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太陽能發電將達到180萬千瓦
5月12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在“再生能源金融論壇”上向記者確認,新能源發展規劃的初稿已經制定完畢,并完成了向各地發改委以及相關企業征求意見的工作,目前交予各部委征求意見。在完成各項程序,并進行最后的修改之后,擇機出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4597.htm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李俊峰透露,本次新能源振興規劃與此前的多項產業規劃一樣,主要的內容是2009-2011年三年內新能源產業發展的任務,“新能源振興規劃最大的特點在于內容非常具體,三年內具體目標和措施都將一目了然。”
梁志鵬表示,由于發展勢頭迅猛,在振興規劃中,風電和光伏發電的發展目標相比2007年發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將有顯著的提高。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人民幣。
除了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核能之外,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和新材料也將成為規劃的重點內容。
到2020年總投資超過3萬億
按照《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水電、風電、太陽能以及生物質能將成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點區域。
在太陽能方面,將在偏遠地區建設獨立太陽能電站和戶用光伏電源。在經濟條件較好的城市發展并網光伏電源,在資源條件號的地區建設大型太陽能電站。到2010年,太陽能發電將達到30萬千瓦,到2020年,達到180萬千瓦。
太陽能發電的重點發展方向,則將針對目前太陽能普遍存在的產能過剩的情況,“研究相關政策,啟動國內光伏市場。”梁志鵬表示,目前國內光伏市場尚未開啟,而啟動之后的國內市場,將達到數十萬千瓦的規模。
而針對啟動國內光復市場的具體措施,除了之前公布的屋頂光伏每瓦補貼20元的政策之外,在近三年的時間內,還將建設一批太陽能發電站。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王金照表示,中國的新能源產業,相對于發達國家,具有成本優勢,相對于發展中國家,具有技術優勢。新能源振興規劃的出臺,除了解決能源以及氣候變化的問題,有利于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
新發展目標的調整將直接造成總投資額的調整。
根據能源局提供的數據,水電新增裝機約1.9億千瓦,總投資約為1.3萬億元,風電新增裝機約10000萬千瓦,總投資約為9000億元,太陽能發電新增173萬千瓦,總投資約1300億元,太陽能熱水器新增兩億平方米,總投資約4000億元。另外,生物質發電新增2800萬千瓦,總投資約2000億元,農村用戶沼氣新增6200萬戶,總投資月1900億元。
根據以上數據測算,如果要實現2020年規劃目標,需要總投資約3萬億元。
梁志鵬表示,以民間投資為主。金融機構對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信貸支持水平將大大影響產業的發展狀況。
對此, 民生銀行電力金融事業部總經理王笑叢表示,目前可再生能源行業還存在一些困擾銀行支持政策的現狀。以風電行業為例,成本過高,資源可靠性有限,以及資源的評估體系,相關政策的不到位都使得投資存在一定風險。
但她也透露,目前可再生能源產業在各大銀行的規劃中,都成為了重點支持的行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