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收購風河引發并購浪潮
北京時間6月8日《商業周刊》文章指出,軟件與硬件行業以前的界線非常清晰,但是以后將變得越來越模糊。最新的證據是英特爾在6月4日宣布它將收購軟件廠商風河。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5124.htm這項價值8.84億美元的交易預計會在今年夏季完成,它不但會令英特爾更加深入非電腦設備市場,而且還很有可能會動搖當前的技術市場格局,推動軟件與硬件廠商之間達成更多的類似交易。
多年以來,象微軟那樣的軟件廠商一直是獨立于芯片廠商的。但是隨著電腦技術逐漸進入各種非電腦設備如智能手機、機器人甚至汽車,硬件廠商和軟件開發商迫切需要更緊密地凝聚在一起。在很多時候,軟件開發商們都不能很好地發揮出功能越來越強、速度越來越快的芯片的所有潛力。 蘋果去年收購了芯片廠商PA Semi。
英特爾早在15年前就通過軟件與服務分公司涉足到軟件市場,但是那部分業務從未實現盈利,繼續保持它的主要意義在于支持相關芯片的銷售業務。全球最大的非電腦計算軟件廠商風河的首席營銷官John Bruggeman說:“我們知道如何開發和發售軟件并保持盈利。”
非電腦計算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
收購風河之后,英特爾將更深入這個包括機器人設備、智能無線路由器和車載娛樂系統的市場。這個市場不但規模巨大,而且利潤豐厚。據英特爾去年的財報顯示,其非電腦設備業務全年營收大約為10億美元,在376億美元的總營收中所占比例非常小。 但是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稱,2007年非電腦計算市場的總營收高達9000億美元,是電腦市場總營收的4倍,而且它的增長速度也幾乎達到了電腦市場的2倍。
進入軟件市場之后,英特爾還可以將它的芯片出售給風河的現有客戶,如阿朗、波音、通用電氣、雷神和三星電子等。市場研究公司Cross Research的分析師Richard Williams認為,如果英特爾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將風河的軟件與其芯片捆綁出售,那么所有的公司都會購買英特爾的產品。 那可能會對英特爾的競爭對手如飛思卡爾、瑞薩科技和德州儀器等構成威脅。
這項收購交易還可以幫助英特爾更積極地參與到Android操作系統的發展之中。據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稱,Android設備的銷量將在今年增長10倍。 預計到今年年底的時候會有18款基于Android系統的手機發布,風河參與了其中三分之一的產品的設計。在6月初的Computex行業展銷會上,英特爾展示了Android系統與其他軟件協作的情況,但是英特爾主要還處于Android開發的邊緣地帶。
引發更多并購交易
英特爾也許想開發它自己的定制版Android系統,以配合即將發布的下一代凌動芯片。IDC高級研究分析師Ramon Llamas預計,在完成收購之后的一兩年之內,英特爾就會在某些產品如手機和上網本類設備中出售整合了英特爾芯片和風河軟件的打包產品。 由于英特爾與風河已經合作了10多年的時間,因此它推出打包產品的速度可能會更快。它們在一年前就開始合作開發針對汽車和移動市場的新產品。 Bruggeman說:“我們不會從零開始,我們已經在全速前進。 我們在許多市場領域已經開發出了許多解決方案。”
這項收購交易還可能加快軟件和硬件行業之間的其他并購交易。針對軟件對其芯片進行優化之后,英特爾也許可以擴大它的領先優勢。 投資銀行D.ADavidson &Co.副總裁Matt Petkun說:“英特爾希望拓展業務范圍。”
其他競爭對手也許會試圖通過軟硬件的并購交易來追趕英特爾。Bruggeman預計微軟可能會在以后的幾年里收購一家芯片廠商或硬件廠商。 它潛在的收購對象包括飛思卡爾等芯片廠商以及MontaVista Software、Green Hills Software和QNX Software Systems International等非電腦計算市場的軟件和相關工具廠商。Bruggeman說:“英特爾進入這片市場之后,市場競爭就不再是小打小鬧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