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業復蘇信號隱約可見 低成本策略仍將持續
盡管華爾街的分析師們還在為全球經濟寒冬是否已到盡頭而爭論不休,但凍僵的半導體業卻已開始顯露出些許蘇醒的跡象。從今年第一季度的情況看,盡管現在斷言半導體產業已經觸底反彈還為時尚早,但各大廠商發出的積極信號讓人看到了復蘇的希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j9360.com/article/94320.htm止跌回穩初現復蘇曙光
進入2009年后,手機、筆記本電腦等產品市場開始出現急單回補效應,急單的不斷涌現正是半年多以來系統廠商執行“低庫存”策略的必然結果。英特爾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保羅?歐德寧表示:“我們相信PC銷售在第一季度已經觸底反彈,整個產業正在恢復到正常的季節性模式。”盡管英特爾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收入比去年第四季度仍下降了13%,但年初歐德寧作出的“不排除2009年第一季度虧損”的悲觀預測并沒有成為現實。英特爾預計第二季度收益將大致與第一季度持平。“英特爾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當前的經濟環境,出色的執行力和靈活性使我們獲益匪淺。”從歐德寧的講話中可以聽出,業界領頭羊的信心正在恢復。
同樣開始重拾信心的還有模擬器件領域的龍頭企業TI(德州儀器),該公司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業額和利潤都超出業界預期。據TI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ich Templeton介紹,在經歷了兩個季度的暴跌之后,市場對TI產品的需求量開始回穩,很多客戶都開始增加訂單,因為他們降低庫存量的速度已經開始放緩。在該季度,TI的庫存量大幅減少,庫存總額比上季度下降了2.77億美元。Templeton表示:“我們降低庫存量的計劃已基本完成。預計第二季度的產量將比第一季度有適度的上升。”
晶圓代工業也透露出積極的信息。臺積電財務長兼發言人何麗梅表示,雖然全球經濟仍然持續衰退,但一些經濟穩定的指針已經開始顯現;在中國大陸推出了許多刺激經濟的政策的同時,許多公司也開始推出新產品,諸多因素使得訂單有了顯著增長。臺積電預計今年第二季度的業績將強勁復蘇,而今年下半年的總體營運表現也將明顯優于上半年。
SIA(半導體行業協會)的報告顯示,今年3月全球半導體市場銷售額達到147億美元,盡管同比下跌了30%,但比今年2月的142億美元增長了3.3%。半導體業內專家莫大康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的情形看,還不能斷言半導體產業已經觸底反彈,但止跌回穩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降低成本仍是主要訴求
然而全球半導體產業依舊脆弱。急單的涌現只反映了系統廠商有意愿填補庫存,并不意味著消費需求已經回升;而近期甲型H1N1型流感的流行,也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在這個時候,只要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對半導體產業造成很大的影響。”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莫大康也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表示擔憂。的確,從各大公司第一季度的表現來看,全球半導體產業仍在鋼絲繩上小心翼翼地前行。
盡管TI第一季度業績優于預期,但Templeton依舊出言謹慎。“對于持續低迷的全球經濟我們仍然敏感。”Templeton表示,“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將保持運營的靈活性,以便能對市場的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無論這種變化是上升還是下降。”
降低成本仍是大多數半導體企業的主題詞。通過削減庫存和降低產量等舉措,英飛凌在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2009財年的第二季度)將凈營運資本削減了7200萬歐元。英飛凌首席執行官Peter Bauer表示:“我們的節支舉措取得了良好進展……在2009財年上半年期間,我們為限制自由現金流出,大幅縮減了資本支出與營運資本。最終,我們成功實施了英飛凌有史以來最具成效的節支計劃。”
評論