepts總裁威爾-斯特勞斯(Will Strauss)說:“關鍵在于營銷。大家都希望對外展示自己的產品是獨家產品。如果你正確的定義了一個類別,你就可以成為這一領域的老大。” 斯特勞斯說,智能本市場將由去年的30萬臺增長到差不多4000萬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